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9898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设有内置型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型腔配合的筒形感应器,所述筒形感应器内装配有一转换初级线圈,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引出一个接线端;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前绝缘外壳与后绝缘外壳,所述前绝缘外壳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电磁屏、隔离片和单匝工作线圈,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与所述筒形感应器连接,所述单匝工作线圈表面包覆有绝缘模具,所述绝缘模具设置有成形金属板料的模具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化传统的电磁成形排斥力为吸引力,将线圈和模具组合为一体,减少配合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成形主要应用于导电材料的成形制造工艺中,是一种利用电能转化为磁场能成形金属板料的方法,传统的电磁成形设备往往利用电磁排斥力,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406913A的文献介绍的金属板料电磁成形装置,包括线圈、集磁器、工件与成形模具。线圈外部装配集磁器置于工件的一侧,集磁器有效集磁的工作面靠近工件。而成形模具则位于工件的另一侧,成形时在线圈中通过脉冲大电流,在线圈与工件之间产生排斥力推动工件向模具运动使工件贴紧模具,以此成形工件。所述的电磁成形设备缺点为,首先电磁成形设备的模具与线圈分别置于工件的两边,使得设备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不方便操作;其次需要成形工件为封闭区域蒙皮或覆盖件时,成形需要在反向设置模具需要先行拆卸覆盖件,工艺和操作都变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转化传统的电磁成形排斥力为吸引力,将线圈和模具组合为一体,减少配合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设有内置型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型腔配合的筒形感应器,所述筒形感应器内装配有一转换初级线圈,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引出一个接线端;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前绝缘外壳与后绝缘外壳,所述前绝缘外壳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电磁屏、隔离片和单匝工作线圈,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与所述筒形感应器连接,所述单匝工作线圈表面包覆有绝缘模具,所述绝缘模具设置有成形金属板料的模具型腔。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储能模块、放电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筒形感应器、电磁屏、单匝工作线圈及金属板料;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放电模块、执行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连接在储能模块两端,储能模块还与放电模块连接;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的转换初级线圈连接;所述的初级线圈缠绕在筒形感应器内,所述筒形感应器输出端与单匝线圈的引线电性连接;所述的单匝线圈置于所述的电磁屏与金属板料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后绝缘外壳的周部设置有一手柄固定环,所述手柄固定环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手柄。进一步的,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为环形薄铜片,所述环形薄铜片的一侧开设有线圈通槽,沿所述线圈通槽引出垂直于所述环形薄铜片的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槽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板穿过的矩形槽。进一步的,所述筒形感应器开设有与所述线圈通槽方向一致的感应器通槽,所述筒形感应器靠近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安装端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端面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的层间设置绝缘,以螺旋形缠绕在筒形感应器上;所述筒形感应器与所述转换初级线圈以一固定筒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转化传统的电磁成形排斥力为吸引力,可以将线圈和模具组合为一体,减少配合难度;2、本技术通过转换初级线圈和筒形感应器的作用,将低电容值输出低频高幅值的电流,提高成形力;3、本技术执行器较为轻便,可以手持完成板料成形,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执行器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3椭圆虚线框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匝工作线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绝缘外壳的前端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筒形感应器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模具;11-模具型腔;12-手柄固定环;13-手柄;14-金属板料;2-单匝工作线圈;21-连接板;22-安装孔;23-线圈通槽;3-隔离片;30-螺钉;4-电磁屏;5-前绝缘外壳;51-圆柱形槽;52-矩形槽;53-固定孔;54-连接板固定孔;6-筒形感应器;61-感应器通槽;62-安装端面;7-固定内筒;71-内筒通槽;72-螺旋形槽;73-通孔;8-转换初级线圈;81-接线端;82-导线;9-后绝缘外壳;10-后盖;101-穿孔;131-控制模块;132-充电模块;133-储能模块;134-放电模块;135-执行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2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包括一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一内置型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前绝缘外壳5与后绝缘外壳9,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与所述型腔配合的筒形感应器6,所述筒形感应器6内装配有一转换初级线圈8,所述转换初级线圈8的层间设置绝缘,以螺旋形缠绕在筒形感应器上(请参照图7),所述转换初级线圈8的两端分别引出一接线端81用于与所述放电模块的正负极相连,所述前绝缘外壳开设有一圆柱形槽51,所述圆柱形槽51内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一电磁屏4、一隔离片3与一单匝工作线圈2,其中所述电磁屏4与隔离片3都为圆形薄板,所述单匝工作线圈2与所述筒形感应器6连接,所述单匝工作线圈2表面包覆有一绝缘模具1,所述绝缘模具1设置有一决定金属板料14形状的模具型腔11,所述后绝缘外壳9的后部设置有一后盖10,所述后盖10上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接线端81连接的导线82穿过的穿孔101,所述后绝缘外壳9的周部设置有一手柄固定环12,所述手柄固定环12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手柄13。请参照图5和图7,所述单匝工作线圈2为环形薄铜片,所述环形薄铜片的一侧开设有线圈通槽23,沿所述线圈通槽23引出垂直于所述环形薄铜片的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筒形感应器6进行连接的安装孔22。请参照图6,所述圆柱形槽51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板21穿过的矩形槽52,所述前绝缘外壳5的周部开设有与所述螺钉30相配合的连接板固定孔54及若干用于与所述筒形感应器6进行固定的固定孔53。请参照图3和图7,所述筒形感应器6外形为圆柱筒形,在轴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线圈通槽23方向一致的感应器通槽61,所述筒形感应器6靠近所述单匝工作线圈2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21相配合的安装端面62,所述连接板21经螺钉30与所述安装端面62固定,所述筒形感应器6与所述转换初级线圈8以一固定筒7固定,所述固定筒7形状为筒形,其轴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线圈通槽23方向一致的内筒通槽71,所述固定筒7的外表面加工有与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相配合的螺旋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设有内置型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型腔配合的筒形感应器,所述筒形感应器内装配有一转换初级线圈,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引出一个接线端;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前绝缘外壳与后绝缘外壳,所述前绝缘外壳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电磁屏、隔离片和单匝工作线圈,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与所述筒形感应器连接,所述单匝工作线圈表面包覆有绝缘模具,所述绝缘模具设置有成形金属板料的模具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设
有内置型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型腔配合的筒形感应器,所述筒形
感应器内装配有一转换初级线圈,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引出一个接线端;所述绝
缘外壳包括前绝缘外壳与后绝缘外壳,所述前绝缘外壳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
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电磁屏、隔离片和单匝工作线圈,所述单匝工作线圈与所述筒形感应
器连接,所述单匝工作线圈表面包覆有绝缘模具,所述绝缘模具设置有成形金属板料的模
具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引力成形金属板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系
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储能模块、放电模块及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
包括所述转换初级线圈、筒形感应器、电磁屏、单匝工作线圈及金属板料;所述控制模块分
别与所述充电模块、放电模块、执行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连接在储能模块两端,储能模
块还与放电模块连接;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的转换初级线圈连接;所述的初级线
圈缠绕在筒形感应器内,所述筒形感应器输出端与单匝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将华程溧黄伍平刘恩洋詹艳然江星莹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