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琮贵专利>正文

筝、筝驱工作机构、筝发电机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4029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2:00
双缆筝之筝体有泄流口,筝面纳流口边沿的小缆绳归拢为一组连接到缆绳A,筝面上各泄流口边沿上的小缆绳也归拢连接到缆绳A,而泄流口配盖上的小缆绳归拢为另一组连接到缆绳B。其筝体无论在完全纳能状态或完全卸能状态皆可保持直线运动,并可将气流或平流水的作用力完整传递给工作机构,而不是仅传递风力或平流水力的一个分力而已。往复卸纳筝采用双缆筝并将其两根主缆与控缆机的两根往复伸缩缆连接,从而使两筝体作方向相反的直线往复伸缩运动。往复卸纳筝与工作机的动力输入端作动力连接就构成了筝驱工作机构,当采用发电机作为其工作机,如将其筝体置于风中,则为风筝发电机构,将其筝体置于平流水中,则为平流水发电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缆筝,涉及一种风筝或水筝,特别是一种通过收放双缆能够使筝体达到完全纳能状态或完全卸能状态的风筝或水筝。往复卸纳筝,涉及一种配备了反复按相同长度收放缆绳机构的可以变形的筝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筝体能作间歇性反复变形和整体往复运动的筝机构。筝驱工作机构,涉及一种用风力为动力带动工作机械的机构。风筝发电机,涉及一种风筝提供动力的发电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由整体往复运动的风筝提供动力的发电机构。水筝发电机暨筝式平流水发电方法,涉及一种利用无落差水流发电的机构既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风筝发电机构所采用的筝体中最为科学的当属于卸纳式风筝,卸纳式筝体既能够使迎风面积扩到最大从而纳风负载运动拖曳缆绳带动发电机构发电,又能使够迎风面积减到最小从而消卸风阻以便于缆绳将筝体拖回到原位。但是目前的卸纳式风筝只能采用无泄流口的普通筝体,因此其筝体中纳、卸变形过程中不得不作整体变形,这就使得变形动作过大,因此变形所需时间必然较长,变形引起的筝体破损率必然较高。变形时间长,则必然造成筝机构动力切换间隙过大,从而有害于平稳发电,并造成更大的机构损伤;筝体破损率高则必然使维修难度和维修费用增加,并直接增加发电机的停运时间。目前水力发电似乎只有高位水库电站一枝独秀,无落差的水流能基本没有开发,而高位水库可选址资源少、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对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破坏极大,且其建成之日往往也就是下游人民头顶巨型“水炸弹”之时,地震、战争和恐怖袭击皆随时可能引发大坝崩溃的灾难性后果。比如三峡水库,万一崩溃,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力将毁于一旦,数亿黎民将尽成冤魂!即使能确保不崩坝,层层设置的水坝也已经给生态环境和气候造成严重后果,世界上凡是建有水坝的大江、大河,江河中许多原有的生物种群都不可避免地灭绝或正在加快灭绝,附近地区乃至全球气候也因之而发生不良变化,2011年上半年中国长江流域的惨烈干旱不可否认与三峡大坝有极大关系。过去,人类并不把平流水视为重要水力资源。人类以为平流水不可能廉价、高效、大规模发电,但是人类又十分需要相对廉价的水电,因此不得已选择了大库容、高水位的水电模式,这将会成为人类背负的自然界“高利贷”,将来是必然要“还债”的!与人类目前得到的利益相比,治理高位水库带来的恶性后果可能将要花费十倍、百倍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实际上,水力资源并非仅限于有落差、甚至高落差的水流,无落差水流也是一种水力资源。无落差的水力资源,与高落差水力资源相比,其总体资源量更大,资源分布范围更广,开发所需投资更小,建设周期更短,维护费用更低,也不存在决堤的危险,而且水流流向、流速远比低空风力恒定,因此,水流发电实际上是平流水(尤其是海流、洋流)资源丰富地区目前最应着力开发的一种新能源,但讫今为止人类还缺乏可行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系列就是要解决以上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所存在的技术难题,并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的:一、提供一种通过双缆控制而实现快速完全变形的筝体。二、提供一种单筝体或双筝体通过完全变形而实现整体直线往复运动的往复卸纳筝机构,为筝体在直线往复运动过程中推动发电机构或工作机构提供必要条件。三、提供一种功率强大的筝驱动的工作机构。四、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稳定的以直线往复运动的风筝为风力载体的、且筝体往复双程皆可带动发电机发电的风筝发电机。五、提供一种以直线往复运动的水筝为水力载体的无落差平流水筝发电机;暨其方法。这种发电机构与高位水库发电机构相比,单机容量更胜一筹,但造价低得多、建设期短得多、经济效益好得多,并且绝对决堤之忧,也没有枯水期的限制。双缆筝的技术方案:双缆筝,筝面与多根小缆绳连接,其中一部份小缆绳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缆绳A,另一部份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缆绳B,其特征是:筝体有泄流口,同一筝面上的泄流口数量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筝面纳流口边沿的小缆绳归拢为一组连接到缆绳A,筝面上各泄流口边沿上的小缆绳也归拢连接到缆绳A,而泄流口配盖上的小缆绳归拢为另一组连接到缆绳B;泄流口的总面积最小不小于纳流口面积的10%。泄流口的总面积(指同时打开的泄流口面积)最大可超过纳流口面积的90%(如图13、图14、图8、图9),最小不小于纳流口面积的10%;本技术方案的筝体泄流口,不同于跳伞运动中用于控制伞体运动方向和下降速度的可开、闭的气孔,跳伞运动要求其可开、闭的气孔不能太大,否则会因下降速度过快而失控坠毁,而本技术方案的筝体泄流口则可以有尽可能大的泄流口,只有泄流口足够大,才能达到最佳卸能效果,本技术方案筝体泄流口的面积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尺度:既能最大程度地卸流,又能保持适当的风阻,使筝体缆绳维持起码的张紧度,以利于筝体下一轮顺利变回到完全纳能状态,如果张紧度不够,可能会使缆绳散乱纠缠。另外,泄流口数量在一个以上的筝面实际上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层面的有泄流口筝面并联而成,因此有这种筝面的筝体称之为并联式筝体。有泄流口的筝面在同一层面并联可以形成并联式筝面,而无泄流口的筝面不可连接成并联式筝面,因为无泄流口的筝面并联成一个大筝面之后,大筝面中部众多的缆绳使得其无法变形完全卸流的形态,不可能达到本方案以双缆操纵使筝体完全卸、纳的特征);一个筝体或者只有一个筝面,或者有多于一个的筝面,多于一个的筝面依次排列、呈层叠状组合在一起,头一个筝面的小缆绳分别归拢为两组,分别连接到缆绳1、缆绳2,其余筝面的小缆绳分别与前一个筝面相应部位的小缆绳一对一地直接相连或隔着伞衣与这些小缆绳的根部点对点相连(例如图13、图14所示),或者隔着筝面或泄流口的配盖与这些小缆绳的根部点对点相连(因此这些筝面如果有泄流口,那么前后筝面的各个泄流口和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各个泄流口的配盖也必须是一一对应的,这样才能使各层筝面上的泄流口统一打开、统一关闭);这种由多个处于不同层面的筝面串接在一起形成的筝体可称为串连式筝体。这种串联式筝体,无论串联多少个单筝体,都只有头一个筝体的小缆绳会直接连接到缆绳1、缆绳2,第二个筝体的小缆绳只能与头一个筝体相应部位的小缆绳相连,第三个筝体的小缆绳分别与第二个筝体相应部位的小缆绳相连,余者类推。无论是何种结构的筝体,无论是筝面有口的或无口的筝体,也无论是单筝体或并联式筝体,都可以组合成串联式,不过参与到同一个串联式里的各个筝体的形状和大小最少应该互相之间不遮挡气流或水流,并且能在缆绳1、缆绳2的操控下整齐划一地作完全变形,比如说,上风头第一个筝体比第二个筝体小,第二个筝体比第三个小,依次扩大,这样的形式就很好,好就好在使前后两个相邻筝体的距离能够相对缩短(否则就须要拉开更大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缆筝,筝面与多根小缆绳连接,其中一部份小缆绳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缆绳A,另一部份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缆绳B,其特征是:筝体有泄流口,同一筝面上的泄流口数量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筝面纳流口边沿的小缆绳归拢为一组连接到缆绳A,筝面上各泄流口边沿上的小缆绳也归拢连接到缆绳A,而泄流口配盖上的小缆绳归拢为另一组连接到缆绳B;泄流口的总面积最小不小于纳流口面积的10%。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缆筝,筝面与多根小缆绳连接,其中一部份小缆绳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
缆绳A,另一部份合拢连接到一根较大的缆绳B,其特征是:筝体有泄流口,同
一筝面上的泄流口数量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筝面纳流口边沿的小缆绳归拢为一组
连接到缆绳A,筝面上各泄流口边沿上的小缆绳也归拢连接到缆绳A,而泄流口
配盖上的小缆绳归拢为另一组连接到缆绳B;泄流口的总面积最小不小于纳流口
面积的10%。
2.一种往复卸纳筝,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缆筝和任一种能使两根缆作方
向相反的往复伸缩运动的控缆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卸纳筝,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缆筝和
具有如下特征的控缆机:
其一端有一条缆绳,即缆绳C,其另一端有两条缆绳,即缆绳A缆绳B,两
端的缆绳皆以控缆机的支架为起点向外延伸,且两端的缆绳延伸方向相反但处于
同一个平面;缆绳C直接与控缆机的支架连接;缆绳A、缆绳B,其中一条缆绳
的一端固定于往复运动端,该往复运动端与控缆机的支架相连,另一条缆绳的一
端,或者与同一往复运动端相连,或者与控缆机的同一支架上的另一个往复运动
端连接,该往复运动端与前一个往复运动端运动时间相同而运动方向相反,或者
固定于控缆机的同一支架或该控缆机的支架的固定件上;
往复运动端,或者是往复旋转轮,往复旋转轮通过轴A与轮A作动力连接;
或者是链条,链条绕过往复旋转链轮,其两端分别与缆绳A、缆绳B的一端连接,
往复旋转链轮通过轴A与轮A作动力连接;或者是齿条,齿条的齿与往复旋转齿
轮的齿啮合,往复旋转齿轮通过轴A与轮A作动力连接;或者是液压伸缩杆,伸
缩杆的根部与液压传动机构连接,液压传动机构与轮A或轴A作动力连接;
轮A或轴A与动力机构作动力连接,轴A的两端与控缆机的支架连接;
动力机构或者是带动缆绳A、缆绳B和缆绳C交替产生反向牵引力的机构,
或者是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卸纳筝,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缆筝和
具有如下特征的控缆机:
其一端有两条缆绳,两条缆绳分别为缆绳A和缆绳B,所述控缆机的另一端
有一条缆绳C,缆绳C直接与控缆机的支架连接,两端的缆绳都相对所述支架向
外延伸,两端的缆绳延伸方向相反并且处于同一个平面;
缆绳A的一端固定于往复运动端A,往复运动端A,或者是往复旋转轮,往
复旋转轮与动力轴A作动力连接;或者是往复伸缩链条,往复伸缩链条绕过往复
旋转链轮,往复旋转链轮与动力轴A作动力连接;或者是往复伸缩齿条,往复伸
缩齿条与往复旋转齿轮相啮合,往复旋转齿轮与动力轴A作动力连接;或者是往
复伸缩杆,往复伸缩杆的根部与液压传动机构连接,液压传动机构与动力轴A
作动力连接;
缆绳B的一端,或者与往复运动端A相连;或者与所述支架上的一个往复运
动端B连接,往复运动端B与往复运动端A的运动时间相同而运动方向相反;或
者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动力轴A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轴A上设置两个动力轮A
并能在两个动力轮A的驱动下旋转,两个动力轮A是棘轮机构或超越离合器,两
个动力轮A的外周是齿轮,两个动力轮A负载旋转方向相反,两根轨道并列安装
在地台上,两条轨道的旁边对应于两个动力轮A的运动轨迹处各铺设一段与两个
动力轮A的齿轮相啮合的固定齿条,所述支架的两臂上各安装两个与对应的轨道

\t相偶合的轨道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X所述的一种往复卸纳筝,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缆筝和
具有如下特征的控缆机:
其一端有两条缆绳,两条缆绳分别为缆绳A和缆绳B,所述控缆机的另一端
有一条缆绳C,缆绳C直接与控缆机的支架连接,两端的缆绳都相对所述支架向
外延伸,两端的缆绳延伸方向相反并且处于同一个平面;
缆绳A的一端固定于往复运动端A,往复运动端A,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琮贵
申请(专利权)人:罗琮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