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仕伟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顶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664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举装置,是一种汽车顶举装置。它包括螺杆、底座、万向转角装置和扳手,所述万向转角装置包括螺母、内套和外壳,螺母置于内套中且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母与内套以及内套与外壳之间通过前后、左右转轴呈十字轴状转动连接,外壳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因为万向转角装置中螺母与内套之间以及内套与外壳之间均可以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因此可以适应倾斜路面,保证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顺利配合,避免的螺杆与螺母卡住。另外,螺杆运动方向不受限制,可以得到较高的顶升高度,所述扳手为双向加长手柄棘轮扳手加快了起升速度,操作省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顶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在沙漠、沼泽、泥泞路段或冰雪路段行驶时经常会发生被陷或 被困的情况, 一般表现为打滑或者沉陷。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陷在其中而不能 顺利出坑,只得求助于其它车辆将其牵引出来。有时,若出事地点远离人群和 城镇,将给司机带来无法忍受的苦恼,耽误时间,影响工作和野外娱乐,给广 大司机的身心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要将沉陷车辆救出陷坑,常见的顶举方案主要是千斤顶,千斤顶根据其不 同的操作原理可分为液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液压传 动的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 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 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 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 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其缺点是起升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螺旋千斤顶的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推动棘轮扳手间隙回转,使举 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其缺 点是起重高度不高,因为沉陷车辆在顶举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偏转角度,这个 偏转角度会使螺杆与套筒之间的螺纹紧紧咬合,操作起来非常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汽车沉陷被困时,千斤顶顶升高度 有限,起升速度慢,操作费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顶 举装置,包括螺杆、底座、扳手和万向转角装置,所述螺杆的上端为棱柱状, 螺杆的下端为圆柱状,螺杆插装在底座上且绕螺杆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与螺 杆顶部棱柱适配,所述万向转角装置包括螺母,内套、外壳和固定板,所述螺母置于内套中且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内套置于外壳内,螺母与内套之间以及 内套与外壳之间呈十字轴状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技术还包括前后转轴和左右转轴,所述内套及外壳的两相对侧壁上 分别设有前后转轴安装通孔和左右转轴安装通孔,所述外壳上的左右转轴安装 通孔的轴线与内套上的前后转轴安装通孔的轴线垂直;所述前后转轴分别相对 地与螺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转轴分别相对地与内套的外表面固定连 接;前后转轴与左右转轴分别插装在前后转轴安装通孔和左右转轴安装通孔 内。本技术还包括若干紧固螺钉,所述前后、左右转轴上沿轴向分别设有 若干螺钉穿装通孔,所述螺母及内套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紧 固螺钉分别穿过前后、左右转轴与螺母及内套外表面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及内套上的螺纹孔为沉孔,所述紧固螺钉为平头内六角螺钉。所述螺杆底部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螺杆的上端为正六棱柱形或正四棱柱。所述扳手为双向加长手柄棘轮扳手,板手的开口部与螺杆上端的棱柱体适配。本技术,固定板与车辆底盘的牢固部位固定连接,螺杆旋入万向转角 装置的螺母中,转动螺杆使汽车顶升。因为万向转角装置中螺母与内套之间以 及内套与外壳之间均可以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因此可以适应不平路面,保证 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顺利配合,避免的螺杆与螺母卡住。另外,螺杆运动方向不 受限制,因此可以得到较高的顶升高度,双向加长手柄棘轮扳手加快了起升速 度,操作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螺杆3、底座4、扳手6、万向转角装置2 和,所述螺杆3的上端设有正六棱柱1,下端设有圆柱体,所述螺杆3上的圆 柱体插装在底座4内且可以绕螺杆3的纵向轴线转动,所述扳手6与螺杆上部 的正六棱柱1配合连接,所述万向转角装置2包括螺母27,内套24和外壳21 , 螺母27置于内套24中且与螺杆3螺纹连接,内套24置于外壳21内。如图2所示,螺母27与内套24以及内套24与外壳21的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万向转角装置2包括前后转轴25和左右转轴22。前后转轴25通过紧 固螺钉26与螺母27固定连接,前后转轴25上沿轴向设有四个螺钉穿装通孔, 所述螺钉穿装通孔分别为沉孔,螺母27的外表面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紧 固螺钉26为平头内六角螺钉,穿过前后转轴25上的螺钉穿装通孔与螺母27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紧固螺钉26的头部不高出螺母27的外表面。内套24 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前后转轴安装通孔,前后转轴25分别分别插装在内套24 上的前后转轴安装通孔内。螺母27可以在垂直面上实现10度以内的任意偏转, 在偏转的同时,螺母27还可以承受汽车车身的重量。左右转轴22通过紧固螺钉23与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转轴22上沿 轴向设有六个螺钉穿装通孔,螺钉穿装通孔为沉孔,内套24上的外表面上相 应地设有六个螺纹孔,紧固螺钉23为平头内六角螺钉,紧固螺钉23穿过左右 转轴22上的螺钉穿装通孔与内套24外表面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紧固螺钉23 的头部不高出内套24的外表面。所述外壳21上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右 转轴安装通孔,左右转轴22分别分别插装在外壳21上的左右转轴安装通孔内。 内套24可以在垂直面上实现10度以内的任意偏转,在偏转的同时,内套24 还可以承受汽车车身的重量。通过螺母27与内套24及外壳21之间形成的互为水平面垂直的转轴关系, 使插入螺母27中的螺杆3可以在垂直方向的轴线周围任意方向偏转10度以内, 这种偏转使得在汽车被顶举的时候与螺杆3之间产生的夹角能随时得到适应, 而不会产生螺杆3与螺母27卡住的现象,使操作更加省力。通过螺母27与内 套24及外壳21之间形成的互为水平面垂直的转轴关系,限制了螺母27在水 平面上的转动,使螺母27不会随着螺杆3—起旋转,保证了汽车能被顶举起 来。通过螺母27与内套24及外壳21之间形成的互为水平面垂直的转轴关系, 只允许螺杆3可以在垂直方向的轴线周围任意方向偏转10度以内,限制了螺 杆3大角度的摆动,确保了车身顶举起来后地面不平导致汽车重心偏移可能出现的侧滑,保障了顶举的安全。工作时,固定板7与车辆底盘的牢固部位5固定连接,螺杆3旋入万向转 角装置2的螺母27中,万向转角装置2中螺母27与内套24之间以及内套24 与外壳21之间均可以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以适应倾斜地面。双向加长手柄 棘轮扳手6与螺杆3上部的六棱柱1适配连接,往复摆动,这样,螺杆3便沿 螺母27向下伸长,于是将车辆顶起。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 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 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顶举装置,包括螺杆、底座和扳手,所述螺杆的上端为棱柱状,螺杆的下端为圆柱状,螺杆插装在底座上且绕螺杆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与螺杆顶部棱柱适配,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万向转角装置,所述万向转角装置包括螺母,内套、外壳和固定板,所述螺母置于内套中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置于外壳内,螺母与内套之间以及内套与外壳之间呈十字轴状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与固定板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转轴和 左右转轴,所述内套及外壳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举装置,包括螺杆、底座和扳手,所述螺杆的上端为棱柱状,螺杆的下端为圆柱状,螺杆插装在底座上且绕螺杆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与螺杆顶部棱柱适配,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万向转角装置,所述万向转角装置包括螺母,内套、外壳和固定板,所述螺母置于内套中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置于外壳内,螺母与内套之间以及内套与外壳之间呈十字轴状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仕伟
申请(专利权)人:岑仕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