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亮专利>正文

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756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及装有该鞋底的鞋,所述鞋底包括上层、中层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所述上层为透气层;所述中层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所述下层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相邻所述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穿过所述凹槽裸露于所述中层与所述上层之间;一种鞋,包括所述的鞋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鞋底结构简单,鞋底柔软、高弹性且具有减震和换气功能,其突出特点在前脚掌部,在脚掌用力踩踏时,下层的棱会给脚掌一个反弹力,使得穿着者走路更轻便;在脚掌间断踩踏鞋底的过程中,棱会自然的呈现倾斜和反弹两种反复交替的状态,所有的棱像是一把扇子在扇动,通过上层的通气孔,将鞋内的气流进行了换气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
技术介绍
鞋,穿在脚上,其基本作用不外乎是保暖及保护双脚,一双舒适且美观的鞋子是我们对鞋子的普遍需求,鞋子舒适与否主要在鞋底的柔软度和是否具有换气功能。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了各种各样的具有呼吸换气功能的鞋子,它们都是在鞋底内镶设有呼吸换气机构,使鞋子具有呼吸换气功能,然而,这种结构的呼吸换气鞋子,其大多都是采用气囊结构实现其换气功能,气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其结构相对较复杂,为此,人们一直探究一种以新型结构取代气囊结构的换气鞋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其结构简单,鞋底柔软、高弹性、减震且具有换气功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层、中层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所述上层为透气层,所述上层的前脚掌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中层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所述下层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相邻所述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穿过所述凹槽裸露于所述中层与所述上层之间。凸起的棱沿脚掌宽度的方向设置,若从脚掌向脚心的方向设置起不到很好的换气的效果;本技术的鞋底的前脚掌部为透气且高弹的,除前脚掌外的部分则只是较柔软而已,其突出特点在前脚掌部,中层的凹槽为了将上层的棱裸露于中层之上,且相邻的棱之间留有间隙,在脚掌用力踩踏时,下层的棱会给脚掌一个反弹力,使得穿着者走路更轻便;在脚掌间断踩踏鞋底的过程中,棱会自然的呈现压下和弹起反复交替的状态,所有的棱像是一把扇子在扇动,通过上层的通气孔,将鞋内的气流进行了换气处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的两端与所述凹槽的边缘相抵接。本技术的鞋底完全根据脚型设计,中层起到铺垫的作用,棱与凹槽边缘的连接是为了确保棱与凹槽之间没有空隙,防止脚底不平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与所述中层通过粘胶进行粘合固定连接,所述上层与所述中层为可拆卸连接。上层与脚掌直接接触,易磨损,可拆卸的设计为了方便随时更换上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的竖直高度比所述凹槽的高度高0.l_5mm。确保前脚掌通过上层与棱接触,更加舒适,弹性更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面积是前脚掌面积的1/2以上;所述鞋底设有16条所述棱。根据人体脚型做出的设计,确保鞋底的高弹性和前脚掌的舒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的顶部的宽度均为0.5-5mm,所述棱的下端均固定,所述棱的顶部均向脚跟部倾斜,所述棱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85°C。棱的厚度和角度非常关键,这样的设计更加舒适、合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层为纸板层,所述上层为皮革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的厚度为0.1-2_。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为柔性橡胶层。一种鞋,其包括所述的鞋底。本申请所有文件中出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概念以图1所示鞋的上下左右为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鞋底结构简单,鞋底柔软、高弹性且具有换气及减震的功能,其突出特点在前脚掌部,中层的凹槽为了将上层的棱裸露于中层之上,且相邻的棱之间留有间隙,在脚掌用力踩踏时,下层的棱会给脚掌一个反弹力,使得穿着者走路更轻便;在脚掌间断踩踏鞋底的过程中,棱会自然的呈现倾斜和反弹两种反复交替的状态,所有的棱像是一把扇子在扇动,通过上层的通气孔,将鞋内的气流进行了换气处理;本技术的鞋底完全根据脚型设计,上层与脚掌直接接触采用皮革制成,更加舒适,且上层易磨损,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随时更换;中层起到铺垫的作用,棱与凹槽边缘连接,确保棱与凹槽之间没有空隙,防止上层前脚掌部的边缘部分与下层(除棱外)和中层均直接接触导致的脚底不平稳;根据人体脚型做出的设计,棱的厚度和角度非常关键,确保鞋底的高弹性和前脚掌的舒适、合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底;11、上层;111、透气孔;12、中层;121、槽体;13、下层;131、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底I,所述鞋底I包括上层11、中层12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13,所述上层11为透气层,所述上层11的前脚掌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11;所述中层12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121;所述下层13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131,相邻所述棱13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131穿过所述凹槽121裸露于所述中层12与所述上层11之间。一种鞋,其包括所述的鞋底I,还包括鞋面2。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棱131与所述凹槽121的边缘相连接。所述下层13与所述中层12通过粘胶进行粘合固定连接,所述上层11与所述中层1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棱131的竖直高度比所述凹槽121的高度高0.l-5mm。所述凹槽121的面积是前脚掌面积的1/2以上;所述鞋底I设有16条所述棱131。所述棱131的顶部的宽度均为0.5-5mm,所述棱的下端均固定,所述棱131的顶部均向脚跟部倾斜,所述棱1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85°C。所述中层12为纸板层;所述上层11为皮革层,其厚度为0.l-2mm。所述下层13为柔性橡胶层。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上层、中层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所述上层为透气层,所述上层的前脚掌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中层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所述下层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相邻所述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穿过所述凹槽裸露于所述中层与所述上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的两端与所述凹槽的边缘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与所述中层通过粘胶进行粘合固定连接,所述上层与所述中层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的竖直高度比所述凹槽的高度高0.1-5mm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面积是前脚掌面积的1/2以上;所述鞋底设有16条所述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的顶部的宽度均为0.5-5mm,所述棱的下端均固定,所述棱的顶部均向脚跟部倾斜,所述棱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85°C。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为纸板层,所述上层为皮革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厚度为0.l-2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为柔性橡胶层。10.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及装有该鞋底的鞋,所述鞋底包括上层、中层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所述上层为透气层;所述中层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所述下层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相邻所述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穿过所述凹槽裸露于所述中层与所述上层之间;一种鞋,包括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上层、中层和与地面接触的下层,所述上层为透气层,所述上层的前脚掌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中层的前脚掌部的中间开设有槽体;所述下层的前脚掌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横向的凸起的棱,相邻所述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棱穿过所述凹槽裸露于所述中层与所述上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