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控制器。解决了现有温控器结构复杂,手动调节麻烦,而且在装配的时候不可以调节的问题。它包括外壳、底座,所述的外壳与底座周向转动配合,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温包套、温包和温包盖,所述的温包套的螺纹底部和底座螺纹连接,温包套的上部插齿部分和外壳的内部上下滑移配合,所述的外壳上面设有限位,防止温包套错位;所述外壳标有数字,方便在转动外壳时大致知道温控阀的开启程度,避免温包在微调的时候打开程度过大或过小;所述温包套和底座之间设有可调顶杆,方便的装配和使用时进行调节高度,不要进行机械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控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调节阀门的恒温控制器。
技术介绍
温度控制阀适用于蒸汽、热水、热油等为介质的各种热工况,广泛用于供暖、空调、生活热水中的温度自动调节,以及特殊工况的温度自动调节,但阀门自身调节难度很大,所以要借助恒温控制器,通过恒温控制器的顶杆的高度调节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大小进而控制流量,以消除负荷波动造成的影响,使温度恢复至设定值。温控阀包括恒温控制器和调节阀门,其中恒温控制器在自动调节阀门的流量起到重要作用,像预设定阀门只是可以预设定某一个流量,而配合恒温控制器就可以很精确地控制流量。现在市场使用的恒温控制器大部分是顶杆和温包的波纹管直接接触,这样的结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波纹管的外壁容易被阀杆顶破,降低了温包的使用寿命,且影响恒温控制器的调节精度。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顶杆的高度不可以调整,这样在装配和使用当中不能满足所需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破坏性拆卸再重新安装,大大消耗了人力、物力所以这些结构布局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调节高度且结构布局合理的新恒温控制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控制器,包括外壳、底座、顶杆组件、温包组件、温包套、温包套上盖和连接螺母。所述的外壳和底座卡扣连接周向转动,外壳内设有温包套和温包组件,温包套的底部螺纹与所述的底座的螺纹连接做旋转运动,而温包套和所述外壳的上部插齿相对上下位移,该温包组件包括温包及与温包密封连接的底盖,温包和温包底盖构成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感温介质,中间设有波纹管;底座和温包之间有顶杆穿插当中,顶杆的六角端卡进底座的六角凹槽里面,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温包套插进温包的波纹管中,所述的顶杆组件有下顶杆、顶杆座、上顶杆和弹簧组成,所述下顶杆和顶杆座通过螺纹连接,上顶杆和顶杆座穿插连接中间设有弹簧,所述底座与螺母卡扣连接,螺母用于恒温控制器和阀门之间的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下顶杆和顶杆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调节顶杆的高度,在装配和使用中达到要求不需要重新设计模具或者对恒温控制器进行机械式拆装,温包设置了具有弹性的波纹管,更简便的运用感温介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且保证了温包的使用寿命,且顶杆座和上顶杆之间设有弹簧防止在压力过大时对波纹管造成破坏,设置的单独可调节顶杆,操作更加简便,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可调节下顶杆与下座之间有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调节顶杆的底面大小大于底座的圆通孔,通过上述方案有效的防止顶杆在工作过程中滑落出来,结构也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和底座内壁都设有相对应的限位卡,外壳和底座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周向运动,防止转动过大导致温包套脱离底座;外壳上标有相应的数字,底座开了一个口,旋到相应的位置开口处对应相应的数字,方便在转动外壳时直观知道温控阀的开启程度,避免温包在微调的时候打开程度过大或过小,结构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可调顶杆结构示意图。图1包括1-外壳、2-温包套上盖、3-温包套、4上顶杆、5-底座、6_连接螺帽、7_下顶杆、8-弹簧、9-顶杆座、10-温包。图2包括1-外壳、2-温包套上盖、3-温包套、4-上顶杆、5_底座、6_连接螺帽、7_下顶杆、8-弹簧、9-顶杆座、10-温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结合图2所示,可调节恒温控制器,所述的外壳1与底座5卡扣式结构,周向转动配合,在外壳1的内壁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卡,底座5相应的位置也设有限位卡,使得外壳1和底座5只能在限位的行程内做周向转动配合,防止行程过大使得温包套3和底座5分离;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温包套3、温包10和温包套上盖2,所述的温包套3上部和外壳1的上部都开有导向使用的插齿槽,使得温包套3带动温包10在外壳1内上下滑动时更加顺畅,更加精确;所述的温包套3设于温包10外并与温包10联动连接,所述的温包10内设有波纹管,所述的底座5里设有由下顶杆7、顶杆座9、上顶杆4和弹簧8组成的顶杆,顶杆的上端穿过温包套3插进温包10的波纹管里面与波纹管的端面相接触,顶杆座9和上顶杆4之间装有弹簧8,目的是顶杆在阀门长期配合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受力加大,所以频繁的开启和关闭容易造成波纹管的损坏,从而影响温包10的寿命,而顶杆座9和上顶杆4之间使用弹簧8,它们之间有弹性,能有效的避免顶杆对波纹管的刚性冲击,大大延长了温包10的使用寿命,所述顶杆座9的下端是六角形状,内部是螺纹,螺纹和下顶杆7的螺纹配合来调节顶杆的总高度,改变了以前对长顶杆的切削,短顶杆的改模具的麻烦,而且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方便调节预设定高度,改变了以前的破坏性拆装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所述外壳1外围印有相应的数字,方便在转动外壳1时大致知道温控阀的开启程度,避免温包10在微调的时候打开程度过大或过小;所述底座5下面卡接了和阀门连接的螺帽6,使用螺帽6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所述的外壳内壁上部开有导向的插齿槽,所述的温包套上部开有和外壳内壁相匹配的导向插齿槽,导向部位凹凸型的插齿滑槽,而与之对应的是凸凹型的插齿滑槽,这样的结构能保证所述的温包套和外壳不会相对转动,还能很好的沿着滑槽导向上下滑移。所述顶杆座和上顶杆之间设有弹簧,上顶杆插进顶杆座靠顶杆座的台阶定位,弹簧置于顶杆座的内部和上顶杆的小端部分相卡,这样的结构构成了弹性松紧配合,当顶杆受到较大冲击时,顶杆座内的弹簧将冲击力吸收,有效的保护了波纹,延长温包的使用寿命;下顶杆和顶杆座使用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顶杆的高度,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使调节更加简单,避免了破坏性机械式拆装,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本技术具体使用如下:使用时,是底座和外壳相对转动,与底座相连接的温包套由于其上部被滑槽限制了转动副,只能有上下移动副,温包套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使得与温包套联动连接的温包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顶杆的顶出或收缩,从而控制阀门的关闭或者打开。由于外壳和底座之间设有限位,根据相应的位置可以设置相应的开启程度,然后由温控器根据温度自行调节,如果感觉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开启高度还可以对顶杆进行调节,顶杆采用螺纹结构,调节其高度可以预设定阀门的开启高度。之后根据外界的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时,介质膨胀,把波纹推动向下从而推动顶杆向下,减少热媒的流量;温度较低时,介质收缩,波纹管收缩,顶杆内的弹簧把顶杆向上推动,增加热媒的流量。从而达到对阀门进行微调。各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恒温控制器,包括外壳(1)、底座(5),所述的外壳(1)与底座(5)周向转动配合,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温包套(3)、温包(10)和温包套上盖(2),所述的温包套(3)套设于温包(10)处并与温包(10)联动连接,所述的温包(10)里面设有波纹管和液体介质,所述的底座(5)上设有下顶杆(7)、顶杆座(9),所述的顶杆座(9) 一端置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控制器,包括外壳(1)、底座(5),所述的外壳(1)与底座(5)周向转动配合,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温包套(3)、温包(10)和温包套上盖(2),所述的温包套(3)套设于温包(10)处并与温包(10)联动连接,所述的温包(10)里面设有波纹管和液体介质,所述的底座(5)上设有下顶杆(7)、顶杆座(9),所述的顶杆座(9)一端置于底座(5)中间的六角凹槽里面,另外一端穿进所述的温包(10)的波纹管里面与上顶杆(4)连接,所述的下顶杆(7)与顶杆座(9)采用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装配的时候或使用时想调节行程可以旋动下顶杆(7)的相对高度,改变了以前需要机械式拆装,容易造成温控器的损坏;所述的顶杆座(9)与上顶杆(4)采用弹性松紧配合,其特征在于:在下顶杆(7)控制阀门时长期受力不容易造成波纹管的损坏,采用弹性松紧配合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华,陈雷翔,章志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艾芬达百意伦智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