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败毒散中栀子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078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清瘟败毒散中栀子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瘟败毒散用栀子薄层鉴别方法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2)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5∶1∶1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3)喷以硫酸乙醇溶液,然后加热至斑点清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展开性能优异,清瘟败毒散中其他组成成分对栀子检测效果无影响,且图谱中斑点分离度极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清瘟败毒散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现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本药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等14味药材组成,是“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和“犀角地黄汤”三方加减化裁而得。清瘟败毒散的处方包括:生石膏120g、生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具有泻火解毒,凉血的功效,在兽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发斑,高热神昏。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中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仅有显微鉴别和黄连的薄层鉴别,很难控制其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质量可控性。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栀子薄层鉴别方法的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清瘟败毒散用栀子薄层鉴别方法效果较差,目的在于提供检测效果优异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 (2)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5:1:1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3)喷以硫酸乙醇溶液,然后加热至斑点清晰; 现有技术中该栀子的薄层鉴别采用的展开剂组合种类多样,但由于不同药物中各组成成份不同,适用于其他药物的栀子薄层鉴别用展开剂的组合方式和组成比例并不能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清瘟败毒散中栀子的鉴别。并且供试品溶液的处理方式也会对检测结果照成较大的影响。通过上述配比的展开剂和对供试品溶液的处理方式相结合后,再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展开,其展开性能优异,清瘟败毒散中其他组成成分对栀子无影响,且通过色谱显示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上斑点分离度极佳,与对照药材溶液的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供试品溶液的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样品溶液无干扰。为了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所述硅胶薄层板采用硅胶G薄层板。优选地,所述硫酸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0%,加热温度为110°C。进一步,所述硅胶薄层板上还点有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该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对照药材栀子0.5g,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对照品栀子苷,加甲醇制成每Iml含4mg栀子苷的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 首先配置不包括栀子的清瘟败毒散处方,取处方量的1/500,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阴性样品溶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的展开性能优异,清瘟败毒散中其他组成成分对栀子检测效果无影响,且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上斑点分离度极佳,阴性样品溶液对其无干扰,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的薄层层析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I)分别利用清瘟败毒散、栀子、栀子苷和不包括栀子的清瘟败毒散处方制备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以及阴性样品溶液;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制成供试品溶液; 取对照药材栀子0.5g,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对照品栀子苷,加甲醇制成每Iml含4mg栀子苷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首先配置不包括栀子的清瘟败毒散处方,取处方量的1/500,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阴性样品溶液。(2)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以及阴性样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5:1:1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3)喷以硫酸乙醇溶液,然后加热至斑点清晰;其中,硫酸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0%,加热温度为110°C。干燥后显现的色谱结果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阴性样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上与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色谱相对应位置处,该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溶液的色谱上无相应颜色的斑点,表示该阴性样品溶液无干扰。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对照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不同,本实施例中该制备过程如下: 取清瘟败毒散lg,加浓度为50%的甲醇10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检测时,发现其他物质对待检测物质的干扰更大,证明:滤液经过干燥后再添加甲醇处理后,有效减小其他物质的干扰,效果更加显著。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的甲醇,超声处理后,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 (2)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5:1:1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3)喷以硫酸乙醇溶液,然后加热至斑点清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薄层板采用硅胶G薄层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0%,加热温度为110°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薄层板上还点有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该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对照药材栀子0.5g,加浓度为50 %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对照品栀子苷,加甲醇制成每Iml含4mg栀子苷的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 首先配置不包括栀子的清瘟败毒散处方,取处方量的1/500,加浓度为50%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即制成阴性样品溶液。【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瘟败毒散用栀子薄层鉴别方法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的甲醇25ml,超声40min,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2)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清瘟败毒散中栀子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败毒散2g,加浓度为50%的甲醇,超声处理后,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mL溶解;(2)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5∶1∶1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3)喷以硫酸乙醇溶液,然后加热至斑点清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晖刘涛杨琼张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