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888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液压升降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模拟实验架子上设置有滑道,滚轮在滑道上滚动,滚轮与绞车上的滚筒采用钢丝绳连接,乳化液泵站为液压升降支架提供油路,并驱动液压升降支架的升降,中央控制台分别连接所述乳化液泵站和绞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液压升降支架底部安装有滚轮以减小移架摩擦力,易于移架;拟实验架子底部开有滑道,为液压升降支架滑轮移动提供通道,钢丝绳一端与液压升降支架底部滑轮相连,另一端与绞车滚筒相连为液压升降支架移动提供动力;对模拟过程中液压升降支架立柱阻力和位移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存储;中央控制台控制绞车开启实现液压升降支架自动移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具体为用于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自动升降及移架和配套监测系统的三维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属于矿山模拟实验

技术介绍
相似模拟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不仅可以严格控制实验对象的主要参数而不受外界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做到结果准确;而且,相似模拟实验有利于在复杂的实验过程中突出主要矛盾,便于把握、发现现象的内在联系;其由于模型与原型相比,尺寸一般都是按比例缩小的。故制造加工方便,节省资金、人力和时间;此外,相似模拟实验还能预测尚未建造出来的实物对象或根本不能直接研究的实物对象的性能;当其它各种分析方法不可能采用时,相似模拟实验就成了现象相似性问题唯一的和更为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相似理论和模型实验方法已用于矿业工程领域,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的三维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I)液压升降支架未参与到相似模拟的采场控制中,而液压升降支架是最重要的采场控制支护设备;(2)液压支架模型自动化移架的控制尚未实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相似模拟实验,必须对现有的相似模拟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其包括模拟实验架子、乳化液栗站、中央控制台、液压升降支架和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模拟实验架子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滚轮在所述滑道上滚动,所述滚轮与所述绞车上的滚筒采用钢丝绳连接,所述乳化液栗站为所述液压升降支架提供油路,并驱动所述液压升降支架的升降,所述中央控制台分别连接所述乳化液栗站和绞车,所述中央控制台分别控制所述乳化液栗站和绞车的动作。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液压升降支架包括顶梁、液压立柱、下支撑座、滚轮、液压杆、滚轮支架、铰接杆一、铰接支座和铰接杆二,其中,所述的顶梁的一端与所述铰接支座的一端采用销轴可转动铰接设置,所述顶梁还与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可转动铰接设置,所述铰接支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杆二的上端可转动铰接设置,所述铰接杆二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座的一端可转动铰接设置,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还可转动铰接设置有所述铰接杆一,所述液压立柱可转动铰接设置在所述下支撑座上,且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液压立柱内,由液压驱动使得所述液压杆在所述液压立柱内升降,通过液压杆的升降驱动所述顶梁的升降运动,所述下支撑座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滚轮支架,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模拟实验架子包括上支撑架、两个竖直支撑架、下支撑架、底部滑道、支座和顶部加压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支撑架的两端分别支撑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支撑架上,两个所述竖直支撑架分别支撑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架的两端,且上支撑架、两个竖直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一体成型设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下支撑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底部滑道,液压支架的滚轮在所述底部滑道上配合滚动,所述上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所述顶部加压装置,所述下支撑架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该实验架的所述支座,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三个长方形槽孔,所述竖直支撑架与所述支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竖直支撑架上竖直阵列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支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加强板筋,其中,所述顶部加压装置采用气囊加载装置。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的轮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铰接支座的侧面上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可转动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板上,所述下支撑座上设置有铰接耳一和铰接耳二,所述铰接耳一和铰接耳二为弧形结构,且所述铰接杆二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耳一上,所述铰接杆一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耳二上,且铰接耳二的高度大于所述铰接耳一的高度,所述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均为各自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液压立柱和液压杆也为各自平行设置的两个。进一步,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支撑架、绞车支撑台、套管一、套管二、套管三和套管四,其中,所述乳化液栗站和中央控制台支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绞车固定设置在所述绞车支撑台上,所述乳化液栗站与所述液压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套管一和套管二,所述套管一内设置有液压升降支架的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套管二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其中,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液压升降架内的压力和位移,所述中央控制台与所述绞车之间设置有套管三,所述套管三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台控制绞车的线路,所述中央控制台与所述乳化液栗站之间设置有套管四,所述套管四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台控制乳化液栗站的线路和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线。进一步,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乳化液栗站上,且所述中央控制台上至少设置有开启按钮、关闭按钮、栗站控制按钮、绞车按钮和水箱按钮,在所述中央控制台内设置有数据自动储存的存储卡。进一步,作为优选,在每个液压升降支架的液压立柱内外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将压力、位移信号传到中央控制台,在中央控制台内有数据自动储存的存储卡,实验完毕可将存储卡取出在电脑上读取分析。进一步,作为优选,该自动控制模拟实验装置通过所述模拟实验架子固定在地面的设备平台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矿山三维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模拟实验架子底部铺设煤层,依次铺设各岩层,当相似模拟中的煤岩层铺设完成后,开挖部分煤层作为开切眼,之后安设液压升降支架,液压升降支架的底部滚轮部位连接绞车钢丝绳,并将中央控制台与乳化液栗站、绞车及监测系统线路接通,系统安设完毕后,由中央控制台发出电信号控制乳化液栗站开启,并打开进液管道控制液压升降支架升架,在模拟过程中压力、位移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转存在中央控制台,液压升降支架岩层模型系统稳定之后,中央控制台控制乳化液栗站通过打开回液管路管路实现液压升降支架的降架;之后按照一个移架步距开挖煤层,由中央控制台控制绞车开启,绞车带动滚筒牵引钢丝绳,降架后的液压升降支架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依靠液压升降支架底端的滚轮通过模拟实验架子底部的滑道实现移架,之后再升架,以此类推完成相似模拟实验的逐步开挖过程,研究液压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和煤层顶板岩层的移动规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液压升降支架底部安装有滚轮以减小移架摩擦力,易于移架;(2)模拟实验架子底部开有滑道,为液压升降支架滑轮移动提供通道;(3)钢丝绳一端与液压升降支架底部滑轮相连,另一端与绞车滚筒相连为液压升降支架移动提供动力;(4)中央控制台控制栗站实现液压升降支架自动升降架;(5)对模拟过程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CN105571886.html" title="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及自动监测控制相似模拟实验架子,其包括模拟实验架子、乳化液泵站、中央控制台、液压升降支架和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模拟实验架子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滚轮在所述滑道上滚动,所述滚轮与所述绞车上的滚筒采用钢丝绳连接,所述乳化液泵站为所述液压升降支架提供油路,并驱动所述液压升降支架的升降,所述中央控制台分别连接所述乳化液泵站和绞车,所述中央控制台分别控制所述乳化液泵站和绞车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李化敏蒋东杰张群磊李回贵冯军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