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明正专利>正文

抛弃式针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21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针筒本体,具有一环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小孔径段、一大孔径段的管壁,该管壁具有一邻近小孔径段的出口端、一邻近大孔径段的入口端、一设在一内表面且由大孔径段朝小孔径段延伸的环槽,及一界定在小孔径段与环槽间的肩部;    一针头组,包括相互衔接且中空的一针座与一针体,该针座是卡固在该针筒本体的环槽内,并设有一与该肩部抵靠的定位端,及一反向于定位端且穿置入该大孔径段的卡合端,该针体一端是衔接附着于针座,反向的另一端是由针筒本体出口端穿出针筒本体;    一滑动配合于针筒本体大孔径段内的推杆,具有一环绕该轴线并界定出一大管径段、一中管径段、一小管径段的围绕管壁及一封盖,该围绕管壁具一设在一内表面且界于中管径段与小管径段间的阶面、一邻近小管径段且面向针座的前开放端,及一邻近大管径段的后开放端,该封盖是封闭该围绕管壁后开放端;    一箭头栓,是容置在推杆内以封闭推杆的前开放端且与小管径段气密接合,并具有一面向针座且与针座卡合端固结的迫合端,及一由迫合端反向延伸的定位段;    一呈压缩状态且容置在推杆中管径段内的压缩弹簧,具有抵靠在推杆阶面的一座端、一反向于座端且定位在箭头栓定位段的弹升端;及    一限位件,是容置在该推杆中管径段内,并固定箭头栓的定位段,及抵压该压缩弹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弃式针筒,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收纳隐藏针体的抛弃式针筒。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以美国专利第5211628号案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中空的针筒11、一定位座12、一针座13、一针体14、一推杆15、一箭杆16,及一呈压缩状态的弹簧17。该针筒11具有一封闭端111,及一贯穿封闭端111且沿一轴线X延伸的针孔112。该定位座12是迫固在针筒11内且抵靠在封闭端111上,并具有环绕该轴线X且可弹张、收缩的挡环121。该针座13是沿该轴线X贯穿定位座12,并具有一沿该轴线X贯穿的卡固孔131,及一沿轴线X延伸且与挡环121形成有一环隙132的凸柱133,该环隙132可供挡环121弹张,使针座13受限于挡环121而获得定位。该针体14是与针座13衔接,且由针孔112穿出针筒11。该推杆15可于针筒11内作有限推送行程,并具有一环绕轴线X的迫夹环151。该迫夹环151形成有一逐渐邻近轴线X的斜度。该箭杆16具有一与迫夹环151卡固的箭座161、一形成在一端且面向针座13的箭头162,及一反向于箭头162且形成在另一端的挡板163。该压缩弹簧17具有夹束推杆15迫夹环151的一端171,及抵靠在挡板163的另一端172。该压缩弹簧17是借由箭杆16的箭座161与推杆15迫夹环151的卡固效果获得定位。参阅图2,借此,该推杆15滑移至推送行程终点并完成注射用途后,可利用箭座161压缩挡环121脱离针座13的环隙132,及以箭杆16的箭头162与针座13的卡固孔131卡合,使针座13与箭杆16固结形成连动。且祈望箭杆16能脱离推杆15的迫夹环151,使箭杆16能以压缩弹簧17的回复弹力,带动针座13及针体14自动回抽并隐藏在推杆15内。但,上述组件在理论上期望达到收纳针体14的目的,其却于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以下缺失而亟待解决1.参阅图2,由于压缩弹簧17是借由箭杆16的箭座161与推杆15迫夹环151的卡固效果获得定位,因此,在压缩弹簧17储备有回复弹力,且另一端172是抵靠在箭杆16槽板163上,而使箭杆16蓄势往后位移的情形下,该迫夹环151与箭座161势必要有足够的卡合力,否则无法紧固定位箭杆16与压缩弹簧17,也无法气密箭杆16与推杆15,而会使箭杆16还未与针座13固结前,就会因为弹力作用而脱离推杆15的迫夹环151,或因为箭杆16与迫夹环151间存有间隙,而有药剂渗入推杆15内的情形,所以,该箭杆16与压缩弹簧17在定位上相当不容易,且容易有失效的情形。2.相反的,若迫夹环151可以紧固定位箭杆16与压缩弹簧17,则在理论上,需要对箭杆16施加一较大的推压力,才能解除箭杆16与迫夹环151的卡固作用。且重要的是,依其图标结构与操作示意图,当箭杆16以箭头162与针座13固结后,会受阻于针筒11封闭端111而无法继续进移,因此,若续推压推杆15试图解除箭座161与迫夹环151的卡固功能,期盼借压缩弹簧17释出弹性回复力以回抽针座13,但由图标上直线L通过迫夹环151的情形不难看出,该具有一斜度而缩小口径的迫夹环151,显然会阻挡箭杆16、箭座161与针座13的移动,而使箭杆16与压缩弹簧17失效不能回抽针体1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实产生回抽力,且使用操作简易的抛弃式针筒。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针筒本体,具有一环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小孔径段、一大孔径段的管壁,该管壁具有一邻近小孔径段的出口端、一邻近大孔径段的入口端、一设在一内表面且由大孔径段朝小孔径段延伸的环槽,及一界定在小孔径段与环槽间的肩部;一针头组,包括相互衔接且中空的一针座与一针体,该针座是卡固在该针筒本体的环槽内,并设有一与该肩部抵靠的定位端,及一反向于定位端且穿置入该大孔径段的卡合端,该针体一端是衔接附着于针座,反向的另一端是由针筒本体出口端穿出针筒本体;一滑动配合于针筒本体大孔径段内的推杆,具有一环绕该轴线并界定出一大管径段、一中管径段、一小管径段的围绕管壁及一封盖,该围绕管壁具一设在一内表面且界于中管径段与小管径段间的阶面、一邻近小管径段且面向针座的前开放端,及一邻近大管径段的后开放端,该封盖是封闭该围绕管壁后开放端;一箭头栓,是容置在推杆内以封闭推杆的前开放端且与小管径段气密接合,并具有一面向针座且与针座卡合端固结的迫合端,及一由迫合端反向延伸的定位段;一呈压缩状态且容置在推杆中管径段内的压缩弹簧,具有抵靠在推杆阶面的一座端、一反向于座端且定位在箭头栓定位段的弹升端;及一限位件,是容置在该推杆中管径段内,并定位箭头栓的定位段,及迫使压缩弹簧维持压缩状态;借此,当完成注射用途后,进一步推压推杆朝针筒本体出口端位移,以箭头栓的迫合端与针座的卡合端结合,进而解除针座与针筒本体的卡固状态,该针座卡合端会推顶箭头栓卸离推杆小管径段,及使箭头栓产生位移解除限位件的限位作用,同步使压缩弹簧释放回复弹力,进而推送箭头栓结合针座与针体沿大管径段朝推杆后开放端位移,将针座与针体回抽并收纳在推杆内。所述的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可设有一设在箭头栓定位段末端的沟槽、一设在推杆中管径段内表面的凹环,及一设在压缩弹簧上且邻接弹升端的卡合圈,该卡合圈的径宽是大于压缩弹簧,且与推杆中管径段的凹环卡合,该压缩弹簧弹升端是卡固在箭头栓定位段的沟槽内,使压缩弹簧借由卡合圈定位在推杆中管径段内,并以弹升端限位箭头栓定位段,当针座卡合端推顶箭头栓卸离推杆小管径段使产生位移,会使卡合圈脱离推杆中管径段的凹环,并释放压缩弹簧的回复弹力,及以弹升端带动箭头栓产生位移。所述的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具有一设在推杆中管径段内表面的凹环、一设在箭头栓定位段一末端的栓头,及一设在栓头外周且与推杆中管径段凹环卡合的凸环,使箭头栓卡固在推杆中管径段内,并以栓头限位压缩弹簧的弹升端,当针座卡合端推顶箭头栓卸离推杆小管径段使产生位移,会使栓头的凸环脱离推杆中管径段的凹环,并释放压缩弹簧的回复弹力,及以弹升端推动箭头栓产生位移。所述的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具有至少一设在推杆围绕管壁且连通中管径段内的插孔、一设在箭头栓定位段一末端的栓头,及至少一卡扣,该卡扣设有一与围绕管壁枢接的枢结部、一设在一端且穿伸入中管径段内的插板,及一反向于插板的压板,该插板卡抵栓头以定位箭头栓,使箭头栓以栓头限位压缩弹簧的弹升端,且当压板下压使插板由中管径段内退出,而脱离栓头时,会释放压缩弹簧的回复弹力,使压缩弹簧以弹升端推动箭头栓产生位移。所述的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抛弃式针筒更具有一定位座,且该针筒本体的管壁更具有一设在大孔径段内表面且邻近小孔径段的定位凸环,该定位座是可移动地定位在针筒本体大孔径段内且邻近小孔径段,并与定位凸环卡合定位,该定位座具有一供针座穿置的穿孔,使针座受限于针筒本体的肩部及定位座而获得定位,及以卡合端穿出定位座,当推杆推压定位座朝针筒本体出口端位移,会解除针座与定位座及针筒本体的卡固状态。所述的抛弃式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本筒本体的管壁更具有一形成在内表面且界定在环槽与肩部间的卡沟,该卡沟是由大孔径段延伸入小孔径段,该针座更具有及一由定位端沿径向突出且与卡沟卡合的凸栓,使针座获得定位,当箭头栓以迫合端与针座卡合端卡合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正黄明敏许沛扬
申请(专利权)人:许明正黄明敏许沛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