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6646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解决了如何有效的利用生态沟渠技术措施对受纳水体面源污染进行处理的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等固体物质的沉淀池、用于去除面源来水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态净化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用于拦截水中悬浮物的提篮格栅装置,面源来水进过提篮格栅装置之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与生态净化区之间通过砖砌结构的配水花墙连接,配水花墙上设有确保水力条件的预留孔洞,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生物吸附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Ecological ditch system for improv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receiving wate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cological ditch system used for improving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receiving water bodie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how to effectively treat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the receiving water body by utilizing the ecological ditch technical measures.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ditch system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water, including water source on the surface in the flowing direction are arranged in the sedimentation tank, precipitation runoff sediment carrying surface source of solid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ecologic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o water purification area,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arranged for basket grille device of suspended solids in water interception, non-point source water into the basket after the grid device enters the sedimentation tank between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connected by water wall brick structure,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water to ensure the water condition of reserved holes, the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filled with biological adsorption as filler microbial carri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ealing with the opposite source pollution and reducing the pollutant load on the receiving wat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生态沟渠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质屋面、路面的雨水径流、生活污水、农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畜禽粪便污染,随着降水或灌溉过程,对受纳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面源来水带来的过量氮、磷等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责任主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指导地方落实并提出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工作流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城市黑臭水体的识别、分级、整治方案编制方法以及整治技术的选择和效果评估、政策机制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了具体治理黑臭水体的技术,主要包括控源截污技术、内源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其它治理措施。控源截污技术主要包括截污纳管和面源污染控制两项技术,生态沟渠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一种,在工程中主要应用是水体面源污染的处理净化。专利CN102094407A(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中公开了一种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沟渠的横断面为梯形,沟渠的两壁和底部采用其上分布有多个长方形孔的混凝土板材硬质化,并在孔中种植对氮磷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沟渠中设有若干节制闸,沟渠的底部设有若干呈S形排列、四壁布满孔、内充对氮磷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的过滤箱,并在过滤箱中种植对氮磷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一是能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的氮磷,拦截率分别达50%和60%以上;二是能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的悬浮物,拦截率达到95%以上;三是能充分利用原有农田排水沟渠,解决了生态工程占用较多耕地的问题;以上研究,结构复杂,应用投入成本较高,推广难度大。综上可知,针对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情况,如何有效的利用生态沟渠技术措施,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实际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如下:(1)生态沟渠简单高效性、易于维护、占地少问题。(2)生态沟渠内吸附填料选择问题,通过改善吸附填料附着微生物能力,增强水质改善能力。(3)生态沟渠内,拦截杂质方便清除问题。(4)生态沟渠内,水利条件及污水停留时间问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高效,易于维护,占地少,投入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填充吸附填料可重复回收利用的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本技术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等固体物质的沉淀池、用于去除面源来水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态净化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用于拦截水中悬浮物的提篮格栅装置,面源来水进过提篮格栅装置之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与生态净化区之间通过砖砌结构的配水花墙连接,配水花墙上设有确保水力条件的预留孔洞,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生物吸附填料。进一步地,所述提篮格栅装置包括由4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立面、1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底面,共5个栅拦面拼接组成的正方体提篮结构,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顶面敞开,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两侧立面分别各自设置有一用于提出清掏的弧形把手,在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其中一个立面上设置两个直角挂钩,所述直角挂钩伸出格栅正方体提篮结构200mm后向下弯90°延伸250mm,挂在沉淀池水池侧壁上;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各格栅面的长、宽、高均为500mm,各格栅面包括由30×30×5角钢焊接而成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多根平行、间距设置的栅条,所述栅条的直径为10mm的圆钢,栅条的材质为304不锈钢,相邻两根栅条间隙为3mm。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为长1m,宽1m,深1.5m的砖砌构筑物,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采用填土夯实的地基,所述地基上方铺设有700g土工膜,所述土工膜上方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厚150mm、粒径30-80m的粗砂层,所述粗砂层的厚200mm、粒径30-80mm的砾石,厚100mm、粒径8-10mm的砾石,100mm厚的粗砂层,200mm厚的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层上生长有湿生植物。优选地,所述湿生植物至少包括芦苇、香蒲、茭白。具体地,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的生物吸附填料为粒径20-30mm、密度0.8至1.2g/cm3的火山岩。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净化区内火山岩填充体积为生态净化区整体体积的80%-90%。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水花墙深1.5m,宽1m,每间隔60-120mm设有1预留个孔洞,所述预留孔洞的直径大小为10-15mm。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区出水墙根据溢流水位为1.3m。进一步地,生态沟净化区结构尺寸为长2m,宽1m,深1.5m,砖砌构筑物。特别地,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上设有盖板。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高效,能够有效拦截面源径流中的颗粒、悬浮物质,消减污水中一定量的氮、磷,达到面源污染净化的目的。(2)生态净化区内填充微生物载体火山岩,稳定高效,耐用性持久,无需更换,可循环利用,成本价格低。(3)格栅采用方便提拿的提篮格栅,便于后期清理与维护。(4)本技术均采用砖砌结构,可利用现有沟渠改造,成本低,施工简单方便。(5)沉淀池内地基中填充石块可就地取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行选择。(6)沉淀池和净水区之间的配水花墙可有效改善水力条件,确保水力停留时间。(7)应用广泛,可适用于农田、城市硬质地面雨水径流、含禽类粪便水、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水。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的平面图;图2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的剖面图;图3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的提篮格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的配水花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等固体物质的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固体物质的沉淀池、用于去除面源来水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态净化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用于拦截水中悬浮物的提篮格栅装置,面源来水进过提篮格栅装置之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与生态净化区之间通过砖砌结构的配水花墙连接,配水花墙上设有确保水力条件的预留孔洞,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生物吸附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固体物质的沉淀池、用于去除面源来水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态净化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用于拦截水中悬浮物的提篮格栅装置,面源来水进过提篮格栅装置之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与生态净化区之间通过砖砌结构的配水花墙连接,配水花墙上设有确保水力条件的预留孔洞,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生物吸附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格栅装置包括由4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立面、1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底面,共5个栅拦面拼接组成的正方体提篮结构,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顶面敞开,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两侧立面分别各自设置有一用于提出清掏的弧形把手,在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其中一个立面上设置两个直角挂钩,所述直角挂钩伸出格栅正方体提篮结构200mm后向下弯90°延伸250mm,挂在沉淀池水池侧壁上;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各格栅面的长、宽、高均为500mm,各格栅面包括由30×30×5角钢焊接而成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多根平行、间距设置的栅条,所述栅条的直径为10mm的圆钢,栅条的材质为304不锈钢,相邻两根栅条间隙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长1m,宽1m,深1.5m的砖砌构筑物,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采用填土夯实的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冬宇孙百宁李博刘烨范长喜高彦波徐志佟镇高声远王影于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