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液的提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182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废液的提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电镀废液经过过滤后,得到过滤后的电镀废液;再将上述步骤得到的过滤后的电镀废液经过第一树脂柱吸附后,得到一段处理废液;然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一段处理废液经过第二树脂柱吸附后,得到二段处理废液;最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二段处理废液经过第三树脂柱吸附后,得到提纯废槽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加热、不加压、不加药以及不用蒸发等条件下,有效的去除了电镀废铬酸酐槽液中的杂质离子,达到再循环利用的标准,从新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外排污染,节约了大量的原料成本和污染物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废液的提纯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 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 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 它功能性镀层。电镀工业作为工业领域内的基础行业,其排放的废水一直是饱受诟病的重 要的污染源之一。 电镀的基本原材料就是锌、镍、铜、铬及金、银等重金属,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 行业。由于电镀原理,这些金属是不能完全变成我们所需要的镀层,其中有相当部分将变成 污染物存在于电镀废槽液和漂洗水中,也有部分气化成为有害气体,形成对环境的重金属 污染。以镀铬为例,其电镀平均效率低于25 %,也就是说75 %以上的铬酸酐以剧毒的Cr6+及 少部分Cr3+流失于镀铬废水及镀铬污泥中。也就是说,每年有6万吨铬酸酐变成了污染物,数 量可谓惊人。 铬酸酐又名三氧化铬,暗红色或暗紫色斜方结晶,易潮解,用于生产铬的化合物, 氧化剂,催化剂,在电镀行业内,铬酸酐经常被用于镀锌板的镀后钝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废液的提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镀废液经过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后,得到吸附后的电镀废液;B)将吸附后的电镀废液经过过滤后,得到过滤后的电镀废液;C)将上述步骤得到的过滤后的电镀废液经过第一树脂柱吸附后,得到一段处理废液;D)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一段处理废液经过第二树脂柱吸附后,得到二段处理废液;E)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二段处理废液经过第三树脂柱吸附后,得到提纯废槽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