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856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其是在最低气温≥2℃的冬季保护地里,选用抗寒、冬季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又丰产的优良有机西葫芦杂交一代品种,进行纯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净化土壤,轮作倒茬,整个生长季只施用有机肥,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不用激素刺激坐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明确了西葫芦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开花结果的具体规律和极限(最低气温≥2℃),解决了冬季有机瓜(西葫芦)生产的难题,不使用激素刺激坐果,全种植过程只用本田园内纯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本方法简便,不增加生产成本,易于操作和推广,通过冬季保护地生产出真正的西葫芦有机食品瓜,产量与常规种植方法相近,却有效保证了有机食品瓜的品质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蔬菜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冬季保护地里西葫芦种植较为普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种植形式多样。北方多采用日光温室,华中多为单膜大、中冷棚,南方使用小拱棚。目前普遍采用常规的生产方式,重茬连作,使用农药和化肥,坐果期使用激素刺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逐渐意识到有机食品有利于健康。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土地三年内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设置缓冲区;不能使用转基因种子或其它对身体有害的添加剂。此外,不能引进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不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进行栽培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我国寒冷的冬季,在低温条件下提供一种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其是在最低气温≥2℃的冬季保护地里,选用抗寒、冬季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又丰产的优良有机西葫芦杂交一代品种,进行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净化土壤(例如深翻耕作土层30-35cm深),轮作倒茬,整个生长季只施用有机肥,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不用激素刺激坐果。其中,所述冬季保护地三年内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或种植过转基因作物。所述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人畜、家禽粪便,或沼肥。前述的方法,种植前进行45℃以上高温闷棚,杀灭病菌和害虫,<br>并用60目隔虫纱网防护,减少病虫危害。优选采用生物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防治病虫害。例如,防治蚜虫使用辣椒水或曼陀罗浸泡液;防治粉虱使用黄粘板;防治白粉病的初期,向植株地上部分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优选0.2%)的碳酸氢钠溶液,3天一次,连喷5-6次。专利技术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西葫芦在冬季低温寡照环境条件下的开花坐果规律:在正常的温度、光照环境条件下,西葫芦的雌雄花是在每天凌晨黎明之前半小时到1小时同步开始开放。开放过程中雄花花药出粉,抹到生有粘液的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即可坐瓜、长大。但在低温短日照季节和温低寡照的情况下,规律会有一些变化。早春、后秋和整个冬季,在适宜环境条件(气温>8℃,对应10cm地温>13℃)下分化、发育的正常雌、雄花,当生产地里凌晨最低气温>8℃时,早晨开花正常,雄粉充足,抹之正常结瓜且能产耔;6-8℃(对应地温11-13℃)时,开花时间会有所延迟(例如由初夏早晨的4点变成了冬季的上午7点),雄粉正常,只是授配后只能作商品嫩瓜,再无产籽能力;2-5℃(对应地温8-10℃)时,不耐寒品种会先后出现雌、雄花不能开放的状态,而耐寒品种虽可继续雌、雄花开放,但开放时刻更迟。正常授粉操作时(例如冬季上午8点钟左右),雌花一般可大部分开放,黄熟的雄花朵则开或不开放,即使花冠裂开的也无粉。随着白天或第二天气温的逐渐升高,雄花冠裂开或开展后,雄粉才出现,可以授粉。根据实践经验,雄粉上午不出下午出,当天不出则次日出。两天之内有效,用其抹当天或昨天开放雌花的柱头,可照常结瓜、长大。如果两天不开则冠蔫花萎。可完全避免使用激素刺激,生产出真正的有机食品瓜。另外还发现,雌、雄花能否正常开放除主要与温度有关外,还与光照有关,连续晴天中的低温2℃和连续阴天中的低温5℃,其反应很可能是近似的。北方冬季的日光温室,最低气温可普遍保持在2℃以上。凌晨最低气温较长时间处于2-8℃,虽能授粉结瓜,但易引起以后的瓜株“花打顶”,缩短结瓜期。安全的最低气温指标是>8℃,与其相对应的地温为>13℃。本专利技术严格选择品种:要求选择耐寒耐弱光、生长健壮、高抗白粉病灰霉病和茎腐病、结瓜多、条色好的优秀杂交一代有机西葫芦品种(非转基因品种)。本方法只施有机肥不施化肥:一次性施足有机底肥,不用化肥。有机底肥要用充分腐熟的人畜、家禽粪便(例如鸡粪或猪粪),每亩6-8方,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适量沼肥。本专利技术采用土壤净化、轮作倒茬,并深翻:种植地3年内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违禁物,未种植过瓜类和转基因作物。深翻耕作土层30-35cm(优选33cm)深,以使西葫芦植株多生根、深扎根,广吸肥水。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温闷棚杀菌:栽培前选择时机进行45℃以上高温闷棚,杀灭病菌和部分害虫。本专利技术采用防虫纱网保护,尽量减少减轻病虫害:育苗和整个生长期,种植设施的关键部位(如日室和冷大、中棚的放风处)或全部(如小拱棚)用60目的防虫纱网防护并盖严,隔离蚜虫、粉虱、潜叶蝇等的侵害,也就有效防除了病毒病等,减少了打药防治。本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用生物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防治偶发的病虫害:冬季病虫害本来就较少,再采用高温闷棚、苛选优良高抗病品种和始终加盖防虫纱网三项措施后,加之栽后注意放风排湿,西葫芦冬季的主要病虫害可基本防除。万一偶有发生,再辅之以生物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防治。如治蚜虫可用辣椒水、曼陀罗浸泡液等涂抹和喷撒,治粉虱可用黄粘板。治白粉病的措施有:①勤检查,早发现,摘病重病叶(从子叶开始)。②病初,喷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0.3%(优选0.2%)的碳酸氢钠溶液,3天一次,连喷5-6次,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在其分解后增加室内CO2含量,利于光合作用。本专利技术始终采用本田园内纯天然雄花粉授配瓜。一朵中等花粉量的雄花可抹授3-4朵雌花,花粉量多的一朵雄花可授抹7-8朵,即柱头上只要粘有少量的花粉粒即可。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是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进行,与外界环境隔离,实际上起到了设置缓冲区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首次明确了西葫芦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开花结果的具体规律和极限(最低气温≥2℃),解决了冬季有机瓜(西葫芦)生产的难题,不使用激素刺激坐果,全种植过程只用本田园内纯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本方法简便,不增加生产成本,易于操作和推广,通过冬季保护地生产出真正的西葫芦有机食品瓜,产量与常规种植方法相近,却有效保证了有机食品瓜的品质和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实施例1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日光温室正冬茬2011年冬(暖冬,整体气温偏高),于京南保北中种涿州试验站最北日光温室(保暖性能一般,最低气温≥2℃),面积3分,前三年内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低气温≥2℃的冬季保护地里,选用抗寒、冬季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又丰产的优良有机西葫芦杂交一代品种,进行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净化土壤,轮作倒茬,整个生长季只施用有机肥,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不用激素刺激坐果;其中,所述冬季保护地三年内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或种植过转基因作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冬季保护地生产有机西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
低气温≥2℃的冬季保护地里,选用抗寒、冬季生长旺盛、抗病性强
又丰产的优良有机西葫芦杂交一代品种,进行天然雄花粉授配结瓜,
净化土壤,轮作倒茬,整个生长季只施用有机肥,不用化学农药防治
病虫害,不用激素刺激坐果;
其中,所述冬季保护地三年内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或种植过
转基因作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充分
腐熟的人畜、家禽粪便,或沼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修堂王秋菊张爽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