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9654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是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包括有现浇梁,护栏,腹板托架,贝雷片,贝雷梁;钢绞线,工字钢,锚具,上钢板,下钢板;锚杆,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大跨度和高空的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的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成本,节能减排,保证了施工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是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采用钢管贝雷片平台施工的桥梁现浇梁一般具有跨度大和高空大吨位的特点,需测试平台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支架预拱度,为立模标高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模拟压重检验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消除基础沉降及搭设支架非弹性变形,对平台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预压进行必要的验证。现有的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常规预压方式采用水袋、砂袋预压施工,这种常规预压方式的施工存在堆载物吊装、持荷、卸载耗时长、费用高、堆载预压施工存在的堆载物塌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预压方式的施工存在堆载物吊装、持荷、卸载耗时长、费用高、堆载预压施工存在的堆载物塌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是一种施工时间,简单方便,成本低和安全的施工技术。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包括有现浇梁,现浇梁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现浇梁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设有呈钢架结构的腹板托架,腹板托架由钢管架接搭建而成,现浇梁整体的下部均匀设有贝雷片,贝雷片经浇筑混凝土后成贝雷梁;钢绞线上端的左右两侧采用工字钢设置在贝雷梁上,工字钢翼缘板上在预压点位处用板上下焊接固定,上钢板预留孔洞,上钢板上放置锚具,锚具中心孔洞、上钢板预留孔洞和缝隙中心在同一竖直面上,钢绞线通过锚具孔和上钢板预留孔向下放置;下钢板的结构和上钢板相同,位置和上钢板位置错开;钢绞线下端在预压点位通长放置两排工字钢,中间留缝,两排工字钢翼缘板之间用钢板焊接连接,中间留孔洞,钢绞线向下穿过孔洞通过挤压头固定;每一束钢绞线竖向对应一根锚杆,锚杆通过翼缘板上的钢板预留孔洞进行固定连接贝雷梁上部与现浇梁下部的间隙处设有千斤顶,千斤顶均匀间隔分布。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千斤顶的位置于纵桥向跨度的1/2、1/4、和1/8处设置,总计均匀布设30个预压点位,预压点位布置在横桥向在腹板位置处适当加密。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锚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至少为混凝土荷载的1.2倍;锚杆采用R32N自钻式锚杆,锚杆长度为4.5m,壁厚为6mm,抗拉力为280KN。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孔洞的内径不小于4cm。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下钢板和上钢板的尺寸为10cm*10cm*2cm。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工字钢的材料选用为25A工字钢。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贝雷片的材料为HD200型上下加强贝雷片。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能有效降低大跨度和高空的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的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成本,节能减排,保证了施工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字钢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字钢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栏,2、千斤顶,3、锚杆,4、钢管,5、贝雷片,6、钢绞线,7、孔洞,8、锚具,9、上钢板,10、工字钢,11、下钢板,12、贝雷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包括有现浇梁,现浇梁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1,现浇梁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设有呈钢架结构的腹板托架,腹板托架由钢管4架接搭建而成,现浇梁整体的下部均匀设有贝雷片5,贝雷片5经浇筑混凝土后成贝雷梁12;钢绞线6上端的左右两侧采用工字钢10设置在贝雷梁1上,工字钢10翼缘板上在预压点位处用板上下焊接固定,上钢板9预留孔洞7,上钢板9上放置锚具8,锚具8中心孔洞7、上钢板9预留孔洞7和缝隙中心在同一竖直面上,钢绞线6通过锚具8孔和上钢板9预留孔向下放置;下钢板11的结构和上钢板9相同,位置和上钢板9位置错开;钢绞线6下端在预压点位通长放置两排工字钢10,中间留缝,两排工字钢10翼缘板之间用钢板焊接连接,中间留孔洞7,钢绞线6向下穿过孔洞7通过挤压头固定;每一束钢绞线6竖向对应一根锚杆3,锚杆3通过翼缘板上的钢板预留孔洞7进行固定连接贝雷梁12上部与现浇梁下部的间隙处设有千斤顶2,千斤顶2均匀间隔分布。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千斤顶2的位置于纵桥向跨度的1/2、1/4、和1/8处设置,总计均匀布设30个预压点位,预压点位布置在横桥向在腹板位置处适当加密。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锚杆3所承受的最大荷载至少为混凝土荷载的1.2倍;锚杆3采用R32N自钻式锚杆,锚杆3长度为4.5m,壁厚为6mm,抗拉力为280KN。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孔洞7的内径不小于4cm。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下钢板11和上钢板9的尺寸为10cm*10cm*2cm。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工字钢10的材料选用为25A工字钢。作为本技术方案具体优化的,贝雷片5的材料为HD200型上下加强贝雷片。本技术公开的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根据实际混凝土荷载分布划分预压区间并确定各区间混凝土荷载,按多个集中力对平台产生的弯矩及剪力与实际荷载对平台相应位置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同的原则进行布载。现浇梁需预压的主要结构自重870t,考虑将预压荷载转化为集中荷载布设于平台上,预压点位纵桥向在跨度1/2、1/4、和1/8处设置,总计布设30个预压点位,预压点位布置在横桥向在腹板位置处适当加密,锚杆3所施加荷载按锚杆3区域所承受混凝土荷载的1.2倍计算。根据现场条件复杂的卵石层和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的地质情况下,采用R32N自钻式锚杆3施工,锚杆3长度4.5m,壁厚为6mm,抗拉力为280KN。是集钻进、注浆、锚固功能为一体的锚杆3,具有可靠、高效。施工中必须保证锚杆3注浆到位,检测抗拉拔力应不少于荷载要求的1.5倍,且满足荷载的张拉力要求。钢绞线6上端采用工字钢10设置在贝雷梁12上,工字钢10翼缘板上在预压点位处用板上下焊接固定,上钢板9预留孔洞7,上钢板9上放置锚具8,锚具8中心孔洞7、上钢板9预留孔洞7和缝隙中心在同一竖直面上,钢绞线6通过锚具8孔和上钢板9预留孔向下放置,下钢板11位置和上钢板9位置适当错开。钢绞线6下端在预压点位通长放置两排工字钢10,中间留缝,两排工字钢10翼缘板之间用钢板焊接连接,中间留孔洞7,钢绞线6向下穿过孔洞7通过挤压头固定。每一束钢绞线6竖向对应一根锚杆3(R32N型),锚杆3通过翼缘板上的钢板预留孔洞7进行有效固定连接。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能有效降低大跨度和高空的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的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成本,节能减排,保证了施工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包括有现浇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梁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1),现浇梁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设有呈钢架结构的腹板托架,所述腹板托架由钢管(4)架接搭建而成,现浇梁整体的下部均匀设有贝雷片(5),贝雷片(5)经浇筑混凝土后成贝雷梁(12);钢绞线(6)上端的左右两侧采用工字钢(10)设置在贝雷梁(12)上,工字钢(10)翼缘板上在预压点位处用板上下焊接固定,上钢板(9)预留孔洞(7),上钢板(9)上放置锚具(8),锚具(8)中心孔洞(7)、上钢板(9)预留孔洞(7)和缝隙中心在同一竖直面上,钢绞线(6)通过锚具(8)孔和上钢板(9)预留孔向下放置;下钢板(11)的结构和上钢板(9)相同,位置和上钢板(9)位置错开;钢绞线(6)下端在预压点位通长放置两排工字钢(10),中间留缝,两排工字钢(10)翼缘板之间用钢板焊接连接,中间留孔洞(7),钢绞线(6)向下穿过孔洞(7)通过挤压头固定;每一束钢绞线(6)竖向对应一根锚杆(3),锚杆(3)通过翼缘板上的钢板预留孔洞(7)进行固定连接贝雷梁(12)上部与现浇梁下部的间隙处设有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均匀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现浇梁钢管贝雷片平台中的张拉预压装置,包括有现浇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梁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1),现浇梁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设有呈钢架结构的腹板托架,所述腹板托架由钢管(4)架接搭建而成,现浇梁整体的下部均匀设有贝雷片(5),贝雷片(5)经浇筑混凝土后成贝雷梁(12);钢绞线(6)上端的左右两侧采用工字钢(10)设置在贝雷梁(12)上,工字钢(10)翼缘板上在预压点位处用板上下焊接固定,上钢板(9)预留孔洞(7),上钢板(9)上放置锚具(8),锚具(8)中心孔洞(7)、上钢板(9)预留孔洞(7)和缝隙中心在同一竖直面上,钢绞线(6)通过锚具(8)孔和上钢板(9)预留孔向下放置;下钢板(11)的结构和上钢板(9)相同,位置和上钢板(9)位置错开;钢绞线(6)下端在预压点位通长放置两排工字钢(10),中间留缝,两排工字钢(10)翼缘板之间用钢板焊接连接,中间留孔洞(7),钢绞线(6)向下穿过孔洞(7)通过挤压头固定;每一束钢绞线(6)竖向对应一根锚杆(3),锚杆(3)通过翼缘板上的钢板预留孔洞(7)进行固定连接贝雷梁(12)上部与现浇梁下部的间隙处设有千斤顶(2),所述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闯张义伟赵尚哲颜丙发王照姜川李宪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