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55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载小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抬升板。所述底座包括一框架、一对升降机构、一对固定脚轮、一对活动脚轮和一个支撑架。框架包括两根槽钢及前、中、后钢板;一对升降机构安装在前、后钢板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通过一连接轴及手轮驱动;一对固定脚轮安装在前钢板的两头;一对活动脚轮安装在后钢板的两头;支撑架安装在中钢板的中部;抬升板包括左、中、右横梁及前、中、后撑档;前、后撑档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一对升降机构上;左横梁的左侧和右横梁的右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承滚轮;左横梁的右侧前、后部和右横梁的左侧前、后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载小车承载能力强,能够平稳安全的将货物输送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载小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运载小车大多为手动液压小车,承载或移动3吨以下的重物可勉强为之,如果要把5吨以上的重物通过液压缸抬起一定的高度,就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运载小车,它具有制造成本低、方便、易于装配、操作简单、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运载小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抬升板,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框架、一对升降机构、一对固定脚轮、一对活动脚轮和一个支撑架,所述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及间隔地跨接在两根槽钢的下端面之间的前、中、后钢板;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后钢板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通过一连接轴连接并通过一安装在连接轴的后端的手轮驱动;所述一对固定脚轮安装在所述前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一对活动脚轮安装在所述后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中钢板的中部下端面上;所述抬升板包括左、中、右横梁及均布地跨接在左、中、右横梁上的前、中、后撑档;所述前、后撑档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上;所述左横梁的左侧和右横梁的右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承滚轮;所述左横梁的右侧前、后部和右横梁的左侧前、后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块。上述的运载小车,其中,所述升降机构为高负载蜗轮蜗杆升降机。上述的运载小车,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四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槽钢的前、后部的上端面的限位螺钉及两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槽钢的前端面的防撞头。上述的运载小车,其中,所述中横梁上安装一排导向滚轮。上述的运载小车,其中,所述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上均包覆高硬度聚氨酯橡胶套。本技术的运载小车的技术方案,具有制造成本低、方便、易于装配、操作简单、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在具有普通手动液压小车移动和抬升功能外,通过一对高负载蜗轮蜗杆升降机,可承载并抬升5-8吨的重物,能够平稳安全的将货物输送到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的前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底座的侧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底座的俯视图;图3c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底座的前视图;图4a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抬升板的侧视图;图4b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抬升板的俯视图;图4c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中的抬升板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运载小车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c,本技术的运载小车,包括底座I和位于底座I上的抬升板2。底座I包括一框架10、一对升降机构15、一对固定脚轮16、一对活动脚轮17和一个支撑架18;其中:框架10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11及间隔地跨接在两根槽钢11的下端面之间的前钢板12、中钢板13和后钢板14 ;两根槽钢11及前钢板12、中钢板13和后钢板14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升降机构15为高负载蜗轮蜗杆升降机,单个升降机就可承受五吨重物;一对升降机构15——对应地安装在前钢板12和后钢板14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15通过一连接轴150和一对连接套151连接并通过一安装在连接轴150的后端的手轮152驱动;—对固定脚轮16安装在前钢板12的两头下端面上;—对活动脚轮17安装在后钢板14的两头下端面上;支撑架18安装在中钢板13的中部下端面上;抬升板2包括左横梁21、中横梁22和右横梁23及均布地跨接在左横梁21、中横梁22和右横梁23上的前撑档24、中撑档25和后撑档26;左横梁21、中横梁22和右横梁23通过螺钉与前撑档24、中撑档25和后撑档26连接成一体,其中:前撑档24和后撑档26 对应地安装在一对升降机构15上;左横梁21的左侧和右横梁23的右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承滚轮27;左横梁21的右侧前、后部和右横梁23的左侧前、后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块28,用于固定需要移动的货物,以防货物在支承滚轮27上滑出;中横梁22上安装一排导向滚轮29,起定位及导向作用。底座I的两根槽钢11的前、后部的上端面还分别安装一限位螺钉3,用于限制抬升板2的最低位置;两根槽钢11的前端面还分别安装一防撞头4;防撞头4用橡胶制品制成,用于限制运载小车碰撞货物接收平台。固定脚轮16和活动脚轮17上均包覆高硬度聚氨酯橡胶套,以防压裂地面。再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运载小车使用时,推动运载小车20至货物接收平台30的位置,用脚踩下支撑架18上伸出的两根踩杆,使之与地面牢牢接触,以防运载小车20移动位置。转动手轮152带动一对高负载蜗轮蜗杆升降机15动作,将抬升板2抬起一定的高度,使装在抬升板2上的两排支承滚轮27的高度与货物接收平台30的高度一致,由于货物40是搁置在两排支承滚轮27上,一个人就可轻松推动货物40至货物接收平台30上。再请参阅图5,当在设备底座30上的机架40’需要维修或机架40上的某些机构需要调节而要把机架40’拉出设备底座30’时,本技术的运载小车20作为辅助运载装置其优势就相当明显,可轻松地把整个机架40 ’从设备底座30 ’上拉出。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主权项】1.一种运载小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抬升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一框架、一对升降机构、一对固定脚轮、一对活动脚轮和一个支撑架,所述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及间隔地跨接在两根槽钢的下端面之间的前、中、后钢板;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后钢板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通过一连接轴连接并通过一安装在连接轴的后端的手轮驱动;所述一对固定脚轮安装在所述前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一对活动脚轮安装在所述后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中钢板的中部下端面上; 所述抬升板包括左、中、右横梁及均布地跨接在左、中、右横梁上的前、中、后撑档; 所述前、后撑档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上; 所述左横梁的左侧和右横梁的右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承滚轮;所述左横梁的右侧前、后部和右横梁的左侧前、后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高负载蜗轮蜗杆升降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四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槽钢的前、后部的上端面的限位螺钉及两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槽钢的前端面的防撞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上安装一排导向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上均包覆高硬度聚氨酯橡胶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载小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抬升板。所述底座包括一框架、一对升降机构、一对固定脚轮、一对活动脚轮和一个支撑架。框架包括两根槽钢及前、中、后钢板;一对升降机构安装在前、后钢板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通过一连接轴及手轮驱动;一对固定脚轮安装在前钢板的两头;一对活动脚轮安装在后钢板的两头;支撑架安装在中钢板的中部;抬升板包括左、中、右横梁及前、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载小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抬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框架、一对升降机构、一对固定脚轮、一对活动脚轮和一个支撑架,所述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及间隔地跨接在两根槽钢的下端面之间的前、中、后钢板;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后钢板的上端面,该一对升降机构通过一连接轴连接并通过一安装在连接轴的后端的手轮驱动;所述一对固定脚轮安装在所述前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一对活动脚轮安装在所述后钢板的两头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中钢板的中部下端面上;所述抬升板包括左、中、右横梁及均布地跨接在左、中、右横梁上的前、中、后撑档;所述前、后撑档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一对升降机构上;所述左横梁的左侧和右横梁的右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承滚轮;所述左横梁的右侧前、后部和右横梁的左侧前、后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宗力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