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平专利>正文

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44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音乐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包括:音板,所述音板包括面板和背板,所述面板与背板之间设有的音柱;低音梁,所述低音梁用于支撑面板及划分低音振动区域;琴马,设于音板上,所述琴马用于支撑琴弦和传递琴弦的振动;所述音板的厚度分布调节步骤,具体包括:设定音板振动中心并确定此中心处的厚度,以此点开始向音板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斜率以放射状减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提琴的发音更加均衡洪亮,音质大大提升;可针对材料的差异,采用改变音板的中心厚度的方法做出好琴;音板加工厚度数据的规律性强,方便采用机械化生产,减少了选料的困难,同时降低了材料和加工成本,能够生产优质提琴。能够生产优质提琴。能够生产优质提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音乐器具
,尤其涉及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提琴的音板制作是把敲击音的频率作为标准,由于音板材料的密度差异,很难使敲击音达到设定的敲击音频率要求。因而对于选材带来困难。例如,同样厚度的音板其固有频率会有几十赫兹的差。另一种是方法是卡里恩
·
哈钦森博士的音板定音法,是设定音板固有频率来定音。其结果与前种方法一致。以上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建立在确定音板固有频率上。
[0003]现有技术以固有频率做为音板定音依据来设计音板的厚度分布。最大问题是提琴发音的频率范围很宽,按照共振理论,那么远离音板固有频率的振动频率就会减弱,接近的振动频率就会加强,结果就出现提琴发音不均衡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旨在解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包括:音板,所述音板包括面板和背板,所述面板与背板之间设有的音柱;低音梁,所述低音梁用于支撑面板及划分低音振动区域;琴马,设于音板上,所述琴马用于支撑琴弦和传递琴弦的振动;所述音板的厚度分布调节步骤,具体包括:设定音板振动中心并确定此中心处的厚度,以此点开始向音板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斜率以放射状减薄分布。
[0006]进一步的,所述音柱的横截面为类桃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琴马的斜面为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低音梁的位置调节步骤,具体包括:将低音梁的最高点移动至琴马所处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与背板的振动中心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低音梁与音柱的振动中心横向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音柱的位置调节步骤,具体包括:纵向将音柱移动到琴马位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将现有的提琴音板以固有频率理论定音改为全频响应理论定音;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提琴的发音更加均衡洪亮,音质大大提升;可针对材料的差异,采用改变音板的中心厚度的方法做出好琴,打破国产材料不如欧洲材料的说法;音板加工厚度数据的规律性强,因而方便采用机械化生产,减少了选料的困难,
同时降低了材料和加工成本,能够生产优质提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中横向琴马、音柱和低音梁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中音柱的形状调节前后对比图。
[0015]图3为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中音柱位置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中低音梁的位置调节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琴马,2

音柱,3

低音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0]如图1

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包括:音板,所述音板包括面板和背板,所述面板与背板之间设有的音柱2;低音梁3,所述低音梁3用于支撑面板及划分低音振动区域;琴马1,设于音板上,所述琴马1用于支撑琴弦和传递琴弦的振动;所述音板的厚度分布调节步骤,具体包括:设定音板振动中心并确定此中心处的厚度,以此点开始向音板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斜率以放射状减薄分布。
[002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提琴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总称。全频响应是指提琴琴弦振动时产生的全部频率在提琴的音板及相关部件上及时作出相应的振动,且无明显衰减。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提琴的发音更加均衡洪亮,音质大大提升;可针对材料的差异,采用改变音板的中心厚度的方法做出好琴,打破国产材料不如欧洲材料的说法;音板加工厚度数据的规律性强,因而方便采用机械化生产,减少了选料的困难,同时降低了材料和加工成本,能够生产优质提琴。
[0022]如图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音柱2的横截面为类桃形。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音柱2是支撑在面板与背板之间的木棒。具体的,参见附图2,将音柱2的横截面由圆形调节为类桃形。
[0024]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琴马1的斜面为平面。
[00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琴马1是指在音板上支撑琴弦的木片。具体的,琴马1的斜面由弧面改为平面,并设定马脚与顶端厚度比例。
[0026]如图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低音梁3的位置调节步骤,具体包括:将低音梁3的最高点移动至琴马1所处位置。
[002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参见附图,将低音梁3的最高点(图中13mm位置)移动到琴马1位置。
[0028]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面板与背板的振动中心重合。
[002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提琴装配遵守振动中心重合原则。即面板和背板的振动中心完全重合。
[0030]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低音梁3与音柱2的振动中心横向重合。
[003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振动中心的确定是为了设定音板厚度及其分布的参照点,当音板和其他组件装配完成后形成一个共振体,由于其他组建的参与,会使音板工况下的振动中心偏移,破坏原有的音板振动状态,使提琴发音变差,因此振动中心重合是一项重要原则。
[0032]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音柱2的位置调节步骤,具体包括:纵向将音柱2移动到琴马1位置。
[003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固有频率做为音板定音依据来设计音板的厚度分布,按照共振理论,那么远离音板固有频率的振动频率就会减弱,接近的振动频率就会加强,结果就出现提琴发音不均衡的现象,因而传统的制作不能满足全频共振的条件。依据振动学原理,音板等组件的形状、厚度分布、振动中心是影响共振响应频率的决定因素,为了使琴弦发出的所有频率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因而对此做出符合共振响应条件的调节。本专利技术使得音板等组件的响应频率大大增加而且连续,在提琴发音的频段内做出响应,达到发音均衡的目的。
[003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通过对音板的厚度分布、低音梁3的最高点、音柱2的形状、琴马1的斜面形状以及振动中心进行调节,使得提琴的发音更加均衡洪亮,音质大大提升;可针对材料的差异,采用改变音板的中心厚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音板,所述音板包括面板和背板,所述面板与背板之间设有的音柱;低音梁,所述低音梁用于支撑面板及划分低音振动区域;琴马,设于音板上,所述琴马用于支撑琴弦和传递琴弦的振动;所述音板的厚度分布调节步骤,具体包括:设定音板振动中心并确定此中心处的厚度,以此点开始向音板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斜率以放射状减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柱的横截面为类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琴制作中全频响应理论及技术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