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833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涉及智能烹饪设备领域,包括转鼓和安装转鼓的支架,支架由U型支架和旋转支架构成,旋转支架垂直连接在U型支架上端,转鼓置于U型支架内,转鼓的底部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U型支架上,旋转支架为环绕转鼓上端设置的圆环,旋转支架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装置,转鼓、支撑轴承、旋转支架同轴心。本发明专利技术驱动电机均布于转鼓的整个外圆周,使旋转驱动力均匀;驱动轮在驱动转鼓旋转的同时起到支承的作用,配合转鼓底部的支撑轴承,使整个转鼓的支承更加稳定可靠;驱动轮上的弹性胶圈增大了驱动轮与转鼓外圆周的摩擦力,减轻由于转鼓外圆周加工偏差所带来的上下不同轴的影响,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烹饪设备,是一种智能化的炒菜设备,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自动化烹饪设备。目前,现有自动烹饪设备,通过强大的控制机构,控制烹饪设备进行各种操作,如翻炒、加料、洗锅等功能。该自动烹饪设备基本上可以完全模拟人工烹饪的方式进行烹饪,但是该烹饪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价格非常高,不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也不适用于家庭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0810241200.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一种可以按照烹饪技法自动/半自动地进行菜肴烹制的烹调设备,其包括支架和锅体,所述锅体设于支架上,其中,所述烹调设备还进一步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锅体相连,其在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锅体绕其轴线作摆动运动;所述锅体呈球形或鼓形或桶形,其上设有开口。这些烹饪设备体积庞大,很难适应普通家庭生活环境。因此,该类设备也逐渐朝着团餐烹饪机器人方向发展,可以快速地生产大量的菜肴,适用于学校,大型工矿企业,医院等的大型食堂。团餐机器人体型巨大,造价高,无法家用。且一次作出的菜量太大,口感和味道有待提高。这种机器人在菜料、油、水等的投放、出菜及清洗尚无法实现完全自动操作,需要人为进行监控及操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但距离无人化操作仍有一定差距。通常需要数十万元的价格,也不适于家庭使用。为了满足家用市场的需求,也出现了小型的家用简易智能烹饪电器,可以称为家用自动烹饪锅。该设备一般可以设有数十种菜谱,以煮、炖为主,外观和锅内与电饭煲类似。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烹饪设备转鼓转动的驱动装置均位于转鼓底部,一般由电机带动;转鼓安装在支架上,并可相对支架旋转。当支架转环圆周加工出现偏差,此时支架转环圆周与电机轴不重合,转鼓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绕轴线的摆动,当摆动较大时,会增大配合面的摩擦,同时会增加下部驱动电机的力矩,影响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和安装转鼓的支架,所述支架由U型支架和旋转支架构成,旋转支架垂直连接在U型支架上端,所述转鼓置于U型支架内,转鼓的底部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U型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为环绕转鼓上端设置的圆环,旋转支架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装置,所述转鼓、支撑轴承、旋转支架同轴心。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旋转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驱动轮与转鼓的外圆周面滚动接触。所述驱动轮的外圆周上套有胶圈,驱动轮通过胶圈与转鼓的外圆周面滚动接触。通过驱动轮的胶圈与转鼓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鼓以支撑轴承为支点进行旋转;利用均布于旋转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对转鼓进行驱动,使转鼓自转,完成烹饪翻炒过程。驱动轮同时起到对转鼓的支承作用,与转鼓底部的支撑轴承一起支承起整个转鼓;驱动轮外圆周上装的一层胶圈,起到增大驱动轮与转鼓圆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减轻转鼓外圆加工偏差所带来的不同轴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所述驱动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台阶槽,胶圈套在驱动轮的圆周面上后,其内表面与台阶槽配合,防止胶圈在工作过程中脱离驱动轮。所述支撑轴承通过定位卡固定在U型支架内底中间位置。所述U型支架两侧分别连接一根横向设置的旋转轴,两根旋转轴对称设置,其中至少一根旋转轴为主动旋转轴。所述两根旋转轴的延长线穿过支架及转鼓的重心。所述主动旋转轴上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该电机可以按照程序指令驱动U型支架转动。所述旋转支架的截面为“L”型,以增加旋转支架的刚性。所述U型支架的截面为“U”型,以增加U型支架的刚性,减轻其受力变形。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该方法是将转鼓的底部中心位置作为旋转支撑点,将转鼓上端外圆周作为旋转驱动部,驱动部采用具有弹性的驱动轮通过摩擦力对转鼓进行限位驱动。所述旋转支撑点为支撑轴承,支撑轴承设置在U型支架的内底部。所述旋转驱动部均匀环设在旋转支架上,具有弹性的驱动轮是在驱动轮的圆周面上套一层胶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驱动电机均布于转鼓的整个外圆周,使旋转驱动力均匀;驱动轮在驱动转鼓旋转的同时起到支承的作用,配合转鼓底部的支撑轴承,使整个转鼓的支承更加稳定可靠;驱动轮上的弹性胶圈增大了驱动轮与转鼓外圆周的摩擦力,同时通过压缩变形,减轻由于转鼓外圆周加工偏差所带来的上下不同轴的影响,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为A-A向剖视图;图4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结构,转鼓2为智能烹饪锅的锅身,锅身为一旋转对称型空心容器,可以绕自身的轴旋转,其开口在轴线的一端,开口圆心与轴线重合。转鼓2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由U型支架1和旋转支架4构成,旋转支架4垂直连接在U型支架1上端,转鼓2置于U型支架1内,转鼓2的底部通过支撑轴承5安装在U型支架1上,旋转支架4为环绕转鼓2上端设置的圆环,旋转支架4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装置3,转鼓2、支撑轴承5、旋转支架4同轴心;驱动装置3包括安装在旋转支架4上的驱动电机33、安装在驱动电机33上的驱动轮31,驱动轮31的外圆周上套有胶圈32,驱动轮31通过胶圈32与转鼓2的外圆周面滚动接触。旋转支架截面为“L”型,以增加旋转环的刚性;旋转支架上有若干个带有驱动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轴心线与锅身(转鼓)中心轴平行。通过驱动轮胶圈与锅身之间的摩擦力驱动锅身绕着轴线旋转;利用均布于旋转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对锅身进行驱动,使转鼓绕其轴线转动,完成烹饪翻炒过程。U型支架截面为“U”型,以增加U型支架的刚性,减轻其受力变形。U形支架的底部中间通过定位卡固定了一个轴承(支撑轴承),该轴承内环套与锅身底部的法兰之间相对固定,以使得整个锅身能够自由地绕其轴旋转,该轴承的旋转轴与锅身的旋转轴重合。驱动轮同时起到对锅身的支承,与锅身底部的支撑轴承一起支承起整个锅身;驱动轮外圆周上装有一层胶圈,起到增大驱动轮与转鼓圆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减轻转鼓外圆加工偏差所带来的不同轴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U形支架外侧固定有两个横向的,同轴的旋转轴,该旋转轴穿过锅身和支架的重心,分别与旋转支架和U型支架的平面平行,整个锅身及支架都可以绕该旋转轴转动。该旋转轴通过两个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智能烹饪装置的外框架上,使整个锅身及支架可绕旋转轴旋转。在其中的一个旋转轴上还固定有一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一个电机连接,该电机可以按照程序指令驱动U型支架转动。锅身上端与锅盖配合,锅身与锅盖相接触的地方均分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和安装转鼓的支架,所述支架由U型支架和旋转支架构成,旋转支架垂直连接在U型支架上端,所述转鼓置于U型支架内,转鼓的底部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U型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为环绕转鼓上端设置的圆环,旋转支架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装置,所述转鼓、支撑轴承、旋转支架同轴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和安装转鼓的支架,所述支架由U型支架和旋转支架构成,旋转支架垂直连接在U型支架上端,所述转鼓置于U型支架内,转鼓的底部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U型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为环绕转鼓上端设置的圆环,旋转支架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装置,所述转鼓、支撑轴承、旋转支架同轴心;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旋转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驱动轮与转鼓的外圆周面滚动接触;所述U型支架两侧分别连接一根横向设置的旋转轴,两根旋转轴对称设置,其中至少一根旋转轴为主动旋转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圆周上套有胶圈,驱动轮通过胶圈与转鼓的外圆周面滚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台阶槽,胶圈套在驱动轮的圆周面上后,其内表面与台阶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装置的锅体旋转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通过定位卡固定在U型支架内底中间位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周文晓陈昊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道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