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井的支护体系,属于顶管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工作井的可拆式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工作井一般是指在地质及水文条件、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地下管线较简单的场地内,开挖深度小于5米,或者地下结构三层以下的小基坑。工作井在顶管工程领域里至关重要,其支护的优化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目前工作井可采用地下连续墙、钢板粧、钻孔灌注粧、沉井、SMW工法和钢筋混凝土喷锚逆作法等作为围护结构。然而这些支护形式存在施工周期长、投资大、资源不可回收利用等不足,增加工程造价并影响施工进度。工作井现有的新型支护方式有小直径圆形可拆式基坑支护体系,虽然可重复回收利用,然而资料显示,工作井形状中矩形最为常见,且圆形支护体系空间利用率低。部分设计的小基坑支护体系虽然是矩形的,但是其为内撑式支护结构,空间利用率低,容易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工作井现有的新型支护方式仍有待优化,需要设计更加合适的支护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工作井现有的新型支护方式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工作井的可拆式支护体系,该体系可实现抗压抗剪以及沉降等理论要求,安全系数较高,同时施工周期短,投资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形工作井的可拆式支护体系,包括钢骨架;其特征在于:钢骨架呈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由多层矩形框通过垂直钢连接而成,每一层矩形框由四道横梁构成,横梁两端安装有连接角,连接角上下两端由垂直钢夹紧,垂直钢与垂直钢相互套接形成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权,马孝春,雷海波,王仁涛,李俊峰,江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