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板单元及具有其的蜂窝板单元体结构。该单元包括:蜂窝板结构、龙骨、牛腿、封口板、预埋螺母、定位销、结构胶带及螺栓。蜂窝板结构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型,板内预埋螺母,蜂窝板结构与龙骨通过螺栓及结构胶带双重连接成仿机翼构造的单元结构。封口板粘结固定于蜂窝板结构上、下及侧开口处,牛腿采用螺栓与单元体内部龙骨连接,定位销为用于连接相邻单元的定位及传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单元结构受力合理、重量轻、面板选择灵活多样,适合标准化、工业化批量生产,大大提高加工质量及速度,简化现场安装工作量,适用于设计加工大尺寸金属装饰构件,还可应用于室内外大中型广告设施、展会设施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板单元及具有其的蜂窝板单元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建筑离不开幕墙装饰工程,幕墙装饰工程也随着建筑师的个性化追求,外形不再方方正正,更多出现单曲面,双曲面,异形曲面;板块尺寸也不单一,有的工程很小像钻石的多折面,比如球形玻璃幕墙的城市景观,有的很大,比如银行首层落地玻璃或铝板,6米*2米的板块也很常见。但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缺陷:1、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产生拼接缝(例如,通常采用的玻璃与钢板共用的方案不能做成一个整体,在单曲面最小半径为32mm处有拼接缝),影响整体的美观度。2、安装、拆卸比较复杂,使用不便,人力成本和造价成本较高。3、多采取焊接工艺,容易产生焊接变形等问题。4、材质选择不合理。例如:铝型材采用的是开模挤出,但受制于国内最大挤出尺寸600mm限制,只能分2次开模,然后将两型材采用氩弧焊焊接成型,再将焊缝打磨平整后喷涂氟碳漆。采用铝型材材质制作的幕墙装饰,具有以下缺点:焊接变形大,焊缝打磨不平整,喷漆后在焊缝处颜色出现色差,喷涂的氟碳漆不能做到高光,且自洁性较差下雨后出现明显泪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蜂窝板单元及具有其的蜂窝板单元体结构,具有选材合适、结构设计合理、拆卸安装方便、造价低、节省人力等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窝板单元,包括:蜂窝板结构、封口板、牛腿和龙骨;所述蜂窝板结构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型(即U型),其顶端、底端以及侧面均开口;所述封口板包括侧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侧端板固定在蜂窝板结构的侧面,所述上端板固定在蜂窝板结构的顶端;所述下端板固定在蜂窝板结构的底端;所述龙骨固定在蜂窝板结构的内部;牛腿的一端从侧端板中穿过并通过连接件与龙骨固定连接,牛腿的另一端插入外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要将组装好的蜂窝板单元运送到施工现场与建筑结构连接即可;2、采用蜂窝板作为主要材质,具有结构重量轻、造价低、整体性好、无焊接工艺及焊接变形等优点,面材还可采用预辊涂氟碳漆的板,具有高光且自洁性好等优点;3、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节省人力;4、具有稳固、耐用等优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为蜂窝板,蜂窝板结构的圆角处固定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内衬型材。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内衬型材作为圆角处的内衬,可以加强蜂窝板结构的强度。进一步,所述龙骨的横截面为敞口梯形槽状结构,龙骨的两侧壁分别与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固定连接。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蜂窝板结构的内部是中空的,如果没有龙骨的支撑和固定,蜂窝板结构容易受到破坏,龙骨的合理设置有效避免了这一现象发生。进一步,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分别预埋有螺母,通过螺栓与螺母的螺纹连接将龙骨的两侧壁分别与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固定。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内预埋螺母,开模将蜂窝板结构压制成型,将蜂窝板结构的两侧面和龙骨用螺栓进行连接,龙骨与牛腿也用螺栓连接,这样龙骨和蜂窝板形成一个单元体结构,运送到施工现场后与建筑结构连接即可,满足建筑师要求,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节省了人力。进一步,所述龙骨设有多个。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根据蜂窝板结构的面材的受力情况合理设置的龙骨的数量以及具体位置,有利于提高对蜂窝板结构的稳固和支撑效果。进一步,所述牛腿呈方管状。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呈方管状,便于插入外墙结构,减少整体结构的重量,有利于通过连接件与龙骨连接的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角铝,所述角铝的其中一个侧面与牛腿固定连接,所述角铝的另一个侧面与龙骨固定连接。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角铝与牛腿之间、角铝与龙骨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龙骨与蜂窝板结构通过结构胶粘结在一起。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粘结具有加强固定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龙骨与蜂窝板结构连接的紧密性,避免意外条件下二者发生脱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蜂窝板单元体结构,包括上述的蜂窝板单元,所述蜂窝板单元设有多个,所述多个蜂窝板单元在垂直方向上连接成一体。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个蜂窝板单元的连接,方便调整蜂窝板单元体结构的规格,满足各种建筑的要求。进一步,在蜂窝板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定位销型材,在蜂窝板单元的顶部的定位销型材处设有承口端,在蜂窝板单元的底部的定位销型材处设有插口端,定位销的上部固定于插口端,定位销的下部插入待连接的蜂窝板单元的承口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定位销,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又便于拆卸和安装;采用插销装置有利于保证多个蜂窝板单元在垂直方向上连接成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蜂窝板单元的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蜂窝板单元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蜂窝板单元在A-A处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蜂窝板单元在B-B处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蜂窝板单元在C-C处的纵向剖视图(省略内部的龙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蜂窝板结构,2、封口板,210、侧端板,220、上端板,230、下端板,3、牛腿,4、龙骨,5、角铝,6、螺母,7、螺栓,8、插口端,9、定位销,10、结构胶,11、定位销型材,12、密封胶,13、承口端,14、内衬型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蜂窝板单元,包括蜂窝板结构1、封口板2、牛腿3和龙骨4;所述蜂窝板结构1的横截面为U型,其顶端、底端以及侧面均开口;所述封口板2包括侧端板210、上端板220和下端板230,所述侧端板210为块状结构,上端板220和下端板230相对于侧端板210同侧延伸,所述侧端板21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侧面,所述上端板22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顶端;所述下端板23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底端;所述龙骨4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内部;牛腿3的一端从侧端板210中穿过并通过连接件与龙骨4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板结构(1)、封口板(2)、牛腿(3)和龙骨(4);所述蜂窝板结构(1)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型,其顶端、底端以及侧面均开口;所述封口板(2)包括侧端板(210)、上端板(220)和下端板(230),所述侧端板(21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侧面,所述上端板(22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顶端;所述下端板(23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底端;所述龙骨(4)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内部;牛腿(3)的一端从侧端板(210)中穿过并通过连接件与龙骨(4)固定连接,牛腿(3)的另一端插入外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板结构(1)、封口板(2)、牛腿(3)和龙骨(4);
所述蜂窝板结构(1)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型,其顶端、底端以及侧面均开口;
所述封口板(2)包括侧端板(210)、上端板(220)和下端板(230),所述侧端板(21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侧面,所述上端板(22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顶端;所述下端板(230)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底端;
所述龙骨(4)固定在蜂窝板结构(1)的内部;
牛腿(3)的一端从侧端板(210)中穿过并通过连接件与龙骨(4)固定连接,牛腿(3)的另一端插入外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蜂窝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结构(1)的两侧面为蜂窝板,蜂窝板结构(1)的圆角处固定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内衬型材(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蜂窝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4)的横截面为敞口梯形槽状结构,龙骨(4)的两侧壁分别与蜂窝板结构(1)的两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蜂窝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蜂窝板结构(1)的两侧面内部分别预埋有螺母(6),通过螺栓(7)与螺母(6)的螺纹连接将龙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凯,董方达,叶军,李艳芳,叶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欧森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