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2587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河流生态护岸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长净化处理程序、提高生化反应净化效率、高效去除含氮量较高的净化含氮类面源污染物的生态护岸净化系统,包括位于河道岸坡常水位以上的护岸,护岸包括打入河道岸坡的防护桩和固基在河道岸坡上的石笼,防护桩由若干单体桩并排组成且相邻单体桩之间存在间隙,防护桩和石笼之间设置有第一不透水层,防护桩、石笼和第一不透水层围成反应池,反应池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平行于河道岸坡坡向的植被层、吸附层和反硝化层,植被层和吸附层上沿河道岸坡坡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不透水层,第二不透水层将反应池依次分隔为若干次反应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流生态护岸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含氮类面源污染物的生态护岸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河湖水体水质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现象也时常出现,就此,如何控制污染物质进入河湖水体、提高水体水质并预防水土大面积的流失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河流面源污染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不透水区域面积所占比重增加,雨水的径流量明显增大且其携带的污染量也随之增大,雨水引起的河流面源污染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威胁。针对河流面源污染的防治,生态护岸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护岸是在保证河道岸坡的稳定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由传统的封闭式系统转换成开放式系统,使河道水位变动区的水陆生态系统密切联系,形成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交换的水陆动态平衡系统,该系统内部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可增强河道水质自净能力。目前常见的生态型护岸模式主要有植被生态护岸、生态袋护岸、生态混凝土护岸、石笼护岸等,虽然我国采用该类护岸模式对河湖边坡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一、现有的河湖生态护岸系统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护岸净化系统,用于河道岸坡(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岸坡(1)常水位以上的护岸,所述护岸包括打入河道岸坡(1)的防护桩(2)和固基在河道岸坡(1)上的石笼(3),所述防护桩(2)由若干单体桩并排组成且相邻单体桩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防护桩(2)和石笼(3)之间设置有第一不透水层(4),所述防护桩(2)、石笼(3)和第一不透水层(4)围成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平行于河道岸坡(1)坡向的植被层(5)、吸附层和反硝化层(8),所述植被层(5)和吸附层上沿河道岸坡(1)坡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不透水层(9),所述第二不透水层(9)将反应池依次分隔为若干次反应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婷高彦波佟镇高声远徐志李远帆潘玲郑鹏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