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及防眩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176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组件,包括括光源和透镜;透镜设置于光源前侧;光源射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射出;其特征在于,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还包括防眩组件;防眩组件设置于透镜前侧;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防眩板的外边缘和防眩筒体的上边缘的切线与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防眩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防眩效果好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

Anti dazzle lighting lamp optical system and anti dazzl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 glare assembly includes a light source and a lens; lens arranged on the light side; a light source light through the lens of injection; characterized include Anti Glare Anti Glare lighting optical system components; antiglare lens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side; the antiglare assembly includes a glare barrel and the anti dazzle plate; the outer edge of the tangent of anti dazzle board and anti glare barrel on the edge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anti dazzle the lower edge of the plane formed an anti dazzle side angle; the anti glare panel near the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on the reflector.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optical system with a good structure and a good anti dazzl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及防眩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光污染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灯具的眩光会对人们的神经造成强烈的刺激,导致损害人们的健康。科学合理的照明灯具非常重要。在现有采用透镜的LED灯具中,灯具的防眩主要依赖于固定于灯具的前罩,但前罩只能起到最低限度的防眩功能,并不能消除灯具的大部分的杂散光。灯具的杂散光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灯具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导致影响灯具使用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防眩效果好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一种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包括括光源和透镜;透镜设置于光源前侧;光源射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射出;其特征在于,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还包括防眩组件;防眩组件设置于透镜前侧;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防眩板的外边缘和防眩筒体的上边缘的切线与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防眩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进一步地,防眩筒体形成上下开口的圆筒状;防眩板形成为圆形簿板。进一步地,防眩角的角度为15°~45°。进一步地,透镜包括形成为圆锥状的透镜主体;透镜主体靠近光源的一侧形成有空腔。进一步地,防眩筒体与防眩板通过多个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防眩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与反光杯相连接。进一步地,反光件为反光纸或反光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眩组件,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防眩板的外边缘和防眩筒体的上边缘形成的切线与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防眩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进一步地,防眩筒体形成上下开口的圆筒状;防眩板形成为圆形簿板;反光件为反光纸或反光片。进一步地,防眩角的角度为15°~45°进一步地,防眩筒体与防眩板通过多个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防眩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与反光杯相连接。本技术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和防眩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形成防眩角,可以消除灯具投射出来的绝大部分杂散光,大幅度地降低灯具的眩光;还可以使灯具形成的光斑更加均匀柔和,从而为灯具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质量的光环境;进一步地还可以将部分非配光方向的光线重新配置至需求方向上,由此形成的防眩角能够大幅度地改善灯具直接光对人眼造成的视觉感受;2)防眩组件设置有高反射率的反光件,可将灯具发射的光线反射回灯具透镜并调整方向重新射出,从而既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灯具的眩光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光损失率;3)本技术的防眩组件可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且结构巧妙。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的爆炸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的截面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路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防眩组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光源,2为透镜,3为空腔,4为防眩组件,41为防眩筒体,411为上边缘,412为下边缘,42为防眩板,43为防眩角,44为连接条,45为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防眩组件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包括光源、透镜和防眩组件。透镜设置于光源前侧,并覆盖了光源发射的所有光线。透镜包括形成为圆锥状的透镜主体,其中透镜主体靠近光源的一侧形成有空腔。透镜主体的外表面镀有镜面膜。镜面膜可增强光线反射效果。光源设置于透镜的一侧,防眩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另一侧。光源射出的光线先后经透镜的空腔、透镜主体折射后射出。防眩组件设置于透镜的前侧。如图4所示,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防眩筒体形成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定义防眩筒体远离光源的一侧形成为上边缘,防眩筒体靠近光源的一侧形成为下边缘。防眩板形成为圆形簿板,。定义防眩板的外圆周为外边缘。防眩板的外边缘和防眩筒体的上边缘形成的切线与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通过形成防眩角,可以消除灯具投射出来的绝大部分杂散光,大幅度地降低灯具的眩光;还可以使灯具形成的光斑更加均匀柔和,从而为灯具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质量的光环境;进一步地还可以将部分非配光方向的光线重新配置至需求方向上,由此形成的防眩角能够大幅度地改善灯具直接光对人眼造成的视觉感受。防眩角的角度可视应用场所而定,并且与灯具的配光角度相关,比如极窄角灯具可用较大的防眩角,宽角灯具可配合较小的防眩角。优选地,防眩角的常用范围为15°~45°。防眩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优选地,反光件为反射率高的反光纸或反光片等。反光纸可采用纳米反光纸,以达到最好的反射效果。因此,本技术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的光源射出的部分光线经透镜主体折射后射出,或者经透镜主体折射后、再经反光件反射、最后再经透镜主体的镜面膜反射后射出。本技术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经过多次反射与折射,形成的光路复杂,使灯具形成的光斑更加均匀柔和,从而为灯具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质量的光环境。防眩筒体的轴线与防眩板的圆心重叠,防眩筒体与防眩板通过多个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防眩组件还包括圆形的固定架,固定架与反光杯相连接,从而实现防眩组件与反光杯的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眩组件,如图4所示,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防眩筒体形成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定义防眩筒体远离光源的一侧形成为上边缘,防眩筒体靠近光源的一侧形成为下边缘。防眩板形成为圆形簿板,。定义防眩板的外圆周为外边缘。防眩板的外边缘和防眩筒体的上边缘形成的切线与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本技术的防眩组件可用于照明灯具,通过形成防眩角,可以消除灯具投射出来的绝大部分杂散光,大幅度地降低灯具的眩光;还可以使灯具形成的光斑更加均匀柔和,从而为灯具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质量的光环境;进一步地还可以将部分非配光方向的光线重新配置至需求方向上,由此形成的防眩角能够大幅度地改善灯具直接光对人眼造成的视觉感受。防眩角的角度可视应用场所而定,并且与灯具的配光角度相关,比如极窄角灯具可用较大的防眩角,宽角灯具可配合较小的防眩角。优选地,防眩角的常用范围为15°~45°。防眩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优选地,反光件为反射率高的反光纸或反光片等。反光纸可采用纳米反光纸,以达到最好的反射效果。因此,本技术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的光源射出的部分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再经反光件反射,最后再经反光杯折射后射出。利用本技术的防眩组件的照明灯具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与折射,形成的光路复杂,能够使灯具形成的光斑更加均匀柔和,从而为灯具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质量的光环境。防眩筒体的轴线与防眩板的圆心重叠,防眩筒体与防眩板通过多个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防眩组件还包括圆形的固定架,固定架与反光杯相连接,从而实现防眩组件与反光杯的连接。防眩组件采用耐高温塑料制成,射到防眩组件的杂散光能够被直接吸收,从而进一步地确保防眩组件对光线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和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光源前侧;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射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还包括防眩组件;所述防眩组件设置于所述透镜前侧;所述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所述防眩板的外边缘和所述防眩筒体的上边缘形成的切线与所述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所述防眩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和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光源前侧;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射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还包括防眩组件;所述防眩组件设置于所述透镜前侧;所述防眩组件包括防眩筒体和防眩板;所述防眩板的外边缘和所述防眩筒体的上边缘形成的切线与所述防眩筒体的下边缘所在平面形成一防眩角;所述防眩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反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筒体形成上下开口的圆筒状;所述防眩板形成为圆形簿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角的角度为1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形成为圆锥状的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形成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灯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松庄均伟艾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