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598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属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储液单元、输液针头、输液管和动力供液单元,其特征是储液单元由便携袋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构成,动力供液单元包括位于由下壳体、上盖和转动轴构成的便携式翻盖式壳体内的蠕动泵及其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装置构成,蠕动泵为行星转子式蠕动泵,驱动装置与蠕动泵并排设置在便携翻盖式壳体内,并经传动机构相连接,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设置弧形输液管夹套,控制装置由控制电路、输入键盘和显示屏构成。整个装置采用便携式结构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便于集中管理,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广泛用于将液体介质输入至人体内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液体介质输入至人体内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抢救、治疗方法,亦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往往需要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现在的常规临床输液,普遍是把输液包或输液瓶悬挂在某个高度(以静脉为标准),使液体由于自然重力而滴下进入血管中,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最主要的一点,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患者必须处于某个坐或卧姿状态下的固定位置,不能随意移动和行走。公告日为2000年5月24日,公告号为CN 2379139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带限位槽卡门的自动输液装置”,它包括箱体、卡门、单板微机、输入结构、蠕动泵及气泡检测结构;箱体设有一侧呈与卡门相对应内凹面的前面板;卡门内侧设有上、下夹持座、止液夹及限位槽;限位槽位于上、下夹持座之间,并与蠕动泵相对;输液管装夹在上、下夹持座上,其中部位于卡门限位槽内,并被抵压在限位槽与蠕动泵的泵片之间。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机械压力式注射输液方式,解决了现有重力式输液方式的不足,但是由于其采用线性蠕动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作为压力源,导致整个装置体积偏大,比较笨重,可移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移动状态(例如担架运送)下的使用需要;同时,整个装置不便于移动,仍然限制了患者在输液/治疗期间的行动自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其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前提下,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减轻,整个装置的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方便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自由行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包括储液单元、输液针头、连接储液单元与输液针头的输液管和设置在输液管上的动力供液单元,其特征是储液单元由便携袋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构成,便携袋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人体躯体上的系带;其动力供液单元至少包括位于一由下壳体、上盖和转动轴构成的便携式翻盖式壳体内的蠕动泵及其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所述的蠕动泵为行星转子式蠕动泵,驱动装置与蠕动泵并排设置在便携翻盖式壳体内,并经传动机构相连接,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设置至少一组弧形输液管夹套及夹套压力调节机构,控制装置由设置在翻盖式壳体上盖中的控制电路、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输入键盘和设置在上盖外表面的显示屏构成,电源与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相连接;便携式翻盖式壳体之外壳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系带上的固定挂钩。其中,储液袋是软性袋体,其至少具有一液体输出和/或输入管,其液体输出管经输液管与输液针头连接。其驱动装置为步进式电机。其弧形输液管夹套可转动地设置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在夹套的可转动端,设置弹性复位构件,在其另一端,设置夹套压力调节机构,输液软管中的一段,经弧形输液管夹套固定在蠕动泵的部分滚柱之外周上述弹性复位构件为弹簧;上述夹套压力调节机构为弹簧、机械式或电动式压力调节螺丝组件、扣合锁定扣或定位销。其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式传动机构。其电源是可充电式电池。其控制电路至少包括分别与一中心控制模块之I/O端子对应连接的存储模块、流量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剩余液体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接收天线和驱动装置调速模块,其驱动装置调速模块的I/O端子还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对应连接。输液管中的至少一段,为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输液管与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衔接处设置连接接头。在便携式翻盖式壳体上设置输液软管通道或缺口。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整个装置采用便携式结构设计,其大小和手机一样,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方便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自由行动,大大改良了在静脉输液时病人的可动性;2.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和报警,并可自动切断输液通路,能精确设定、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实现智能控制输液;3.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可将相应信息无线远传至控制中心,便于集中管理,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减少了发生差错的机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动力供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图3的B向视图;图6是控制单元的电路方框图。图中A1为便携袋,A2为储液袋,A3为系带,B为输液针头,C为输液管,C1为输液管固定胶布,C2为连接接头,D为便携式翻盖式动力供液单元,1为驱动装置,2为蠕动泵,3为传动机构,4为输液软管,5为下壳体,6为上盖,7为转动轴,8为蠕动泵之滚柱,9为弧形输液管夹套,10为夹套压力调节机构,11为参数设定输入单元,12为显示屏,13为电源,14为扣合锁定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中,本技术方案包括储液单元A、输液针头B、连接储液单元与输液针头的输液管C和设置在输液管上的动力供液单元D。储液单元由便携袋A1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A2构成,便携袋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人体躯体上的系带A3。储液袋是软性袋体,其至少具有一液体输出和/或输入管,其液体输出管经输液管与输液针头连接。输液管中的至少一段,为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输液管与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衔接处设置连接接头C2。便携式翻盖式动力供液单元之外壳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挂钩,实际使用时可插、挂在系带上,亦可固定在手腕,手臂、裤袋、其它服饰或夹子上。借助这一系统,病人能早下床进行练习,尽早从手术中康复;需要输液的中老病人的每日生活能被改善,病人也可以穿上衣服做些轻微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办公室内的工作;儿童在输液期间也能穿上衣服玩耍,减轻了其对输液的恐惧心理。图2中,系带A3将储液单元之便携袋A1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A2固定于人体的躯体上。连接储液袋与输液针头B的输液管C,用胶布C1固定于人体表面。由于整个装置采用便携式结构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方便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自由行动,避免了长时间的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图3至图5中,动力供液单元包括位于一由下壳体5、上盖6和转动轴7构成的便携式翻盖式壳体内的蠕动泵2及其驱动装置1、电源13和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蠕动泵为行星转子式蠕动泵,驱动装置与蠕动泵并排设置在便携翻盖式壳体内,并经传动机构3相连接,电源与驱动装置和控制电路相连接。在蠕动泵之滚柱8外侧,设置至少一组弧形输液管夹套9及夹套压力调节机构10。其驱动装置选步进电机。其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式传动机构(图中以带式传动机构为例)。其弧形输液管夹套可转动地设置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为了保证输出压力/效果,弧形输液管夹套包箍或包裹蠕动泵之转子及其外围滚柱的夹角宜大于120°;通常,如图3所示之两组对应设置的可分和式弧形输液管夹套包箍或包裹蠕动泵之转子及其外围滚柱的夹角以大于180°为宜(图中近似为120°×2=240°)。在弧形输液管夹套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包括储液单元、输液针头、连接储液单元与输液针头的输液管和设置在输液管上的动力供液单元,其特征是:储液单元由便携袋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构成,便携袋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人体躯体上的系带;其动力供 液单元至少包括位于一由下壳体、上盖和转动轴构成的便携式翻盖式壳体内的蠕动泵及其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所述的蠕动泵为行星转子式蠕动泵,驱动装置与蠕动泵并排设置在便携翻盖式壳体内,并经传动机构相连接,在蠕动 泵之滚柱外侧,设置至少一组弧形输液管夹套及夹套压力调节机构,控制装置由设置在翻盖式壳体上盖中的控制电路、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输入键盘和设置在上盖外表面的显示屏构成,电源与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相连接;便携式翻盖式壳体之外壳 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系带上的固定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路一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申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