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及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3157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及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方法,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稳固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平衡臂架设在2个移动稳固架上形成悬臂梁结构,2个移动稳固架之间的平衡臂上设置配重装置,平衡臂伸出端设有手动葫芦连接装置;手动葫芦连接装置由滑轮、手动葫芦和钢丝绳组成,滑轮通过连接环扣固定在平衡臂上,手动葫芦通过锁扣分别与上部的连接环扣和下部的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用于吊装千斤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可随移动稳固架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快速地移动千斤顶,从而提高现浇箱梁张拉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和城市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及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工程多采用后张预应力箱梁结构,预应力工程作为现浇箱梁施工中的重要部分,从预留孔道的布设、锚垫板的安装、锚下砼的振捣以及张拉和压浆操作每个步骤都不容忽视,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现阶段施工中由于大桥钢束比较多,张拉又有固定顺序,需要多次移动千斤顶才能作业,而千斤顶每台重约200KG,需要在梁端上下左右移动,单靠人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稳定性差。另外,在现浇箱梁张拉施工中,目前普遍存在波纹管定位不准确、不牢固的问题,在穿钢绞线和注浆过程中波纹管容易移动,从而影响张拉效果并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移动千斤顶,从而提高现浇箱梁张拉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的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方法,同时采用沿波纹管全长间隔固定的方法,确保张拉及后续施工过程中波纹管位置准确且不会移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稳固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平衡臂架设在2个移动稳固架上形成悬臂梁结构,2个移动稳固架之间的平衡臂上设置配重装置,平衡臂伸出端设有手动葫芦连接装置;手动葫芦连接装置由滑轮、手动葫芦和钢丝绳组成,滑轮通过连接环扣固定在平衡臂上,手动葫芦通过锁扣分别与上部的连接环扣和下部的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用于吊装千斤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可随移动稳固架移动。所述移动稳固架由竖撑杆、上层横撑杆、下层横撑杆和带刹车万向轮组成,上层横撑杆、下层横撑杆与4个竖撑杆组成框架式结构,4个带刹车万向轮分别安装在竖撑杆底部;平衡臂固定在下层横撑杆上。所述平衡臂顶部沿纵向设有滑道,平衡臂在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安装位置的外侧设有限位挡块,在配重装置的两侧也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配重装置由配重块、承重杆和吊绳组成,配重块通过承重杆吊挂在平衡臂上;配重块的顶部四角均布4个吊环,2个承重杆分别垂直于平衡臂方向设置,每个承重杆分别通过吊绳连接同侧的2个吊环。基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的张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预应力现浇箱梁腹板钢筋和锚下钢筋安装完毕后,沿现浇箱梁纵向按50cm间距进行标记,将定位筋按标记位置焊接到现浇箱梁腹板两侧钢筋上,安装波纹管,在标记处依次通过U型定位环套紧固定波纹管,然后将U形定位环通过钢丝与定位筋绑扎固定;确保波纹管位置准确,固定牢固,且在穿钢绞线和注浆过程中波纹管不移位;2)将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中的2个移动稳固架沿现浇箱梁纵向固定到中间的第一个张拉端,安装平衡臂,配重装置固定在2个移动稳固架之间的平衡臂上,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安装在张拉端一侧的平衡臂伸出端上;通过手动葫芦下方的钢丝绳吊起千斤顶,整个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后,先将千斤顶放置在现浇箱梁顶面;待张拉端的工作锚和夹片安装完成后,再将千斤顶放置到张拉端的位置,通过滑轮调整千斤顶的位置,穿过钢束后,在千斤顶上安装工作锚和夹片,进行张拉作业;3)第一个张拉端张拉作业完成后,将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整体移动到下一个张拉端;按照现浇箱梁横截面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逐个对张拉端进行张拉作业,直到全部张拉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实现千斤顶方便快速地移动到张拉位置,利用手动葫芦手动起吊,并可根据千斤顶的重量选用手动葫芦的型号,结构简易、调整方便;2)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采用了底部设有带刹车万向轮的移动稳固架,结构稳定,移动方便,能保证千斤顶张拉位置的准确性;3)采用沿波纹管全长间隔固定的方法,确保张拉及后续施工过程中波纹管位置准确且不会移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稳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衡臂与移动稳固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手动葫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手动葫芦连接装置与平衡臂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波纹管定位筋布置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波纹管与定位筋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箱梁钢绞线张拉端锚具布置图。图中:1.现浇箱梁2.移动稳固架21.竖撑杆22.上层横撑杆23.下层横撑杆24.带刹车万向轮3.平衡臂31.限位挡块4.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1.滑轮42.连接环扣43.锁扣44.手动葫芦45.钢丝绳5.配重装置51.配重块52.承重杆53.吊环54.吊绳6.钢丝7.千斤顶8.波纹管9.U型定位环10.定位筋11.箱梁钢筋12.张拉端13.工作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稳固架2、平衡臂3、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和配重装置5,所述平衡臂4架设在2个移动稳固架3上形成悬臂梁结构,2个移动稳固架2之间的平衡臂3上设置配重装置5,平衡臂3伸出端设有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由滑轮41、手动葫芦44和钢丝绳45组成,滑轮41通过连接环扣42固定在平衡臂3上,手动葫芦44通过锁扣43分别与上部的连接环扣42和下部的钢丝绳45连接,钢丝绳45用于吊装千斤顶7;平衡臂3、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和配重装置5可随移动稳固架2移动。所述移动稳固架2由竖撑杆21、上层横撑杆22、下层横撑杆23和带刹车万向轮24组成,上层横撑杆22、下层横撑杆23与4个竖撑杆22组成框架式结构,4个带刹车万向轮24分别安装在竖撑杆21底部;平衡臂3固定在下层横撑杆23上。所述平衡臂3顶部沿纵向设有滑道,平衡臂3在手动葫芦连接装置4安装位置的外侧设有限位挡块31,在配重装置5的两侧也设有限位挡块31。所述配重装置5由配重块51、承重杆52和吊绳54组成,配重块51通过承重杆52吊挂在平衡臂3上;配重块51的顶部四角均布4个吊环53,2个承重杆52分别垂直于平衡臂3方向设置,每个承重杆52分别通过吊绳54连接同侧的2个吊环53。基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的张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及预应力箱梁结构张拉方法

【技术保护点】
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稳固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平衡臂架设在2个移动稳固架上形成悬臂梁结构,2个移动稳固架之间的平衡臂上设置配重装置,平衡臂伸出端设有手动葫芦连接装置;手动葫芦连接装置由滑轮、手动葫芦和钢丝绳组成,滑轮通过连接环扣固定在平衡臂上,手动葫芦通过锁扣分别与上部的连接环扣和下部的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用于吊装千斤顶;平衡臂、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可随移动稳固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稳固架、平衡臂、手动葫芦
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平衡臂架设在2个移动稳固架上形成悬臂梁结构,2个移动稳
固架之间的平衡臂上设置配重装置,平衡臂伸出端设有手动葫芦连接装置;手动葫芦连接
装置由滑轮、手动葫芦和钢丝绳组成,滑轮通过连接环扣固定在平衡臂上,手动葫芦通过
锁扣分别与上部的连接环扣和下部的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用于吊装千斤顶;平衡臂、手动
葫芦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可随移动稳固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稳固
架由竖撑杆、上层横撑杆、下层横撑杆和带刹车万向轮组成,上层横撑杆、下层横撑杆与
4个竖撑杆组成框架式结构,4个带刹车万向轮分别安装在竖撑杆底部;平衡臂固定在下
层横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臂顶
部沿纵向设有滑道,平衡臂在手动葫芦连接装置安装位置的外侧设有限位挡块,在配重装
置的两侧也设有限位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
由配重块、承重杆和吊绳组成,配重块通过承重杆吊挂在平衡臂上;配重块的顶部四角均
布4个吊环,2个承重杆分别垂直于平衡臂方向设置,每个承重杆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巳光王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