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4245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燃烧炉、助燃风机和空气泵;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的下部设有金属网片制成的燃烧平台;燃烧平台上表面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口与燃烧平台下部的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面设有通过下料螺旋与燃烧室连通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温模块,该控温模块包括由一组翅片换热器串接组成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口与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连通,且,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串接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旁通管,每一旁通管和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管分别经由一气路开关与空气泵的进口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以收集烟气为目的的艾烟发生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艾烟灸疗。
技术介绍
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应用较早的药物,晒干后的艾叶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其具有良好的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春夏交替之际病菌繁殖活跃,在民间很多人喜欢在室内燃艾生烟来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效果良好。艾烟熏灸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近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就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甄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甄目,下烧艾以熏之”。其特点是以“熏烟为主,灸热为辅”。传统艾烟熏灸比较粗糙,艾灸时艾烟直接在敞露的环境中熏烤患处,艾烟会很快的扩散到空气中去,这不仅使得艾烟的利用率低,还会给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带来潜在的不良刺激。艾绒燃烧时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物质成分;人为控制艾绒燃烧受到操作者经验的限制,很难达到特定的燃烧条件,进而影响疗效,因而传统的艾烟熏灸会带来疗效的不确定性。鉴于上述种种不足,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研究机械装置来充分利用艾烟进行灸疗,如公开号为CN10262636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艾熏器”,该艾熏器包括燃艾器、艾熏罩和抽风机;其中,燃艾器的供烟管道与艾熏罩连通,艾熏罩又与抽风机的抽烟管道连通,所述艾熏罩罩于人体患处,燃艾器中产生的艾烟经供烟管道送入艾熏罩灸烤患处,后被抽风机经抽烟管道抽吸过滤后排入大气,由于艾烟在艾熏罩密闭的环境中对患处经行艾灸,避免了艾烟的扩散,显著提高了艾烟的利用率。然而该专利申请仍然没有解决艾烟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若燃艾器中生成的艾烟温度过高,很容易会灼伤病人的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具有输出的艾烟温度多级可调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燃烧炉、助燃风机和空气泵;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燃烧平台,该燃烧平台由金属网片构成;所述的燃烧平台上表面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平台下部的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面设有物料仓,该物料仓的落料口与燃烧炉的燃烧室连通,一下料螺旋由所述的落料口延伸至燃烧室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控温模块,该控温模块包括由一组翅片换热器串接组成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口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上部连通,且,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串接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旁通管,每一旁通管和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管上分别串接一气路开关,每一气路开关出口都并联在所述空气泵的进口上。由一组串接的翅片换热器组成的换热模块,该换热模块与燃烧炉之间和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分别接一气路开关,所述气路开关出口并联。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温模块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电动的。当所述的控温模块是手动控温模块时,所述的气路开关为手动阀门,如,手动的截止阀、闸阀或球阀;当所述的控温模块是电动控温模块时,所述的气路开关为电动阀门,如,电动截止阀、电动闸阀、电动球阀或电磁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热元件可以是电热管,也可以是套设有陶瓷管的电阻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冷却风机,该冷却风机设在换热模块的下方,使其排风自翅片换热器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该改进方案的目的是,当燃烧炉中产生的艾烟温度过高时,打开该冷却风机可进一步提高所述换热模块的热交换能力。艾叶燃烧时产生的部分灰烬会随艾烟扬起,并跟随艾烟进入气路中,久而久之,灰烬会在换热模块的气路中淤积而影响换热效果甚至堵塞气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的串接管道由燃烧室的上部延伸至燃烧室内,末端设有灰烬过滤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燃烧平台下方设有接灰抽屉。燃烧平台上艾叶燃尽后产生的灰烬经由构成燃烧平台的金属网片的网孔直接落入接灰抽屉中,清灰时只需将接灰抽屉取出倒掉其中灰烬即可,使清灰工作更加简单。由于艾烟要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温度才能使用并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等燃烧炉燃烧稳定且温度适宜才开始治疗工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空气泵的出口并联一排烟管和供烟管,其中,所述的排烟管上也串联一气路开关。这样工作前(此时每一患者所用气路关闭),打开排烟管上的气路开关,一方面在开始点燃时为燃烧炉提供稳定燃烧的条件,另一方面能保证在艾烟温度适宜时才提供给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可设计成手动艾烟灸疗装置或自动艾烟灸疗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医院的艾灸治疗。以下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艾烟发生装置的工作过程:根据需要将艾绒存放于物料仓中,艾绒被下料螺旋送入燃烧室并落于燃烧平台上,在电热元件(如电加热管)的加热下,艾绒燃烧(但无明火)产生艾烟,其灰烬经构成燃烧平台的金属网片的网孔落下,助燃风机用以提供艾绒燃烧时所需的空气。在空气泵的抽吸下,艾烟流经控温模块后自空气泵的出口输出。通过开闭不同的气路开关可使翅片换热器依次投入工作,投入工作的翅片换热器越多输出的温度越低;若仅开启设在换热模块进口管路的旁通管上的气路开关,则艾烟不流经换热模块,直接被空气泵输出,此时温度最高。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产生艾烟温度可控,既不会因温度过低而影响疗效,也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灼伤皮肤。2、对于烟气来说,其降温措施无非有两种,即,一种是向烟气中混入温度较低的空气,另一种是采用低温介质冷却。本专利技术特意选择翅片换热器,因此可采用室内空气来进行冷却。这样,既可克服混入温度较低的空气而导致艾烟浓度降低,也可避免采用其它温度过低的介质冷却容易造成贴管壁的艾烟中挥发油冷凝而降低艾烟的品质。3、通过气路开关改变串联翅片换热器数量实现控制艾烟温度的目的,简单、方便、灵活。当所述的气路开关选择电动阀门时,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4、艾烟发生量大,特别适用于大医院集中艾烟熏灸治疗。附图说明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剖视),图2为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图6为图1~4所示实施例所述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组成的自动艾烟灸疗装置的气路原理图。图7为图6所示的自动艾烟灸疗装置中熏灸罩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8为图7所示熏灸罩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所示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组成的手动艾烟灸疗装置的气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例1参见图1~4,本例中的艾烟发生装置包括机架9、助燃风机1、燃烧炉2、空气泵5和控温模块。所述机架9呈长方体状,其底部由四个万向滚轮支撑。参见图1~4,所述燃烧炉2设在机架9的左侧,炉体呈长方体状,其一侧面为通过蝴蝶铰链铰接在炉体上的炉门2-4,炉门2-4的外侧设有门把手。燃烧炉2体内设有燃烧室2-6,燃烧室2-6的下部设有燃烧平台2-1,该燃烧平台2-1为两侧边固定在燃烧炉2两侧的内壁上的金属网片。所述燃烧平台2-1的下方设有接灰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燃烧炉、助燃风机和空气泵;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燃烧平台,该燃烧平台由金属网片构成;所述的燃烧平台上表面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平台下部的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面设有物料仓,该物料仓的落料口与燃烧炉的燃烧室连通,一下料螺旋由所述的落料口延伸至燃烧室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控温模块,该控温模块包括由一组翅片换热器串接组成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口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上部连通,且,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串接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旁通管,每一旁通管和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管上分别串接一气路开关,每一气路开关出口都并联在所述空气泵的进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燃烧炉、助燃风机和空气泵;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燃烧平台,该燃烧平台由金属网片构成;所述的燃烧平台上表面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平台下部的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面设有物料仓,该物料仓的落料口与燃烧炉的燃烧室连通,一下料螺旋由所述的落料口延伸至燃烧室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控温模块,该控温模块包括由一组翅片换热器串接组成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口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上部连通,且,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启王诚吴生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