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平专利>正文

双级油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91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级油压千斤顶,属把提升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是一种双级油压千斤顶。提供一种按液压原理工作的采用二级活塞杆调节千斤顶起重高度的双级油压千斤顶,特征是油缸内有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杆,手柄通过揿手孔与连杆相连;泵体总成和油缸并列装在底座上。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有较高的起升高度,是特别适用于底盘较低的轿车、微型车、吉普车等的随车工具。(*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把提升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是一种双级油压千斤顶。普通立式油压千斤顶均采用调整螺杆来调节起升高度。但是,对于汽车底盘较低的如轿车、微型车、吉普车等,操作时会很不方便。因为人要爬卧到车底去拧动螺杆才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液压原理工作的采用二级活塞杆调节千斤顶起重高度的双级油压千斤顶,是特别适用于底盘较低的轿车、微型车、吉普车等的随车工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特征是它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并列装有油缸6和泵体总成2;上述油缸6内有一级活塞杆7、二级活塞杆8,在二级活塞杆8顶部有顶头9,油缸6顶部装有顶帽12,油缸6外围有外套5,一侧有油塞11;上述泵体总成2的顶部装有揿手3,该揿手3与连杆10相连,手柄13通过揿手孔4与揿手3活动连接;在底座1一侧还有放油针14。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有较高的起升高度,并且最低高度比普通立式千斤顶要低,而起升高度却更高。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主视图;图2是右视图。参照图1-图2,本技术操作方便,放置在所需顶起位置,人只需蹲在汽车旁侧,将手柄13插入揿手孔4内,上下揿动就能很顺利地顶起重物,并且最低高度比普通立式千斤顶要低,起升高度却更高。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型号QYS1.6起重量1.6T最低高度175mm起重高度200mm重量2.5Kg工作原理拧紧放油针14,综上所述上下移动手柄13,千斤顶便会缓慢上升,首先是一级活塞杆7上升,当升到位时,二级活塞杆8便上升,直至所需要的起重高度,顶头9顶起重物。拧松放油针14,千斤顶便会在重物作用下下降。权利要求1.一种双级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底座,在底座上并列装有油缸和泵体总成;上述油缸内有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杆,在二级活塞杆顶部有顶头,油缸顶部装有顶帽,油缸外围有外套,一侧有油塞;上述泵体总成的顶部装有揿手,该揿手与连杆相连,手柄通过揿手孔与揿手活动连接;在底座一侧还有放油针。专利摘要双级油压千斤顶,属把提升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是一种双级油压千斤顶。提供一种按液压原理工作的采用二级活塞杆调节千斤顶起重高度的双级油压千斤顶,特征是油缸内有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杆,手柄通过揿手孔与连杆相连;泵体总成和油缸并列装在底座上。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有较高的起升高度,是特别适用于底盘较低的轿车、微型车、吉普车等的随车工具。文档编号B66F5/04GK2382706SQ9923347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平 申请人:李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级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并列装有油缸[6]和泵体总成[2];上述油缸[6]内有一级活塞杆[7]、二级活塞杆[8],在二级活塞杆[8]顶部有顶头[9],油缸[6]顶部装有顶帽[12],油缸[6]外围有 外套[5],一侧有油塞[11];上述泵体总成[2]的顶部装有揿手[3],该揿手[3]与连杆[10]相连,手柄[13]通过揿手孔[4]与揿手[3]活动连接;在底座[1]一侧还有放油针[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