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建筑、采矿分类,具体涉及建筑物的利用千斤顶施压产生预应力后再做补强的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梁的修复办法众多,专利技术人通过专利检索得知,与本技术最为接近的专利技术是曹新恒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桥梁现浇支架。本技术与通用型桥梁现浇支架同样采用了千斤顶用于对梁、板的浇筑提供支撑。但最大区别在于在他的施工过程中,千斤顶只是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而本技术中的千斤顶,是作为永久支撑的一部分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现代社会随着商业化的全面开展,门面房供不应求。很多住户为了商业利益,将临街的墙面拆除并改造成门面;也有更多追求住宅个性化的住户为了使自己的住房变得更实用,擅自将部分承重墙体拆除。造成原本设计的非承重梁或低荷载梁承担起承重的责任,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有关部门通常会要求违规者恢复原状。但从技术角度讲,由于梁过度负荷后变形的存在,恢复原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本人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修复办法,其原理是在原承重墙拆除后,对剩余梁体利用千斤顶施压产生预应力后再做补强,使其可以与千斤顶以及以及其他构件一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性的承重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 ...
【技术保护点】
利用千斤顶施压产生预应力后再做补强的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用于补强梁体的槽钢;槽钢内部对应支撑点部位设置的用于传递预应力的弹簧;槽钢内部用于与原有梁体组合成为新梁体一部分的后浇混凝土;槽钢底部用于为槽钢提供支撑的型钢或钢管;型钢或钢管底部用于顶升整个系统的千斤顶;千斤顶周围用于补强的短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