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晓新专利>正文

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246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起重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下支撑件和设置在上、下支撑件之间用于驱动上、下支撑件升降的支撑臂组,支撑臂组包括一对上支撑臂和一对下支撑臂,各上支撑臂的上端均通过连接轴与上支撑件铰接,各下支撑臂的下端均通过连接轴与下支撑件铰接,相对应的各上支撑臂的下端和各下支撑臂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两转轴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两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千斤顶,丝杆的转动能够同时带动两个转轴沿着丝杆直线移动,进而使上、下支撑臂同时张开或收缩,千斤顶升降速度快、支撑稳定性好,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起重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下支撑件和设置在上、下支撑件之间用于驱动上、下支撑件升降的支撑臂组,支撑臂组包括一对上支撑臂和一对下支撑臂,各上支撑臂的上端均通过连接轴与上支撑件铰接,各下支撑臂的下端均通过连接轴与下支撑件铰接,相对应的各上支撑臂的下端和各下支撑臂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两转轴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两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本技术提供的千斤顶,丝杆的转动能够同时带动两个转轴沿着丝杆直线移动,进而使上、下支撑臂同时张开或收缩,千斤顶升降速度快、支撑稳定性好,操作方便。【专利说明】千斤顶
本技术属于起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千斤顶。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大型物件的安装或在汽车的维修过程当中,由于质量较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借助到如千斤顶这样的起重工具来进行相应的操作,以提高生产的方便性。市场上现使用的螺旋千斤顶,由四个支撑臂、一根螺纹丝杆组成。四个支撑臂通过四个铰链呈对称菱形连接,螺纹丝杆穿过在同一对角线上的两个铰链,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螺纹丝杆,从而实现整个千斤顶的升降。但是,由于现有的千斤顶中驱动的螺纹丝杆是单一螺纹形式的,这样在调节千斤顶的高度时,实际上只是一边的支撑臂沿螺纹丝杆移动,从而带动另一边的支撑臂升降,这样升降速度较慢,同时也容易造成丝杆受力不均匀。而且,在转动螺纹丝杆时,施力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这样在操作时也需要不断的移动,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其结构简单,升降速度快,受力均匀,操作简单可靠。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千斤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下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上、下支撑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上、下支撑件升降的支撑臂组,所述支撑臂组包括一对上支撑臂和一对下支撑臂,各所述上支撑臂的上端均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上支撑件铰接,各所述下支撑臂的下端均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下支撑件铰接,相对应的各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和各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两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两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具体地,两所述上支撑臂和两所述下支撑臂均为实心结构。具体地,两所述上支撑臂和两所述下支撑臂均为中空结构,其横断面为封闭的多边形或至少开设有一个开口的多边形。具体地,所述丝杆任意一端头设置有用于旋转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横断面呈多边形。具体地,两所述上支撑臂的上端头以及两所述下支撑臂的下端头均设置具有容纳槽的同步轮,两所述上支撑臂上端头处的所述同步轮以及两所述下支撑臂下端头处的所述同步轮均互相啮合。具体地,每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上端头以及每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下端头均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同步轮,且相对应的所述同步轮相互啮合,两相对的所述同步轮之间夹设有定位块。具体地,所述同步轮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各相互啮合的所述同步轮上的所述凸块交替咬合。具体地,每个所述同步轮的容纳槽内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具体地,所述上支撑件为与所述上支撑臂铰接的承重板,所述下支撑件由两个折弯的基座组成,两所述基座均与所述下支撑臂铰接,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数个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具体地,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安装板,两所述下支撑臂的下端通过所述连接轴夹设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千斤顶,采用一对上支撑臂和一对下支撑臂分别铰接于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再通过转轴将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转动连接,两转轴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两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同一根丝杆,并且丝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转动丝杆时,便能使两个转轴同时沿着丝杆移动,进而使两上支撑臂和两下支撑臂同时收缩或张开,提高了两支撑件升降的速度以及升降的平稳性,丝杆受力均匀,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除去承重板和基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中丝杆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中基块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千斤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支撑件110、下支撑件120和设置在上、下支撑件之间用于驱动上、下支撑件升降的支撑臂组,两支撑件一个用于抵顶被支撑的物体,另一个则抵顶于承力点(如地面),支撑臂组包括一对上支撑臂200和一对下支撑臂300,各上支撑臂200的上端均通过连接轴400与上支撑件110铰接,各下支撑臂300的下端均通过连接轴400与下支撑件120铰接。这样,两上支撑臂200和两下支撑臂300能够在连接轴400的导向下转动,当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以各连接轴400为支点,自动调整支撑的位置,使对应的上、下支撑件的位置能够保持平衡,确保在使用时支撑物体的稳定性。相对应的各上支撑臂200的下端和各下支撑臂300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500连接,两转轴500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两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600,丝杆6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由于一对上支撑臂200和一对下支撑臂300是分开与对应的转轴500连接,这样每个转轴500上就都连接有一个上支撑臂200和一个下支撑臂300,并且在两个转轴500的径向方向上开设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即为一个左旋螺纹,一个右旋螺纹,让两转轴500上的螺纹孔螺纹方向不同即可),而且穿过螺纹孔的丝杆600上开设有与该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转动丝杆600时,丝杆600便会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转轴500沿着丝杆600同时相对或同时相背运动,从而实现了两个上支撑臂200和两个下支撑臂300能够同时收缩或张开,同时受力,实现支撑物体或收回复位的功能,升降速度快。克服了现有的千斤顶,由于用于驱动的丝杆600整个螺纹是一样的,因此只能是单侧的支撑臂移动,从而导致升降速度慢、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中提供的千斤顶比现有的千斤顶升降速度快了一倍。同时,本申请中由于用于驱动的丝杆600两端是设置了螺纹方向不同的螺纹,从而在转动时,其自身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因此驱动丝杆600转动的施力点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操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无需调整操作的位置,进而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性。本技术提供的千斤顶,采用一对上支撑臂200和一对下支撑臂300通过转轴500转动连,两转轴500上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根能够驱动两转轴500移动的丝杆600,从进而带动铰接在两上支撑臂200上端的上支撑件110以及铰接在两下支撑臂300下端的下支撑件120相对运动,实现整个千斤顶的升降功能。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下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上、下支撑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上、下支撑件升降的支撑臂组,所述支撑臂组包括一对上支撑臂和一对下支撑臂,各所述上支撑臂的上端均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上支撑件铰接,各所述下支撑臂的下端均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下支撑件铰接,相对应的各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和各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两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异的螺纹孔,两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穿过的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新
申请(专利权)人:邓晓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