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及处理方法。在不增加感应正火炉与人员配置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线及处理方法,上料机构出料端直对感应正火炉进料口,感应正火炉出料口一侧上方设有双联轨头喷风装置,双联轨头喷风装置下方为输料机构,双联轨头喷风装置出料端直对下料机构。优点:一是由于采用了双联风盒设计与自动上、下料,可将第一根钢轨的喷风时间与第二根钢轨的正火加热时间重叠,在连续生产时,与一台正火炉配备一台喷风盒的设计方案相比,可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二是采用了自动上、下料,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不增加感应正火炉与人员配置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线及处理方法,属铁路道岔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N2144128Y、名称“钢轨热处理用喷风冷却装置”,它由一个(或一组)冷却钢轨头(1)头部踏面的喷风器(2)和两个(或两组)分别冷却钢轨(1)两侧面的喷风器(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各喷风器有数个呈梅花式分布的高速喷嘴(3),各喷嘴轴向与喷风器表面呈79?45°夹角。CN103131826A、名称“一种钢轨在线喷风淬火热处理模拟实验装置”,由下列结构组成的:拉瓦尔型扁缝式喷嘴系统、钢轨导向系统、机架系统、阀门系统、压缩空气管道系统、辊道系统、检测仪表系统、钢轨加热炉系统等。轨头上喷嘴、左侧喷嘴、右侧喷嘴的位置呈相对交错排列的方式设计,间隙均可调;导向轮与轨腰的相对排列位置亦可调。轨头左侧喷嘴、右侧喷嘴分别与轨头同一侧面同一方向呈30?75°夹角。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设计一种在不增加感应正火炉与人员配置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线及处理方法。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采用了双联风盒设计与自动上、下料,可将第一根钢轨的喷风时间与第二根钢轨的正火加热时间重叠,在连续生产时,与一台正火炉配备一台喷风盒的设计方案相比,使生产效率提高一倍。2、采用链轮一链条传动的上料机构,将摆放其上的钢轨逐根推送至正火加热炉前。由加热炉前布置的辊道实现钢轨的入炉加热与出炉。由上料架附带的推料装置实现加热完成后的钢轨在风盒与风盒之间的传递及下料。3、轨头喷风装置喷嘴呈蜂窝式排布,喷嘴直接在风盒上开设,喷嘴形式为拉瓦尔结构,喷嘴与轨头顶面夹角为90°。4、具备钢轨的自动上、下料功能,一台感应加热炉配备2套喷风装置,风盒可由程序控制实现定时、定行程自动移动,实现了加热炉连续生产。4、推料装置可由程序控制,推动钢轨在加热炉、风盒、风盒,三个工位间定时、定行程自动移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技术方案1: 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上料机构出料端直对感应正火炉进料口,感应正火炉出料口一侧上方设有双联轨头喷风装置,双联轨头喷风装置下方为输料机构,双联轨头喷风装置出料端直对下料机构。技术方案2:—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的热处理方法,第一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处喷风冷后横向进入第二喷风盒同时,第二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二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处喷风冷后同时,第二喷风盒内的第一根钢轨风冷完成后进入下料机构;此时第二根钢轨横向进入第二喷风盒同时,第三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三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处喷风冷后同时,第二喷风盒内的第二根钢轨风冷完成后进入下料机构,以此类推,直至所有需要热理的AT钢轨压型跟端完成。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由于采用了双联风盒设计与自动上、下料,可将第一根钢轨的喷风时间与第二根钢轨的正火加热时间重叠,在连续生产时,与一台正火炉配备一台喷风盒的设计方案相比,可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二是采用了自动上、下料,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三是本申请设计方案推料装置可由程序控制,推动钢轨在加热炉、风盒、风盒,三个工位间定时、定行程自动移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不意图。图3是双联轨头喷风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5。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上料机构1出料端直对感应正火炉2进料口,感应正火炉2出料口一侧上方设有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下方为输料机构,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出料端直对下料机构4。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由第一喷风盒31和第二喷风盒32并排构成。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中每排喷风盒都是由多段喷风支盒构成,每段喷风支盒两侧分别设有多个进风嘴3111,每段喷风支盒的喷风面布满喷风嘴312。喷风嘴呈蜂窝式排布,喷风嘴直接在风盒上开设,喷风嘴形式为拉瓦尔结构,喷风嘴与轨头顶面夹角为90°。上料机构1采用链轮一链条传动机构。加热炉前后设有辊道5,使钢轨6的入炉加热与出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中均设有推料装置,该推料装置既可以是气缸为动力的推料装置7(参见图5,其结构构成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也可以是以电机驱动的推料装置,其结构构成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推料装置可由程序控制,推动钢轨在加热炉2、风盒31、风盒32,三个工位间定时、定行程自动移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的热处理方法,第一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2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31处喷风冷后横向进入第二喷风盒32同时,第二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2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二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31处喷风冷后同时,第二喷风盒32内的第一根钢轨风冷完成后进入下料机构4;此时第二根钢轨横向进入第二喷风盒32同时,第三根钢轨进入感应正火炉2进行正火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三根钢轨出炉至第一喷风盒31处喷风冷后同时,第二喷风盒32内的第二根钢轨风冷完成后进入下料机构4,以此类推,直至所有需要热理的AT钢轨压型跟端完成。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上料机构(1)出料端直对感应正火炉(2)进料口,感应正火炉(2)出料口一侧上方设有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下方为输料机构,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出料端直对下料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由第一喷风盒(31)和第二喷风盒(32)并排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中每排喷风盒都是由多段喷风支盒构成,每段喷风支盒两侧分别设有多个进风嘴(3111),每段喷风支盒的喷风面布满喷风嘴(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喷风嘴呈蜂窝式排布,喷风嘴直接在风盒上开设,喷风嘴形式为拉瓦尔结构,喷风嘴与轨头顶面夹角为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上料机构(1)采用链轮一链条传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加热炉前后设有辊道(5 ),使钢轨(6 )的入炉加热与出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中均设有推料装置(7)。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中第一喷风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T钢轨压型跟端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是:上料机构(1)出料端直对感应正火炉(2)进料口,感应正火炉(2)出料口一侧上方设有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下方为输料机构,双联轨头喷风装置(3)出料端直对下料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彦录,高尚君,高凡,王琛,刘岩,张大伟,费维周,李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