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72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车,涉及组合式多门架起升机构和行走底盘,应用于高空作业场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平台、副前门架、副后门架、主前门架、主后门架、起升油缸、行走底盘等组成。当起升油缸推出时,由于滑轮等的作用,使得平台升高,工作人员站在平台上即可进行高空作业。本装置还可根据需要,把平台、副前门架、副后门架拆去,将货叉装在主起升架上,作为叉车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动灵活、稳定性好、一机多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多门架起升机构和行走底盘,应用于高空作业场合。目前的自行式高空作业车主要有剪叉式、折臂式和伸缩臂式等结构型式,这些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成本较高,且只有举升平台一个功能,不能一机多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稳定性好、一机多用的自行式高空作业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平台〔1〕挂在前起升架〔25〕上,下端用螺栓〔26〕固定;前起升架〔25〕靠滚轮〔24〕与副前门架〔2〕定位;钢丝绳〔4〕绕过副前门架〔2〕上部的滑轮〔3〕,两端分别与前起升架〔25〕、副后门架〔6〕联接;主前门架〔9〕靠滚轮〔17〕与主后门架〔11〕定位;链条〔10〕绕过主前门架〔9〕上部的滑轮〔8〕,两端分别与主起升架〔19〕、起升油缸〔12〕的缸筒联接;起升油缸〔12〕的两端分别与主前门架〔9〕、主后门架〔11〕铰接;用油缸〔13〕和铰销〔16〕把主后门架〔11〕固定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上;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两侧,各装有一个可升降的螺杆支腿〔15〕。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平台〔1〕挂在前起升架〔25〕上,下端用螺栓〔26〕固定。前起升架〔25〕靠滚轮〔24〕与副前门架〔2〕定位。钢丝绳〔4〕绕过副前门架〔2〕上部的滑轮〔3〕,两端分别与前起升架〔25〕、副后门架〔6〕联接。副前门架〔2〕挂在中起升架〔22〕上,下端用螺栓〔23〕固定。中起升架〔22〕靠滚轮〔21〕与副后门架〔6〕定位。钢丝绳〔7〕绕过副后门架〔6〕上部的滑轮〔5〕,两端分别与中起升架〔22〕、主前门架〔9〕联接。副后门架〔6〕挂在主起升架〔19〕上,下端用螺栓〔20〕固定。主起升架〔19〕靠滚轮〔18〕与主前门架〔9〕定位。链条〔10〕绕过主前门架〔9〕上部的滑轮〔8〕,两端分别与主起升架〔19〕、起升油缸〔12〕的缸筒联接。主前门架〔9〕靠滚轮〔17〕与主后门架〔11〕定位。起升油缸〔12〕的两端分别与主前门架〔9〕、主后门架〔11〕铰接。用油缸〔13〕和铰销〔16〕把主后门架〔11〕固定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上。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两侧,各装有一个可升降的螺杆支腿〔15〕。现将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当需要起升平台〔1〕时,把螺杆支腿〔15〕降至地面,然后将压力油通入起升油缸〔12〕的下腔,起升油缸〔12〕的活塞杆推着主前门架〔9〕往上运动,滑轮〔8〕也随之往上运动。由于链条〔10〕的作用,使得主起升架〔19〕和副后门架〔6〕沿着主前门架〔9〕往上运动。同理,钢丝绳〔7〕使得中起升架〔22〕和副前门架〔2〕沿着副后门架〔6〕往上运动;钢丝绳〔4〕使得前起升架〔25〕和平台〔1〕沿着副前门架〔2〕往上运动。当需要降下平台〔1〕时,将起升油缸〔12〕的下腔卸荷。由于举升了的平台〔1〕、副前门架〔2〕、副后门架〔6〕和主前门架〔9〕的重力作用,迫使起升油缸〔12〕的活塞杆往下退缩。与此同时,主前门架〔9〕往下运动,副后门架〔6〕沿着主前门架〔9〕往下运动,副前门架〔2〕沿着副后门架〔6〕往下运动,平台〔1〕沿着副前门架〔2〕往下运动。本技术可将平台〔1〕、副前门架〔2〕、副后门架〔6〕拆去,把货叉(附图中未表示)装在主起升架〔19〕上,即可作为叉车,实现一机多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机动灵活、稳定性好、一机多用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由平台、副前门架、副后门架、主前门架、主后门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平台挂在前起升架上,下端用螺栓固定;b>前起升架靠滚轮与副前门架定位;c>钢丝绳绕过副前门架上部的滑轮,两端分别与前起升架、副后门架联接;d>主前门架靠滚轮与主后门架定位;e>链条绕过主前门架上部的滑轮,两端分别与主起升架、起升油缸的缸筒联接;f>起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主前门架、主后门架铰接;g>用油缸和铰销把主后门架固定在行走底盘的车架上;h>在行走底盘的车架两侧,各装有一个可升降的螺杆支腿。专利摘要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车,涉及组合式多门架起升机构和行走底盘,应用于高空作业场合。本技术主要由平台、副前门架、副后门架、主前门架、主后门架、起升油缸、行走底盘等组成。当起升油缸推出时,由于滑轮等的作用,使得平台升高,工作人员站在平台上即可进行高空作业。本装置还可根据需要,把平台、副前门架、副后门架拆去,将货叉装在主起升架上,作为叉车使用。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动灵活、稳定性好、一机多用等特点。文档编号B66F9/07GK2147227SQ9223528公开日1993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程友文 申请人: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由平台[1]、副前门架[2]、副后门架[6]、主前门架[9]、主后门架[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平台[1]挂在前起升架[25]上,下端用螺栓[26]固定;b>前起升架[25]靠滚轮[24]与副前门架[2]定位;c>钢丝绳[4]绕过副前门架[2]上部的滑轮[3],两端分别与前起升架[25]、副后门架[6]联接;d>主前门架[9]靠滚轮[17]与主后门架[11]定位;e>链条[10]绕过主前门架[9]上部的滑轮[8],两端分别与主起升架[19]、起升油缸[12]的缸筒联接;f>起升油缸[12]的两端分别与主前门架[9]、主后门架[11]铰接;g>用油缸[13]和铰销[16]把主后门架[11]固定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上;h>在行走底盘的车架[14]两侧,各装有一个可升降的螺杆支腿[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友文
申请(专利权)人: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