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鳞片层是羊毛纤维特有的结构,它使羊毛具有特殊的光泽和缩绒性能,同时也导 致羊毛染色困难、洗涤时形态稳定性差和穿着时的刺痒感。鳞片层是由角质化的扁平状细 胞通过细胞膜复合物。羊毛的丝光原理就是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羊毛的鳞片进 行柔化降解,使羊毛的鳞片受到损伤,部分或完全剥除,从而改善羊毛纤维的表面形状,使 其具有羊绒般的手感与光泽。现有技术中物理的方法有树脂增量法,化学方法常用细化减 量法。目前针对羊毛毛条常用的方法为细化减量法。减量法包括氯化法、氧化法和蛋白酶减 量法。氯化法需要产生大量的水洗液,而蛋白酶法的酶活性需要严格的反应条件,改进的技 术方案采用氯化法和蛋白酶法相结合的氯酶法,该方法释氯剂使用量少,且产生的水洗液 较少。CN101519838中公开了一种羊毛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主要包括氯化、还原、生物酶处 理、柔软防缩处理四步骤。上述丝光羊毛工艺中,由于氯化处理后羊毛纤维仍残留少量的 氯,这种残留氯会继续和羊毛中的酪氨酸残基化合物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引起羊毛泛黄,强 力损伤等问题,还原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针梳开松处理后的羊毛毛条置于pH值为3.5~4.5的渗透剂水溶液中,向水溶液中加入含氯剥鳞剂,常温下反应10~20min,然后将羊毛毛条导出;S2:将S1所得羊毛毛条导入还原处理液中,升温至33~38℃,保温反应1~1.5h,然后升温至80~90℃保温10~20min;S3:将S2所得羊毛毛条置于含蛋白酶和肽酶的水解处理液中,42~50℃浸泡20~30min后,用洗涤液洗涤并脱水,重复洗涤脱水操作2~3次;S4:柔软防缩,将S3所得羊毛置于含防缩剂和柔软剂的水溶液中清洗、烘干、再次针梳处理,得丝光防缩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伟,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长泾花园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