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复合变性淀粉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淀粉改性是通过引入强亲水基得到水溶性醚,其在水溶性高分子中占有重 要地位。但是,亲水基过强的水合作用有时反而对特定产品的实际应用造成不良影响,通过 传统水溶性淀粉的疏水化改性,可得到两亲性淀粉,使产品获得更优良的应用性能。目前, 这类两亲性淀粉醚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型两亲性淀粉不 断涌现。羧甲基淀粉是一种变性淀粉,分子中含有大量自由羟基的高分子,在醚化反应之 时,典型的疏水端烯基长碳链则连接在淀粉分子上使得淀粉分子具有了疏水性,十六烷基 是高碳低极性基团,疏水性能显著。淀粉分子链上即使含有少量的十六烷基基团,产品性能 会明显改变。与原淀粉比较,十六烷基淀粉醚的抗盐性、亲油性、抗水性、成膜性优异。国内 外关于低温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十六烷基醚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利用多梯度物理场发生器生产淀粉醚,使得工艺大为简便,无"三废"产生疏水化 十六烷基羧甲基淀粉醚,使生产成本降低。在反应体系中反应物质的浓度相对较高,因此能 达到较高的反应效率。同时,多梯度物理场发生器的高压高剪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羧甲基淀粉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1)物料配比按质量百分比:以羧甲基淀粉100%计,取3‑12%溴代十六烷和0‑6%NaOH;(2)调质混合:将按上述配比的物料加入混料器,将溴代十六烷用少量乙醇溶解喷入混料器,将NaOH溶于水中并调节水分使物料质量含水率达到17‑33%调质,充分混合均匀;(3)低温高压醚化反应:将调质、混匀后的物料经喂料器连续加入到多梯度物理场发生器中进行醚化反应;(4)冷却到室温,再干燥,粉碎,过筛得羧甲基淀粉醚,并测其乳化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刚,解梦汐,朱旻鹏,赵卓,刘春景,任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