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452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包括PLC控制器、机架、可升降灭菌车、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轮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多组传送带并列构成玻璃瓶输送带,其宽度与灭菌车进瓶侧宽度相同,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护栏,增设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挡板,其中推瓶机构横跨输送带且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举瓶机构邻接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的尽头,挡板对准输送带固定在机架上,且紧邻举瓶机构远离输送带侧,翻板机构搭接于挡板顶端与灭菌车之间,灭菌车进瓶侧对准输送带,PLC控制器分别接电机、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可升降灭菌车的控制端。本装置采取机械、气动、PLC控制器全方位控制来实现自动化运转,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属于制药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瓶大输液在灌装封盖完毕后需要将其装入灭菌车推入灭菌柜内进行灭菌。目前大多数药厂采用人工来完成上瓶的过程,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也相当大。早期出现的自动推瓶机为单推和双推式推瓶机,推瓶方式为通过单排或双排的输送带,通过计数开关,将指定数量的玻璃瓶输送至推瓶位置,然后用气缸推入灭菌车。这种推瓶方式需要逐瓶计数,效率比较低。随着玻璃瓶大输液生产线生产速度的提高,单推和双推式推瓶机以不能满足生产速度的要求。通过自行研制、自主开发,改变了先前推瓶机的推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合理、效率高的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PLC控制器、机架、可升降灭菌车、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轮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多组传送带并列构成玻璃瓶输送带,其宽度与灭菌车进瓶侧宽度相同,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护栏,增设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挡板,其中推瓶机构横跨输送带且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举瓶机构邻接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的尽头,挡板对准输送带固定在机架上,且紧邻举瓶机构远离输送带侧,翻板机构搭接于挡板顶端与灭菌车之间,灭菌车进瓶侧对准输送带,PLC控制器分别接电机、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可升降灭菌车的控制端。所述的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推瓶机构包括安装输送带上方推瓶支架、水平安装在推瓶支架上的推瓶气缸和固定在活塞杆端部的推板,其中推板与输送带等宽,PLC控制器接推瓶气缸的控制端。所述的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举瓶机构包括举瓶气缸和水平固定于活塞杆端部的举瓶板,举瓶板与输送带等宽,在举瓶气缸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紧邻并与输送带位于同一平面,PLC控制器接举瓶气缸的控制端。所述的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灭菌车设有多层放置玻璃瓶的隔板,灭菌车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PLC控制器接升降装置的控制端。所述的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翻板机构包括翻板和翻板气缸,其中翻板气缸固定在挡板远离输送带侧,翻板与输送带同宽,其一端与挡板的顶端铰接,其底部与翻板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翻板气缸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翻板水平搭接于挡板顶端与灭菌车的水平隔板之间,PLC控制器接翻板气缸的控制端。其工作原理为(1)打开电机,传动轮开始转动,带动传送带开始输送,玻璃瓶被传送带输送至举瓶板上,并在挡板前形成错排排列;(2)举瓶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举瓶板将玻璃瓶举致推瓶位置,同时翻板气缸活塞杆收回,带动翻板翻至水平位置,升降机构将灭菌车升降至装瓶层与翻板高度平齐,翻板搭接于挡板顶端与灭菌车的水平隔板之间。(3)推瓶气缸活塞杆伸出,推板将举瓶板上的玻璃瓶推入灭菌车内;然后推瓶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收回;翻板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翻板翻起,同时举瓶气缸活塞杆收回,带动举瓶板回到原来高度,准备下一批玻璃瓶的举瓶、推瓶动作,直至将灭菌车整层推满后,升降机构将灭菌车升降至下一装瓶高度,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灭菌车装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与灭菌车进瓶侧宽度相同的由输送带、护栏、挡板构成的集瓶台,对大输液玻璃瓶进行积攒和排列,不需要再逐瓶计数来控制推瓶数量,利用举瓶气缸将前排排列好的同时举起至与挡板顶端齐平,升降机构将灭菌车升降至装瓶层与翻板高度平齐,翻板机构水平搭接在挡板与灭菌车的水平隔板之间,然后利用推瓶气缸将举升的多排玻璃瓶平滑推入灭菌车的水平隔板内。整套装置采取机械、气动、PLC控制器全方位控制来实现自动化运转,动作准确,运行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很好的解决了大输液生产中工作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与医药生产行业,是大输液生产线的最佳选用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处于推瓶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机架 2、传动轮 3、传送带 4、护栏 5、侧板 6、推瓶支架 7、推瓶气缸 8、推板 9、玻璃瓶 10、挡板 11、翻板 12、翻板气缸 13、举瓶板 14、举瓶气缸 15、升降机构 16、灭菌车 17、传动轴 18、电机 19、隔板 20、PLC控制器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方案做详细描述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机架1为框架结构,起到支撑整个设备的作用,多个传动轮2固定于传动轴17上,传动轴17的两端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由电机18驱动转动,多组传送带3并列构成玻璃瓶输送带,其宽度与灭菌车16进瓶侧宽度相同,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护栏4,护栏4固定于侧板5上,防止玻璃瓶9积攒范围;挡板10对准固定在机架1上,在挡板10与输送带的尽头之间设置举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举瓶气缸14和水平固定于活塞杆端部的举瓶板13,举瓶板13与输送带等宽,在举瓶气缸14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举瓶板13紧邻输送带并与输送带位于同一平面,另一端邻接挡板10,在举瓶气缸14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举瓶板13与挡板10的顶端齐平;推瓶支架6横跨输送带安装在两侧板5上,推瓶气缸7水平安装在推瓶支架6上,其靠近输送带尽头的气缸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与输送带等宽的推板8,推板8的底端与挡板10的顶端齐平;灭菌车16设有多层放置玻璃瓶的隔板19,进瓶侧对准输送带,其宽度不小于输送带,其底部设有升降装置15;翻板机构包括翻板11和翻板气缸12,其中翻板气缸12固定在挡板10远离输送带侧,翻板11与输送带同宽,其一端与挡板10的顶端铰接,其底部与翻板气缸12的活塞杆铰接,在翻板气缸12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翻板11水平搭接于挡板10顶端与灭菌车16的水平隔板19之间,当翻板气缸1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翻板11绕与挡板10顶端的铰接点转动,脱离灭菌车16的水平隔板19。PLC控制器分别接推瓶气缸7、举瓶气缸14、翻板气缸12和升降装置15的控制端,整套装置采取机械、气动、PLC控制器20全方位控制来实现自动化运转,动作准确,运行可靠。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装置处于推瓶状态,举瓶气缸14活塞杆伸出,带动举瓶板13将玻璃瓶9举至推瓶位置,同时翻板气缸12活塞杆收回,带动翻板11翻至水平位置,升降机构15将灭菌车16升降至装瓶层与翻板11高度平齐,翻板11搭接于挡板10顶端与灭菌车16的水平隔板19之间,推瓶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推板8将举瓶板13上的玻璃瓶9推入灭菌车16内的隔板19上。权利要求1.一种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包括PLC控制器(20)、机架(1)、可升降灭菌车(16)、电机(18)、安装在机架(1)上由电机(18)驱动的传动轮(2)和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多组传送带(3)并列构成玻璃瓶输送带,其宽度与灭菌车(16)进瓶侧宽度相同,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护栏(4),增设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挡板,其中推瓶机构横跨输送带且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举瓶机构邻接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的尽头,挡板(10)对准输送带固定在机架(1)上,且紧邻举瓶机构远离输送带侧,翻板机构搭接于挡板(10)顶端与灭菌车之间,灭菌车(16)进瓶侧对准输送带,PLC控制器(20)分别接电机(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举推式玻璃瓶大输液自动推瓶机,包括PLC控制器(20)、机架(1)、可升降灭菌车(16)、电机(18)、安装在机架(1)上由电机(18)驱动的传动轮(2)和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多组传送带(3)并列构成玻璃瓶输送带,其宽度与灭菌车(16)进瓶侧宽度相同,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护栏(4),增设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挡板,其中推瓶机构横跨输送带且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举瓶机构邻接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的尽头,挡板(10)对准输送带固定在机架(1)上,且紧邻举瓶机构远离输送带侧,翻板机构搭接于挡板(10)顶端与灭菌车之间,灭菌车(16)进瓶侧对准输送带,PLC控制器(20)分别接电机(18)、推瓶机构、举瓶机构、翻板机构和可升降灭菌车(16)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辉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