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及其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6403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及其监控方法。一种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人脸采集摄像机;所述人脸采集摄像机包括红外、光学双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主机包括:外置式卫星天线,用于从北斗卫星接收信号;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用于从北斗卫星获取定位信息;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收发数据;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用于获取刷卡人员身份信息;实时时钟模块,用于提供定时信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人脸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人脸图像;语音播放报警模块,用于播报语音报警信息;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率,及车辆加速度;彩色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人机接口,用于输入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及其监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及其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人脸图像能唯一对应于其本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即能实现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其对应的身份信息。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在信息安全、公共安全、出人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到交通、安防、金融、通信等各个行业,从而成为一种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技术。自1995年以来,国外一些公司看准了人脸识别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动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自己独立研发或与高校合作,开发了多个实用的人脸识别系统,例如比加拿大ImagiS公司的ID-2000面部识别软件,美国Identix公司的FaceIt人脸识别系统,德国HumanScan公司的BioID身份识别系统,德国CognitecSystems公司的FaceVACS人脸识别系统等;美国A4viSion公司的3D人脸识别产品;等等。这些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虽然已经商用,但是其应用条件一般要有所限制,在很多情况下的人脸识别效果尚不能让人完全满意。现有技术中的人脸识别终端主要存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及其监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人脸采集摄像机,其中主机和人脸采集摄像机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人脸采集摄像机包括红外、光学双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主机包括:外置式卫星天线,用于从北斗卫星接收信号;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外置式卫星天线从北斗卫星获取定位信息;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收发数据;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用于获取刷卡人员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教练编号、学员编号;实时时钟模块,用于提供定时信息,并通过外置式卫星天线从北斗卫星获取定时信号进行校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人脸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人脸图像;语音播放报警模块,用于播报语音报警信息;车速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人脸采集摄像机,其中主机和人脸采集摄像机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人脸采集摄像机包括红外、光学双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主机包括:外置式卫星天线,用于从北斗卫星接收信号;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外置式卫星天线从北斗卫星获取定位信息;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收发数据;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用于获取刷卡人员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教练编号、学员编号;实时时钟模块,用于提供定时信息,并通过外置式卫星天线从北斗卫星获取定时信号进行校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人脸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人脸图像;语音播放报警模块,用于播报语音报警信息;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率,及车辆加速度;彩色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人机接口,用于输入信息;人脸识别模块支持1:1比对模式、1:多比对模式以及全库比对模式;当采用1比1比对模式时,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往人脸身份识别模块,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将当前获取的教练编号或学员编号发往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根据教练编号或学员编号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与该教练编号或学员编号对应的人脸图像;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根据教练编号或学员编号查找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同一人;如果判断为同一人,则该次1比1比对成功;如果判断不为同一人,则该次1比1比对不成功;当采用1比多比对模式时,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往人脸身份识别模块,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将当前签到获取的所有教练编号及学员编号发往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根据教练编号及学员编号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与所述教练编号及学员编号对应的人脸图像;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根据所述教练编号及学员编号查找得到的所有人脸图像进行逐一对比;判断是否为同一人;如果判断为同一人,则该次1比多比对成功;如果判断不为同一人,则该次1比多比对不成功;当采用全库比对模式时,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发往人脸身份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依次提取人脸图像;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采集摄像机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提取的人脸图像逐个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同一人;如果判断为同一人,则该次全库比对成功;如果判断不为同一人,则该次全库比对不成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人脸采集摄像机定时抓取当前驾驶座位上司机的人脸信息;所述人脸采集摄像机中的红外、光学双摄像头为独立的双摄像头,分别安装在主驾驶员人脸前方上下左右30度范围内;当光线在0LUX-2000LUX时可使用红外摄像头进行识别,红外摄像头使用红外LED进行补光;当外界光线超过2000LUX时使用光学摄像头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训练开始时,教练及学员签到采用刷卡方式,通过非接触式ID卡读写模块,获取刷卡人员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教练编号、学员编号;训练结束后,教练需采用刷卡方式签退,完成此次训练;学员无需进行签退操作。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开机上电;步骤S00:北斗图像识别移动监控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在进行人员信息下载;如果没有进行下载则进入步骤S01;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02;步骤S02:等待预设时长T1后返回步骤S00;步骤S01:判断当前是否有待识别的人脸信息;如果没有待识别的人脸信息,则进入步骤S10;如果有待识别的人脸信息,则进入步骤S20;步骤S10:等待进行刷卡;如果预设时长T2内未检测到刷卡,则进入步骤S20;如果预设时长T2内检测到刷卡,则进入步骤S11;步骤S11:判断读卡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S12,如果不成功则返回步骤S10;步骤S12:判断读取人员信息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进入步骤S13,如果不成功则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松赵尊旺刘文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盈想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