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机机身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身对接后梁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运输机一般为中小型飞机,其翼身对接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传递载荷较小,而且技术比较落后,且均是螺栓群受拉传递主载荷,对接螺栓的疲劳性能较差。对于大型飞机来说,目前的翼身对接后梁无法满足需要传递大载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身对接后梁接头,解决大型飞机翼身对接时接头无法满足传递大载荷要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翼身对接后梁框接头,所述翼身对接后梁框接头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接头外缘条、接头内缘条、横向立筋和框腹板,接头内缘条和接头外缘条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横向立筋连接在接头内缘条与接头外缘条之间,框腹板位于接头内缘条、接头外缘条和横向立筋之间,且框腹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且与翼身对接后梁框固定连接,接头外缘条、接头内缘条与机翼后梁上的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外缘条和所述接头内缘条均为阶梯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外缘条上的螺栓孔数量为12个,所述接头内缘条上的螺栓孔数量为8个。进一步地,所述框腹板上的螺栓孔数量为10个。进一步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身对接后梁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身对接后梁框接头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接头外缘条(1)、接头内缘条(2)、横向立筋(3)和框腹板(4),接头内缘条(1)和接头外缘条(2)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横向立筋(3)连接在接头内缘条(2)与接头外缘条(1)之间,框腹板(4)位于接头内缘条(2)、接头外缘条(1)和横向立筋(3)之间,且框腹板(4)上设有多个螺栓孔且与翼身对接后梁框固定连接,接头外缘条(1)、接头内缘条(2)与机翼后梁上的接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郭超,田旭竞,刘刚,胡健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