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滚筒卡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74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绞车滚筒卡紧装置,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置开有槽(8)的活动体(3),槽(8)内固定偏心轴(5)的一端,带有操作手柄(6)的偏心轴(5)的另一端与壳体(7)铰接,活动体(3)两端镶有内置卡紧轴(1)的轴承(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试井
中一种绞车传动装置,属于一种绞车滚筒卡紧装置
技术介绍
试井是一种油水井井下勘测方法,用于油水井测试,掌握油水井的状态,这就需要试井仪器对井下不同的部位进行测量,试井仪器在测量时须通过试井车上的绞车滚筒向井下下放和提升,绞车传动系统中滚筒就要固定并且要能够方便地更换,目前的滚筒卡紧方法多采用螺纹结构形式的卡紧,工作时须通过手轮旋转来卡紧滚筒,操作起来极不方便,且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绞车滚筒卡紧装置操作不方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绞车滚筒卡紧装置,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并提高了作业效率。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置开有槽的活动体,槽内固定偏心轴的一端,带有操作手柄的偏心轴的另一端与壳体铰接,活动体两端镶有内置卡紧轴的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的壳体铰接有带有操作手柄的偏心轴,壳体内卡紧轴置于活两端镶有轴承的活动体内,扳动操作手柄带动偏心轴的摆动,拔动活动体轴向运动,活动体带动卡紧轴实现轴向运动,卡紧轴上的轴承可实现卡紧轴的转动,同时偏心轴能够实现活动体的反向自锁,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体积小,在卡紧滚筒时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并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剖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卡紧轴,2-轴承,3-活动体,4-固定座,5-偏心轴,6-操作手柄,7-壳体,8-槽,9-垫圈,10-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包括壳体7,壳体7铰接有带有操作扳手6的偏心轴5一端,偏心轴5外置有轴套10,轴套10与壳体7间置有垫圈9,壳体7内置有活动体3,活动体3开有槽8,槽8内固定偏心轴5的另一端,活动体3的两端镶有轴承2,轴承2内置有卡紧轴1,壳体7底部固定有固定座4。实际使用时,扳动操作手柄6摆动偏心轴5,偏心轴5带动活动体3轴向运动,滑动体3带动卡紧轴1轴向运动,活动体3两端的轴承2可实现卡紧轴1转动,通过卡紧轴1上述的运动来实现对滚筒的卡紧,使其固定可靠,并且卡紧轴1固定滚筒后,偏心轴5与卡紧轴1中心线重合可实现反向自锁,使其固定更加可靠。由此可见,使用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体积小,在卡紧滚筒时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并提高了作业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绞车滚筒卡紧装置,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置开有槽(8)的活动体(3),槽(8)内固定偏心轴(5)的一端,带有操作手柄(6)的偏心轴(5)的另一端与壳体(7)铰接,活动体(3)两端镶有内置卡紧轴(1)的轴承(2)。专利摘要一种绞车滚筒卡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绞车滚筒卡紧装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置开有槽(8)的活动体(3),槽(8)内固定偏心轴(5)的一端,带有操作手柄(6)的偏心轴(5)的另一端与壳体(7)铰接,活动体(3)两端镶有内置卡紧轴(1)的轴承(2)。该绞车滚筒卡紧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且工作可靠,并提高了作业效率。文档编号B66D5/00GK2672020SQ200320103240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樊祥娟, 郑柏祥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祥娟郑柏祥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