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61529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紫外光源信标模块、双通道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紫外光源信标模块设置在着陆平台上,双通道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设置在无人机上,无人机通过双通道成像模块对紫外光源信标模块进行成像,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成像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发送模块将部分数据处理模块结果传送给无人机飞控系统,将剩余处理结果传送给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日盲区紫外成像技术用于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实现了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的
,特别涉及一种基 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光谱中紫外线辐射位于电磁辐射波谱中10~400nm的波长范围内。随着波长 的变化,紫外线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和效应。一般将紫外辐射划分为UV-A(近紫外):320~ 400nm;UV-B(中紫外):280~320nm;UV-C(远紫外):200~280nm;波长小于200nm的紫外辐射 由于被大气强烈吸收,因此只存在于真空条件下的研究和应用,所以被称为真空紫外。 由于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对于250nm波长附近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而 太阳中υν-c波段紫外辐射在近地大气中几乎不存在,常被称为"日盲区",具体波段范围为 220~280nm。由于日盲区紫外在近地面并不会自然存在,所以它的产生必定是人类活动介 入等非自然原因,故通过紫外成像仪来探测日盲区紫外信号便有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 广泛应用于电力设施电晕的检测,如高压输电线路、电网基站等。在对此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日盲区紫外信号在 近地面存在的唯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4/CN105487557.html" title="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紫外光源信标模块、双通道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紫外光源信标模块设置在着陆平台上,双通道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设置在无人机上,无人机通过双通道成像模块对紫外光源信标模块进行成像,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成像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发送模块将部分数据处理模块结果传送给无人机飞控系统,将剩余处理结果传送给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甬英刘东张磊张铁林江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