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核聚变发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0513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核聚变发生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预先设置内层含有热核材料的腔体,并且所述腔体上开有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激光通过所述激光注入孔向所述腔体注入,并烧蚀所述腔体的内层热核材料,产生向所述腔体中心膨胀的冕区等离子体;所述冕区等离子体在所述腔体中心汇聚,并将等离子体动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内能,形成高温高密的汇聚等离子体;所述汇聚等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点火热斑的温度,实现稳定的高的聚变产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核聚变能源领域,特别是一种热核聚变发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核聚变(nuclearfus1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D)或氚(T),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克服相互之间的库伦斥力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即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不同于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热核聚变能源是一种非常有前景且被广泛关注的能源解决方案。与传统能源相比,聚变能的来源可以为海水中的重氢D,因此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且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此外,核聚变能源又是洁净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颗粒;并且与核裂变相比,其不存在裂变反应堆中的临界事故的危险以及核废料的处理等问题。但获得热核聚变能源首先要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可控热核聚变,其中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是重要的氘氚(DT)燃料可控核聚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激光驱动聚变研究中最主要也最成熟的技术路线是中心点火,采用的驱动方式是激光间接驱动或者直接驱动。中心点火技术路径是利用激光或者X光(可由激光烧蚀金(Au)材料黑腔产生)烧蚀含DT热核材料的靶丸外层,靶丸外层物质受热后向外膨胀并喷射,向外喷射物质产生向内的反作用力,向内推动球形靶丸运动,利用向内球形压缩的内爆效果,使靶丸中心的DT核燃料达到高密度(约lOOg/cm3)、高温(约4keV)的点火状态,我们称靶丸中心的高密高温核燃料区域为热斑。聚变核燃料初始温度很低(约20K),主要靠内爆压缩做功提高核燃料的密度和温度。热斑开始聚变燃烧之后,再一点点把周围的相对低温的DT燃料加热燃烧,最终实现较高能量输出的整体热核聚变。上述中心点火中,利用的是热波烧蚀反作用力的火箭效应,点火热斑所获得的能量占输入激光能量的比例较低,小于I %。另外,要使DT燃料中心的热斑达到高温高密的点火状态,需要对靶丸进行高度压缩,压缩比(靶丸初始半径与压缩后的半径之比)高达?30。在如此高的压缩比下,中心点火方式对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要求非常精密甚至苛刻:要达到比较均匀的球形压缩以产生可点火的热斑,对驱动靶丸内爆的激光或者X光的强度均匀性要求小于I % ;内爆中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会高度发展,带来靶丸外层低温物质混合入高温的点火热斑等问题,这就要求靶丸的各个球形界面非常光滑,通常要求各界面的不光滑度小于100纳米(nm)。为实现DT主燃料层在以上多个因素的制约下,点火热斑的温度提高是一个瓶颈问题,实验室条件下的中心点火聚变实现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核聚变发生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核聚变发生系统,用以提高点火热斑的温度,实现稳定的高的聚变产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热核聚变发生方法,预先设置内层含有热核材料的腔体,并且所述腔体上开有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该方法包括:激光通过所述激光注入孔向所述腔体注入,并烧蚀所述腔体的内层热核材料,产生向所述腔体中心膨胀的冕区等离子体;所述冕区等离子体在所述腔体中心汇聚,并将等离子体动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内能,形成高温高密的汇聚等离子体;所述汇聚等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热核聚变发生系统,包括:一腔体和一激光发射装置;其中,所述腔体的内层包含热核材料,且所述腔体上开有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激光注入孔向所述腔体注入激光,以烧蚀所述腔体的内层热核材料,产生向所述腔体中心膨胀的冕区等离子体,且所述冕区等离子体在所述腔体中心汇聚,将等离子体动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内能,形成高温高密的汇聚等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激光直接加热腔体内层的热核材料,并使得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腔体内高速汇聚,将会提高激光-聚变热斑的能量效率,生成高温高压的汇聚等离子体,进而产生核聚变释放能量,实现了稳定的高的聚变产出。该过程由于不涉及高收缩比情况下对各种非理想因素的高敏感度,因此具有很高的皮实性(robustness)。另外,本方案的激光耦合效率较高,当高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在中心汇聚时,将等离子体的动能首先转化为离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内能,使得汇聚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较高(约lOkeV),同时汇聚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与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相脱离,离子温度高于电子温度,降低了汇聚等离子体通过电子轫致辐射和电子热传导机制损失能量的速率。因此,是实现高通量中子源乃至聚变能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热核聚变发生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热核聚变发生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热核聚变发生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设置内层含有热核材料的腔体,并且所述腔体上开有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本实施例中,内层含有热核材料的腔体可以为内壁衬有一层热核材料(例如,该层热核材料的厚度可约为100微米(μπι))的金属腔体,或者也可以为由热核材料制成的壳体稍厚(例如,该壳体厚度可以为数百微米)的腔体。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形状可以为球形或近似球形的近球形,以便于使烧蚀热核材料后产生的等离子向中心高速汇聚。本实施例中,热核材料可以包括下述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氘、氚、锂-6、氦-3等。以包含氘氚的情况为例,其热核材料的形态例如可以为:冷冻氘氚(DT),碳化DT,低密度泡沫材料内含液态DT等等。此外,腔体上所开的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可以为在所述腔体上对称性的均匀分布的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其中,激光注入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I个、2个、3个,……,12个等。下面给出两个关于激光注入孔的数量的例子。第一个例子,设置4个激光注入孔,其可对应腔体一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的位置进行设置。第二个例子,设置6个激光注入孔,其可对应腔体一内接正六面体的面中心的位置进行设置。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热核材料面积与激光注入孔的数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确定激光注入孔的数量。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几个例子中,可根据含热核材料的球形腔体的不同半径,在所述腔体上设置2?12个激光注入孔。步骤102,激光通过所述激光注入孔向所述腔体注入,并烧蚀所述腔体的内层热核材料,产生向所述腔体中心膨胀的冕区等离子体。在聚变点火的劳逊(Lawson)判据中,核燃料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Ti)是一个关键参量。因为聚变DT的平均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热核聚变发生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核聚变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内层含有热核材料的腔体,并且所述腔体上开有至少一个激光注入孔;该方法包括:激光通过所述激光注入孔向所述腔体注入,并烧蚀所述腔体的内层热核材料,产生向所述腔体中心膨胀的冕区等离子体;所述冕区等离子体在所述腔体中心汇聚,并将等离子体动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内能,形成高温高密的汇聚等离子体;所述汇聚等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任国利蓝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