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568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6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该成形装置包括动力输出部分(1)、传动部分(2)、夹头体(3)、螺纹环(4)、成形部分(5);其中,传动部分(2)一端连接动力输出部分(1),另一端连接夹头体(3);传动部分(2)包括轴联器(21)和连接杆(22),动力输出部分(1)通过轴联器(21)驱动连接杆(22),连接杆(22)和夹头体(3)的上端固定;夹头体(3)为下部外侧表面设有环形凹槽(31)的回转体,夹头体(3)的内部设有多个倾斜孔道(32),所述的多个倾斜孔道(32)的延伸方向交于夹头体的轴心线的一点上,倾斜孔道(32)穿过环形凹槽(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过程简便、快速、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孔翻边的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板料数控渐进成形工艺是一种通过数字控制设备,借助“分层制造”的思想,采用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逐点成形板料零件的柔性加工工艺。该工艺不需要专用模具,重复性好,可控制金属流动,能加工出形状复杂的自由曲面,适合于航天、汽车工业等的小批量、多品种、形状复杂的板料零件加工。圆孔翻边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和航空工业的板料成形技术。传统圆孔翻边方法是在板料上预先加工出圆孔,在凸模的作用下孔周围的材料弯曲而成竖起凸缘的冲压方法。由于需要制作专用的冲头和凹模,所以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利用渐进成形进行圆孔翻边不需要模具,对不同的翻边件只需设计相应夹具,可以大大降低小批量零件圆孔翻边的成本。利用数控机床通过渐进成形工艺进行圆孔翻边可以大大地简化成形过程,但是成形过程中需要使用造型软件造型和生成工具路径,还要把路径导入到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而且对于复杂的三维零件很难固定到一般的工作台上。对设备和目标制件要求比较高,实际加工过程中不够灵活,不适用于小批量制件快速成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渐进成形圆孔翻边工艺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灵活、快速成形、应用范围广的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该成形装置包括动力输出部分、传动部分、夹头体、螺纹环、成形部分;其中,传动部分一端连接动力输出部分,另一端连接夹头体;传动部分包括轴联器和连接杆,动力输出部分通过轴联器驱动连接杆,连接杆和夹头体的上端固定;夹头体为下部外侧表面设有环形凹槽的回转体,夹头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倾斜孔道,所述的多个倾斜孔道的延伸方向交于夹头体的轴心线的一点上,倾斜孔道穿过环形凹槽,倾斜孔道上端设置连接槽,便于和连接杆的固定;螺纹环安装在夹头体环形凹槽上;成形部分设置多个,包括螺纹杆和连接在螺纹杆底部的曲面体,螺纹杆设置在夹头体的倾斜孔道内,所述的螺纹杆和螺纹环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的多个曲面体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移动凹槽设置为螺纹杆在倾斜孔道移动留足空间,螺纹杆和螺纹环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多个曲面体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优选的,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还包括夹头套;所述的夹头套设于夹头体和螺纹环的外侧;所述的夹头套和螺纹环形成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的螺纹环由两个半圆环构成。优选的,所述的倾斜孔道和成形部分的个数分别设置为2?6,且倾斜孔道和成形部分的个数相同。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输出部分为电机。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上设置刻度槽。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一侧呈弧形结构;所述夹头体内部的多个倾斜孔道的外侧壁呈弧形结构;所述的螺纹杆呈弧形结构的一侧和倾斜孔道呈弧形结构外侧壁贴合连接;所述的螺纹杆的弧形面上设有螺纹。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开发了夹头体、螺纹环和成形部分。螺纹环的转动可以带动多个成形部分的螺纹杆的同时移动,多个螺纹杆分别同时带动多个曲面体的运动,由于螺纹杆的倾斜设置,所以多个曲面体可实现径向和轴向的同时移动,如此实现了多个曲面体外表面构成球面的直径变化,可根据不同的目标孔径来调节球面的直径大小;打开输出部分,通过输出部分带动传动部分旋转,传动部分带动夹头体的旋转,夹头体带动成形部分的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带动多个曲面体的转动,多个曲面体的同时快速转动形成“球形转动”的效果,通过手动控制向下进给使预制孔周围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成竖直边。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速、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2.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数控渐进成形不需要数控机床,节省空间,灵活性大,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本技术保证制件成形精度又提高了成形效率。3.本技术装置不需要生成工具运动路径,省去了在三维造型软件造型和轨迹生成的步骤,简化了设计过程。4.本技术解决了复杂三维曲面圆孔翻边难以装夹的问题,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夹头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成形部分带有螺纹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成形部分带有刻度槽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螺纹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该成形装置包括动力输出部分1、传动部分2、夹头体3、螺纹环4、成形部分5;其中,传动部分2—端连接动力输出部分I,另一端连接夹头体3 ;传动部分2包括轴联器21和连接杆22,动力输出部分I通过轴联器21驱动连接杆22,连接杆22和夹头体3的上端固定;夹头体3为下部外侧表面设有环形凹槽31的回转体,夹头体3的内部设有多个倾斜孔道32,所述的多个倾斜孔道32的延伸方向交于夹头体的轴心线的一点上,倾斜孔道32穿过环形凹槽31,倾斜孔道32上端设置连接槽34,便于和连接杆22的固定;螺纹环4安装在夹头体3环形凹槽31上;成形部分5设置多个,包括螺纹杆51和连接在螺纹杆51底部的曲面体52,螺纹杆51设置在夹头体3的倾斜孔道32内,所述的螺纹杆和螺纹环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的多个曲面体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移动凹槽33设置为螺纹杆51在倾斜孔道32移动留足空间,螺纹杆51和螺纹环4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多个曲面体52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还包括夹头套6;所述的夹头套6设于夹头体3和螺纹环4的外侧;所述的夹头套6和螺纹环4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的螺纹环4由两个半圆环构成。所述的倾斜孔道32和成形部分5的个数分别设置为2?6,且倾斜孔道32和成形部分5的个数相同。所述的动力输出部分I为电机。所述的螺纹杆51上设置刻度槽54。所述的螺纹杆51—侧呈弧形结构;所述夹头体3内部的多个倾斜孔道的外侧壁呈弧形结构;所述的螺纹杆51呈弧形结构的一侧和倾斜孔道呈弧形结构外侧壁贴合连接;所述的螺纹杆51的弧形面上设有螺纹。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包括动力输出部分1、传动部分2、夹头体3、螺纹环4、成形部分5。传动部分2—端连接动力输出部分I,另一端连接夹头体3。动力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向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形装置包括动力输出部分(1)、传动部分(2)、夹头体(3)、螺纹环(4)、成形部分(5);其中,传动部分(2)一端连接动力输出部分(1),另一端连接夹头体(3);传动部分(2)包括轴联器(21)和连接杆(22),动力输出部分(1)通过轴联器(21)驱动连接杆(22),连接杆(22)和夹头体(3)的上端固定;夹头体(3)为下部外侧表面设有环形凹槽(31)的回转体,夹头体(3)的内部设有多个倾斜孔道(32),所述的多个倾斜孔道(32)的延伸方向交于夹头体的轴心线的一点上,倾斜孔道(32)穿过环形凹槽(31),倾斜孔道(32)上端设置连接槽(34),便于和连接杆(22)的固定;螺纹环(4)安装在夹头体(3)环形凹槽(31)上;成形部分(5)设置多个,包括螺纹杆(51)和连接在螺纹杆(51)底部的曲面体(52),螺纹杆(51)设置在夹头体(3)的倾斜孔道(32)内,所述的螺纹杆和螺纹环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的多个曲面体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移动凹槽(33)设置为螺纹杆(51)在倾斜孔道(32)移动留足空间,螺纹杆(51)和螺纹环(4)上的螺纹相互匹配连接,多个曲面体(52)的外表面拼接呈球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锦张陆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