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品种赤星病抗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0227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品种赤星病抗性的方法。所述鉴定方法包括取样、接种及鉴定工序。对于苗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对于成熟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正数的第10~14片烟叶。在待鉴定烟叶样本上接种赤星病菌菌丝块后,将接种的烟叶样本置于带保湿材料的培养容器中,在接种后的第5天和第7天分别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所述的烟草赤星病鉴定方法简便易操作,鉴定速度快,耗时短,无污染,不受栽培条件及天气变化的影响,不但能用于苗期样本的鉴定,也适用于大田成熟期样本的鉴定,鉴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现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论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抗病性鉴定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烟草赤星病是我国烟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在烟叶近成熟时开始发生,在烟株打顶后,随着叶片的成熟,烟草赤星病从烟株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逐步发展。烟草赤星病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以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发生为害较重,一般烟田发病率为5?10%,重病田可达20%甚至50%以上。近年来,由于受气候、施肥条件、栽培品种等条件变化的影响,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优质烟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也使得选育抗赤星病的烟草品种显得意义尤为重大。现有的抗病鉴定方法主要采取田间鉴定,受环境气候、施肥条件、栽培品种等条件变化影响大,年份间的结果差异大。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赤星病抗性的方法,加快育种进程,降低选育成本,提高烟草赤星病的综合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品种赤星病抗性的方法包括取样、接种及鉴定工序,具体包括: A、取样:对于苗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对于成熟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正数的第10?14片烟叶; B、接种:在待鉴定烟叶样本上接种赤星病菌菌丝块后,将接种的烟叶样本置于带保湿材料的培养容器中; C、鉴定:待鉴定烟叶样本在接种后的第5天和第7天分别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本专利技术所述鉴定方法克服了田间人工接种造成的大田污染及由于田间气候条件多变造成的鉴定结果波动大,重现性差的技术缺陷,降低了试验难度及鉴定成本。所优选的PDA平板培养基,价格便宜,菌丝产量大,扩繁效果好,辅以适宜的培养条件,明显地缩短了赤星病菌丝块的产孢周期,加快了鉴定速度。由于采用赤星病菌丝块接种,不但对待鉴定烟叶的侵染强度有较明显的改善,感病性更强,出现病斑的时间一致,较现有的菌悬液接种法稳定性更为优异,提高了鉴定、监测的效率,而且接种位点清楚,观察和量取病斑直径更加准确可靠。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鉴定方法选用不同生育期的烟叶作为鉴定样本,通过对不同生育期烟叶的感病性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综合评价待鉴定烟草品种对赤星病的抗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烟草赤星病鉴定方法简便易操作,鉴定速度快,耗时短,无污染,不但能用于苗期样本的鉴定,同时也适用于大田成熟期样本的鉴定,鉴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现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论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苗期样本对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鉴定结果; 图2为实施例2中成熟期样本对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鉴定结果; 图3为实施例3中成熟期样本对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鉴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品种赤星病抗性的方法包括取样、接种及鉴定工序,具体包括: 所述的取样工序是指:对于苗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对于成熟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正数的第10?14片烟叶; 所述的接种工序是指:在待鉴定烟叶样本上接种赤星病菌菌丝块后,将接种的烟叶样本置于带保湿材料的培养容器中; 所述的鉴定工序是指:待鉴定烟叶样本在接种后的第5天和第7天分别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取样工序所述的苗期鉴定样本是指在烟草种子萌发后的第45?55天,所择取的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所述的成熟期鉴定样本是指在烟草中心花开后打顶,并在打顶后的第10天,所择取的烟株由下往上正数的第10片烟叶。取样工序所述的鉴定样本为净叶黄、NC95加上K326或CV87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取样工序所述的鉴定样本的长度需修剪至12?14cm,数量需?6片。接种工序所述的接种是指在每片烟叶样本主脉的两边,侧脉之间,接种6-8个点。所述的赤星病菌菌丝块是指在PDA平板培养基上于28°C生长6?8天后的菌丝块,直径2.5?3.5cm0接种工序所述的保湿材料是指被超纯水浸湿且无水滴出的滤纸。鉴定工序所述的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是指每次试验均以净叶黄作为抗病对照,以NC95作为感病对照,对待鉴定的烟草品种的烟叶病斑直径测量后进行方差分析,与净叶黄差异不显著的烟草品种其叶片抗病性为抗病等级,与NC95差异不显著的烟草品种其叶片抗病性为感病等级,介于净叶黄和NC95之间的烟草品种其叶片抗病性为中抗或中感等级。实施例1 一一苗期样本对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鉴定鉴定样本:净叶黄、NC95、K326、CV87。在烟草种子萌发后的第55天,分别择取上述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各6片,洗净,消毒后,修剪至13cm长备用。将在TOA平板培养基上于28°C已生长7天的菌丝块上截取直径3cm的接种块,在每片烟叶样本主脉的两边,侧脉之间,各接种7个点。再将已接种的烟叶样本置于垫有waterman滤纸的培养皿中,在25°C,100%湿度,光照10000LUX的条件下培养。滤纸中已加入4ml超纯水,使滤纸湿透,又不致于滴水。待鉴定烟叶样本在接种后的第5天和第7天分别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NC95很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烟草品种赤星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接种及鉴定工序,具体包括:A、取样:对于苗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倒数的第2片烟叶;对于成熟期鉴定样本,需择取烟株由下往上正数的第10~14片烟叶;B、接种:在待鉴定烟叶样本上接种赤星病菌菌丝块后,将接种的烟叶样本置于带保湿材料的培养容器中;C、鉴定:待鉴定烟叶样本在接种后的第5天和第7天分别量取病斑直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鉴定样本的抗病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敏焦芳婵李梅云吴兴富方敦煌张谊寒李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