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4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千斤顶(10),其包括放置在移动架(13)上的千斤顶托起部(11),该千斤顶托起部(11)包括千斤顶柱塞(15)并具有千斤顶轴线(61),该千斤顶轴线对应于千斤顶柱塞延伸所沿的方向。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还具有适用于接合地面(23)的基座(19),千斤顶轴线(61)大致垂直延伸。所述移动架(13)支撑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以越过地面(23)移动,并包括两个地轮(33),其可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转动。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中,基座(19)与地面(23)接合,而千斤顶轴线(61)大致垂直延伸。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还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中,基座(19)被抬升高于地面(23),千斤顶轴线(61)大致垂直延伸。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还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三工作模式中,千斤顶托起部(11)围绕水平轴线向上转动到一种方便千斤顶在地面上方滚动的倾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本专利技术被设计成特别(尽管并非一定要完全地)用作千斤顶,来提升 诸如重型建筑机械、有轨车以及矿车。
技术介绍
利用千斤顶来提升重负荷(例如上面提到的负荷类型)是已知的。 典型地,这样的千斤顶包括用于越过地面移动千斤顶的轮和适用于在提升操作过程中支撑在地面上的基座。当基座支撑在(reflecting on)地面 上时,该轮脱离与地面的接触。为了利用移动千斤顶的轮,有必要围绕基 座摇摆千斤顶,从而使轮与地面接触。典型地,基座设置成有助于该摇摆 动作。 一旦轮与地面接触,基座能够围绕轮的旋转轴线转动,从而移动脱 离与地面的接触,并由此通过轮越过地面的滚动而容许千斤顶移动。虽然这样的布置方式允许千斤顶相对便利地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 个地点,但当千斤顶位于待提升的负荷下方时,对千斤顶的位置作些小的 调整并不是特别方便。通常是这样的情况负荷下方没有足够的间隙使千 斤顶能够围绕基座摇摆到轮和地面接合的位置。由于该有限的可利用间 隙,通过在地面上方滑动基座来调整千斤顶的位置也是必需的。这是一项 困难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因为某些千斤顶重达300公斤级。由于需要通 过越过地面滑动基座来调整千斤顶的位置,要将千斤顶放置在负荷下方的 理想提升位置也是很困难的。而且,如果将基座配置成促进该摇摆动作, 那么就可能没必要具有支撑负荷的最佳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就是针对这个背景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和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千斤顶,其包括限定千斤顶轴线的千斤顶托起部和支撑该千斤顶托起部的移动架以用于越过地面移动,该千斤顶 托起部具有适用于接合地面的基座,其中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千斤 顶托起部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中,基座 与地面接合,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而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中,基座 被抬升高于地面,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这里使用的词语"地面"包括任何其上支撑千斤顶的下面的表面或结 构,包括路面、铺砌面、地板或平台。优选地,千斤顶托起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千斤顶轴线的位置与千斤 顶托起部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千斤顶轴线的位置基本一致或至少紧密接 近。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其允许千斤顶托起部以与在第二模式中待提升 的负荷对准的方式定位,然后采用第一工作模式来完成实际的提升操作。 这样,千斤顶相对于待提升负荷的定位就相对容易。优选地,千斤顶托起部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其中,千斤顶托起部被向 上转动到一倾斜状态,以方便千斤顶在地面上方的移动。优选地,移动架包括至少一个(两个更好)驱动行走装置(比如车轮 或滚轮),其可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转动以越过地面移动。优选地,当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时千斤顶托起部位于水平轴线上方。移动架还进一步包括手柄装置以实现移动架的移动。优选地,移动架可围绕水平轴线有选择地转动,以使千斤顶托起部在 上述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移动。千斤顶托起部可以连接至移动架,以围绕大致平行于水平轴线的轴线 枢转运动。这样,当千斤顶托起部处于第一和第二模式且在这些模式之间 移动时,千斤顶轴线能够保持大致垂直。千斤顶托起部可以如此连接到移动架,即自移动架枢转悬挂以适合于 相对移动架的有限枢转运动。因为千斤顶托起部相对于移动架仅有有限的 枢转运动,所以千斤顶托起部的倾斜是靠移动到有限的枢转运动范围之外 的区域来完成的。优选地,千斤顶包括手柄机构,该手柄机构包括轴部和锁,该轴部可 枢转移动到或移出锁定位置,而锁用于将轴部可松开地锁定在锁定位置 上,该锁包括可在接合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移动的锁定销和可操作地连接至锁定销的制动器(actuator),由此,在操纵制动器时,锁定销可从接合 状态移动到解锁状态,该轴部包括管轴,制动器包括容置在管轴内部的细 长件,细长件的一端可操作地连接到锁定销,而细长件的另一端连接到一 传云力装置(actuating device)。 优选地,细长件包括刚性轴。优选地,锁定销可沿着第一轴线在接合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轴向移动。优选地,上述锁还包括适用于沿着大致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进 行往复运动的滑块,该滑块可操作地连接至锁定销,从而滑块沿着第二轴 线的移动引起锁定销沿着第一轴线的移动。优选地,滑块具有一对相对的表面,这两个相对的表面相对于第二轴 线有角度地设置,并适用于与锁定销上的对接表面滑动接合。优选地,锁定销包括其内容置滑块的槽,槽的相对的表面形成对接表面。优选地,设置导向装置用来在滑块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引导滑块。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千斤顶,其包括形成千斤顶轴线的千 斤顶托起部和支撑该千斤顶托起部的移动架以用于越过地面来移动,该千 斤顶托起部具有适用于接合地面的基座,其中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 移动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行走装置,其可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转动以越过 地面移动,千斤顶托起部具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 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中,基座与地面接合,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 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中,基座被抬升高于地面,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 而在第三工作模式中,千斤顶托起部围绕水平轴线被向上转动。优选地,当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中时,千斤顶托起部位于水平轴线上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下面参考附图所示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而得到 更好的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千斤顶的示意性侧视图,示 出的所述千斤顶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图2是图1的示意性前视图;图3是 类似图l的视图,但示出的所述千斤顶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图4也是类似图1的视图,但示出的千斤顶处于第三工作模式;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千斤顶的前视图;图6是用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千斤顶的一部分手柄机构的透视图, 特别示出了用于将手柄机构可松开地锁定在经选择的锁定位置上的锁,其 中示出的构成部分锁的锁定销处于解锁状态;图7也是手柄机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特别例示了上述锁,且示出的 所述锁定销处于接合状态;图8是类似图7的视图,但示出的锁定销处于解锁状态;以及图9是所述锁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第一实施方式集中于包括千斤顶托起部11的千斤顶10, 所述千斤顶托起部11支撑在移动架13上。所述千斤顶托起部IO包括液压千斤顶柱塞15,其上端安装有提升座 17,而其下端安装到基座19上。基座19包括底盘21、中间盘25和隔离 部27,所述底盘21适用于与地面(其标记为23并在这一情况下包括地板 表面)接合,所述隔离部27支撑在中间盘25上。隔离部27的上端包括 凹槽(图未示),千斤顶柱塞15的下端容置于该凹槽中。最佳如图2所 示,中间盘25支撑着位于隔离部27相对两侧上的两个侧臂29。移动架23包括壳体31,该壳体31具有相对的两侧面32,并支撑在 地轮33上。地轮33设置成围绕位于轮毂轴36上的基本水平的轴线35转 动,该轮毂轴36支撑在壳体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地轮33具有实心 橡胶轮胎,以限制受载情况下的偏转度。移动架13包括用于实现移动架的移动的手柄37。手柄37包括两侧部 38和上部39,该上部39在两侧部38之间延伸以提供把手。每个侧部38 在其下端连接到轮毂轴36并可围绕该轴36转动以相对于壳体31进行角 运动。锁定装置41设置成在多个可达到的位置的其中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其包括限定千斤顶轴线的千斤顶托起部,和支撑该千斤顶托起部的移动架以用于越过地面移动,该千斤顶托起部具有适用于接合地面的基座,其中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千斤顶托起部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中,基座与地面接合,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而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中,基座被抬升高于地面,且千斤顶轴线大致垂直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图尔特曼厄姆
申请(专利权)人:伍德利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