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221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水箱,包括上室和下室,上室与下室均为长条形箱体,且上室的底部盖合在下室的上部开口上,上室上设有进水口,下室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排气口,下室的底部设有补水口,上室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下室内部连通;下室的侧面设有液位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确保冷却水系统中空气排出,保证系统内压力恒定。

Expans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pansion tank,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chambers, upper chamber and lower chamber are rectangular box, and on the bottom of a chamber cov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chamber of the opening, the upp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sid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exhaust port, the lower chamber of the bottom fill water on the room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exhaust port, second exhaust through the exhaus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ower chamber; sid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level observation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air in the cooling water system can be ensured, and the pressure in the system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箱,尤其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膨胀水箱
技术介绍
膨胀水箱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在吸收了引擎所产生的热能之后,温度会逐渐升高,而其体积也会产生变化、逐渐膨胀,冷却系统是一个密闭的回路,当压力变大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宣泄管道,冷却水管就很容易经由这样的变化而降低寿命,而在温度下降时,由于液体体积变小,所以管路内也会产生一个真空的负压,同样会造成管路的破坏。膨胀水箱的作用即是用来冷容纳却水热胀冷缩时的液体变化,当水温高、压力高时,可以容纳体积膨胀而多出来的水,当水温低、压力低时,可以补充体积减缩而需要的水量,从而保证整个冷却系统处于规定的工作压力范围之内,并作系统补水。目前的膨胀水箱中储藏冷却液的箱体无法排气,另一方面,冷却水与箱体的进水管也没有排气结构,影响压力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膨胀水箱,它能够确保冷却水系统中空气排出,保证系统内压力恒定。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膨胀水箱,包括上室和下室,上室与下室均为长条形箱体,且上室的底部盖合在下室的上部开口上,上室上设有进水口,下室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排气口,下室的底部设有补水口,上室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下室内部连通;下室的侧面设有液位观察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室由第一槽钢、两侧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形成,下室由第二槽钢、两侧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一槽钢的底部盖合在第二槽钢的上部门开口上。所述第一槽钢上设有直角槽口,直角槽口包括垂直的方形槽口段和圆弧形槽口段,所述方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的底部,所述圆弧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的侧面,第二槽钢的侧壁上设有圆弧形缺口,进水口为一柱形管,所述柱形管的一端沿其轴向和径向剖切形成有直角缺口,所述直角缺口的端头内壁面固接有圆弧形端板,所述圆弧形槽口段和所述圆弧形缺口形成所述柱形管的安装空间,所述柱形管从所述安装空间伸入下室,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及圆弧形端板将所述直角槽口盖合,使上室与所述柱形管内部连通,下室与所述柱形管内部隔开。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三排气口,第三排气口为径向通孔。所述下室的侧面设有液位报警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膨胀水箱通过上、下室叠加设置,省却了下室的水箱盖,结构更为简单;本技术通过在上室上第二排气口及进水管上第三排气口的设置,能够确保冷却水系统中空气排出,保证系统内压力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下室的的立体图,图中还示出了进水口及圆弧形端板。图3为下室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室的立体图。图5为上室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中还示出了进水口、圆弧形端板及排气管。其中:1、上室;11、进水口;12、第二排气口;13、第一槽钢;131、直角槽口;14、第一侧板;15、液位观察窗;16、液位报警器;2、下室;21、第一排气口 ;22、补水口 ;23、第二槽钢;24、第二侧板;3、排气管;4、圆弧形端板;5、第三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3、图4,本实施例的膨胀水箱包括上室I和下室2,上室I与下室2均为长条形箱体,且上室I的底部盖合在下室2的上部开口上,上室I上设有进水口 11,下室2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排气口 21,下室2的底部设有补水口 22,上室I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气口 12,第二排气口 12通过排气管3与下室2内部连通,鉴于上室2的长条形结构,第二排气口 12设至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地,见图4,所述上室I由第一槽钢13、两侧的第一侧板14固定连接形成,见图2、图3,下室2由第二槽钢23、两侧的第二侧板24固定连接形成,第一槽钢13的底部盖合在第二槽钢23的上部门开口上;第一槽钢13上设有直角槽口 131,直角槽口 131包括垂直的方形槽口段和圆弧形槽口段,所述方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13的底部,所述圆弧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13的侧面,第二槽钢23的侧壁上设有圆弧形缺口;见图1、图2、图5,进水口 11为一柱形管,所述柱形管的一端沿其轴向和径向连续剖切形成有直角缺口,所述直角缺口的端头内壁面固接有圆弧形端板4,所述圆弧形槽口段和所述圆弧形缺口形成所述柱形管的安装空间,所述柱形管从所述安装空间伸入下室2,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及所述圆弧形端板4将直角槽口 131盖合,使上室I与所述柱形管内部连通,下室2与所述柱形管内部隔开,由此,将上室I与下室2隔开,经过并对发动机引擎进行换热后的冷却液则通过所述进水口 11进入上室I。进一步地,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三排气口5,第三排气口 5为径向通孔,第三排气口 5将进入上室I的冷却液的空气排至下室2。下室2的侧面设有液位观察窗15和液位报警器16,便于观察下室2内液位情况。使用时,两个第一排气口21分别与发动起和散热器相连,汽车冷却系统中吸收了发动机引擎所产生热能的冷却水的膨胀量通过进水口 11进入上室I,上室I用于储藏冷却液,下室2内的冷却水通过补水口 22与汽车冷却系统的循环水栗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本技术所述膨胀水箱通过上、下室叠加设置,省却了下室的水箱盖,通过在上室I上第二排气口 12及进水管11上第三排气口5的设置,能够确保冷却水系统中空气排出,保证系统内压力恒定。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主权项】1.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室(I)和下室(2),其特征在于:上室(I)与下室(2)均为长条形箱体,且上室(I)的底部盖合在下室(2)的上部开口上,上室(I)上设有进水口(11),下室(2)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排气口(21),下室(2)的底部设有补水口(22),上室(I)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气口(12),第二排气口(12)通过排气管(3)与下室(2)内部连通;下室(2)的侧面设有液位观察窗(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室(I)由第一槽钢(13)、两侧的第一侧板(14)固定连接形成,下室(2)由第二槽钢(23)、两侧的第二侧板(24)固定连接形成,第一槽钢(13)的底部盖合在第二槽钢(23)的上部门开口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13)上设有直角槽口(131),直角槽口(131)包括垂直的方形槽口段和圆弧形槽口段,所述方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13)的底部,所述圆弧形槽口段设在第一槽钢(13)的侧面,第二槽钢(23)的侧壁上设有圆弧形缺口,进水口(11)为一柱形管,所述柱形管的一端沿其轴向和径向剖切形成有直角缺口,所述直角缺口的端头内壁面固接有圆弧形端板(4),所述圆弧形槽口段和所述圆弧形缺口形成所述柱形管的安装空间,所述柱形管从所述安装空间伸入下室(2),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及圆弧形端板(4)将所述直角槽口(131)盖合,使上室(I)与所述柱形管内部连通,下室(2)与所述柱形管内部隔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带有直角缺口的一端的内壁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室(1)和下室(2),其特征在于:上室(1)与下室(2)均为长条形箱体,且上室(1)的底部盖合在下室(2)的上部开口上,上室(1)上设有进水口(11),下室(2)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排气口(21),下室(2)的底部设有补水口(22),上室(1)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气口(12),第二排气口(12)通过排气管(3)与下室(2)内部连通;下室(2)的侧面设有液位观察窗(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昭祥黄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