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特征在于出水管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出水口,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筒Ⅰ、过滤筒Ⅱ和弹簧;所述过滤筒Ⅰ筒顶边缘、过滤筒Ⅱ筒底边缘都与出水管内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垫,过滤筒Ⅰ筒顶与出水管管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输水管管内壁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丝杠套固定连接,丝杠套内安装有丝杠,且丝杠一端与穿过出水管顶端的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在出水管外面的一端设有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的防止管路堵塞出现管路连接处涨裂漏水和管路爆破现象,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止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灌溉系统是实现灌溉的基础设施,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一般由灌溉渠首工程、渠道或输水管道、渠系建筑物以及沉沙地等。在使用地下水灌溉或无法实现自流灌溉而需提水灌溉时,或低洼地区不能自流排水时,应兴建排灌栗站进行机电排灌。目前的灌溉方式多以开挖渠道引水为主,但是渠道引水灌溉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物力去清理渠道内的垃圾和淤泥,不仅维护成本高,而且水力资源浪费很大,因此出现了采用喷灌方式来浇灌,但是现有的农田灌溉装置使用时间长了易受腐蚀,使用寿命较短,并且现有的灌溉装置很容易出先漏水现象,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需定期更换,成本较高,且浪费人力物力。专利号201510001450.7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利灌溉装置,该装置包括垂直设置的输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与输水管连通,输水管设置在地面下部,出水管下端设置在地面下部,输水管外部设置一圈混凝土层,出水管上端设置螺母,螺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螺杆上端垂直固定设置开关,螺杆下端固定设置阻隔块,开关位于出水管外部,阻隔块位于出水管内部,阻隔块为圆柱体形,阻隔块与出水管内壁接触,阻隔块的下部设置一层耐磨层,耐磨层下部设置一层聚氨酯垫,出水管一侧设置出水口,出水管内壁设置一圈防漏圈,防漏圈内部中空,防漏圈位于出水口下方;其能够很好的完成引水灌溉,但是由于这样的结构设计没有考虑到水中杂质对管路的堵塞问题,所以在本申请文件中提供的水利灌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管路堵塞,导致管路连接处涨裂漏水和管路爆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的防止管路堵塞出现管路连接处涨裂漏水和管路爆破现象,且使用寿命长的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管路堵塞导致管路连接处涨裂漏水和管路爆破,灌溉装置使用时间长了易受腐蚀,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出水管1和输水管2,出水管1的下端与输水管2连通,且两者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 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出水口3,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筒16、过滤筒Π 7和弹簧10;所述过滤筒16筒顶边缘、过滤筒Π 7筒底边缘都与出水管1内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垫12,过滤筒16筒顶与出水管1管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输水管2管内壁设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与丝杠套5固定连接,丝杠套5内安装有丝杠4,且丝杠4一端与穿过出水管1顶端的活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在出水管1外面的一端设有开关8。所述过滤筒16、过滤筒Π7的外径小于出水管1的内径。所述过滤筒16的内径大于过滤筒Π7的外径,所述过滤筒Π 7安装在过滤筒16的内部,且过滤筒16筒口内壁、过滤筒Π 7筒口外壁都设有圆形挡条13。所述丝杠4、丝杠套5分别穿过过滤筒16和过滤筒Π 7,且与所述过滤筒16和过滤筒Π7固定连接,在丝杠4、丝杠套5端部都设有大于半圆直径的管头14,与管头14固定连接的活动杆9、固定块11上都设有与其大小一致的凹形圆槽。所述过滤筒Π7筒口外壁的圆形挡条13与出水口 3内壁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的防止管路堵塞出现管路连接处涨裂漏水和管路爆破现象,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出水管1、输水管2、出水口3、丝杠4、丝杠套5、过滤筒16、过滤筒Π 7、开关8、活动杆9、弹簧10、固定块11、聚氨酯垫12、圆形挡条13、管头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出水管1和输水管2,出水管1的下端与输水管2连通,且两者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 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出水口3,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筒16、过滤筒Π 7和弹簧10;所述过滤筒16筒顶边缘、过滤筒Π 7筒底边缘都与出水管1内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垫12,过滤筒16筒顶与出水管1管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输水管2管内壁设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与丝杠套5固定连接,丝杠套5内安装有丝杠4,且丝杠4一端与穿过出水管1顶端的活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在出水管1外面的一端设有开关8。所述过滤筒16、过滤筒Π7的外径小于出水管1的内径。所述过滤筒16的内径大于过滤筒Π7的外径,所述过滤筒Π 7安装在过滤筒16的内部,且过滤筒16筒口内壁、过滤筒Π 7筒口外壁都设有圆形挡条13。所述丝杠4、丝杠套5分别穿过过滤筒16和过滤筒Π 7,且与所述过滤筒16和过滤筒Π7固定连接,在丝杠4、丝杠套5端部都设有大于半圆直径的管头14,与管头14固定连接的活动杆9、固定块11上都设有与其大小一致的凹形圆槽。所述过滤筒Π7筒口外壁的圆形挡条13与出水口 3内壁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使用时,拧动开关8,开关8带动活动杆9向上移动,同时丝杠4在活动杆9的作用下从丝杠套5内旋出,带动过滤筒16和聚氨酯垫12也向上移动,直到过滤筒16筒口内壁、过滤筒Π 7筒口外壁的圆形挡条13重合,此时圆形挡条13与出水口 3内壁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输水管2中流动的水在压力作用下从出水口3流出,慢慢拧动开关8,可以调节出水量的大小。关闭时,向另一个方向拧动开关8,开关8带动活动杆9向下移动,过滤筒16和聚氨酯垫12也向下移动,直到过滤筒16筒口内壁的圆形挡条13与过滤筒Π 7筒底边缘的聚氨酯垫12重合,过滤筒16筒顶边缘的聚氨酯垫12与过滤筒Π 7筒口外壁的圆形挡条13重合,此时,停止拧动开关8,整个灌溉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主权项】1.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出水管(1)和输水管(2),出水管(1)的下端与输水管(2)连通,且两者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出水口(3),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筒1(6)、过滤筒Π (7)和弹簧(10);所述过滤筒1(6)筒顶边缘、过滤筒Π (7)筒底边缘都与出水管(1)内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垫(12),过滤筒1(6)筒顶与出水管(1)管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输水管(2)管内壁设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与丝杠套(5)固定连接,丝杠套(5)内安装有丝杠(4),且丝杠(4)一端与穿过出水管(1)顶端的活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在出水管(1)外面的一端设有开关(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筒1(6)、过滤筒Π(7)的外径小于出水管(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筒1(6)的内径大于过滤筒Π (7)的外径,所述过滤筒Π (7)安装在过滤筒1(6)的内部,且过滤筒1(6)筒口内壁、过滤筒Π (7)筒口外壁都设有圆形挡条(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4)、丝杠套(5)分别穿过过滤筒I (6)和过滤筒Π (7),且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业用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出水管(1)和输水管(2),出水管(1)的下端与输水管(2)连通,且两者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出水口(3),其内部安装有过滤筒Ⅰ(6)、过滤筒Ⅱ(7)和弹簧(10);所述过滤筒Ⅰ(6)筒顶边缘、过滤筒Ⅱ(7)筒底边缘都与出水管(1)内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垫(12),过滤筒Ⅰ(6)筒顶与出水管(1)管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输水管(2)管内壁设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与丝杠套(5)固定连接,丝杠套(5)内安装有丝杠(4),且丝杠(4)一端与穿过出水管(1)顶端的活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在出水管(1)外面的一端设有开关(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