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生银专利>正文

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15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属于一种机械吊具。降低了现有吊具的成本,一套组合吊具可以满足1000MW及以下的绝大多数发电机定子吊装,它采用拉杆和撑杆组合代替H形吊梁,使吊具的受力更加合理;吊具与行车定滑轮组匹配为可变形组合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吨位或厂家的行车;取消了发电机定子转向使用的专用吊钩,而是借用大型起重机的吊钩,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投入;撑杆和拉杆采用分段组合,可以适应不同机组和行车的使用需求。包括行车、在行车上行走的小车和组合滑轮组,上撑杆和拉板、U形吊耳以及下撑杆、吊耳、吊装用千斤绳、小吊梁组成两层倒三角形的组合吊具。可以满足1000MW及以下的绝大多数发电机定子吊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重物的吊具,特别涉及一种吊装大型发 电厂发电机定子时所使用的专用组合吊具。它适合利用行车直接吊装 发电机定子,并且能显著降低发电机定子吊装费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国内大型火电厂发电机定子吊装作业是发电厂进行 发电机组装施工时的难点,现有技术是利用行车和专用吊梁抬吊发电机定子,该专用吊梁为H形,吊装时将其平放后在其下部吊装发电机 定子,这种吊装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是H形吊梁自重大, 增加了行车的负荷,也增加了运输成本;二是H形吊梁制造费用高; 三是H形吊梁的尺寸一般固定,不能随被吊重物的重量变化而灵活改 变,不能随吊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不仅能满足发电机 定子吊装需要,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发电机定子吊装费用,同时减轻了 吊具的自重,使行车的负荷有所降低。该组合吊具可根据施工条件不 同具有变形组合能力,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机组和行车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是采用拉杆和撑杆组合代替H形吊梁,使吊具的受力更加合理;吊具与行车定滑轮组匹配为可变形组合 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吨位或厂家的行车;取消了发电机定子转向使用 的专用吊钩,而是借用大型起重机的吊钩,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投入; 撑杆和拉杆采用分段组合,可以适应不同机组和行车的使用需求。发 电机定子组合吊具,包括行车、在行车上行走的小车和组合滑轮组, 所述的小车为四部,即右前小车15、左前小车16、右后小车31、左 后小车30;所述的组合滑轮组也为四部,即右前组合滑轮组12、左 前组合滑轮组19、右后组合滑轮组33、左后组合滑轮组28;右前小 车15与右前组合滑轮组12之间设置有右前起升钢丝绳13,左前小 车16与左前组合滑轮组19之间设置有左前起升钢丝绳18,右后小 车31与右后组合滑轮组33之间设置有右后起升钢丝绳32,左后小 车30与左后组合滑轮组28之间设置有左后起升钢丝绳29,在所述 左前组合滑轮组19上的吊耳与左后组合滑轮组28上的吊耳之间设置 有左上撑杆37,左前组合滑轮组19上的吊耳还与左前短拉板20的 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前短拉板20的另一端与左前长拉板21的一 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前长拉板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U型吊耳 22上,左后组合滑轮组28上的吊耳还与左后短拉板27的一端固定 连接在一起,左后短拉板27的另一端与左后长拉板26的一端固定连 接在一起,左后长拉板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U型吊耳22上;在 右前组合滑轮组12的吊耳与右后组合滑轮组33的吊耳之间设置有右 上撑杆36,右前组合滑轮组12上的吊耳还与右前短拉板U的一端 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前短拉板11的另一端与右前长拉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前长拉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U型吊耳9上,右后组合滑轮组33上的吊耳还与右后短拉板3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 起,右后短拉板34的另一端与右后长拉板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右后长拉板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U型吊耳9上;在左U型吊耳 22与右U型吊耳9之设置有下撑杆8,在左U型吊耳22还设置有左 吊耳23,在右U型吊耳9上还设置有右吊耳7。所述的左吊耳23和右吊耳7分别通过吊装用的左侧千斤绳24和 吊装用的右侧千斤绳6与一个倒梯形的小吊梁5连接在一起,小吊梁 5上设置有挂吊钩钢丝绳4,钢丝绳4下固定连有吊钩3。所述的左上支撑杆37、右上支撑杆36和下撑杆8是多段杆由法 兰和螺栓组合而成。另一种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的组合方式,包括行车、在行车上行 走的小车和组合滑轮组,所述的小车为两部,即右前小车15、左前 小车16;所述的组合滑轮组也为两部,即右前组合滑轮组12、左前 组合滑轮组19;右前小车15与右前组合滑轮组12之间设置有右前 起升钢丝绳13,左前小车16与左前组合滑轮组19之间设置有左前 起升钢丝绳18,左前组合滑轮组19上的吊耳与左前短拉板20的一 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前短拉板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U型吊耳 22上,右前组合滑轮组12上的吊耳与右前短拉板11的一端固定连 接在一起,右前短拉板ll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U型吊耳9上;在 左U型吊耳22与右U型吊耳9之设置有下撑杆8,在左U型吊耳22 还设置有左吊耳23,在右U型吊耳9上还设置有右吊耳7。所述的左吊耳23和右吊耳7分别通过吊装用的左侧千斤绳24和 吊装用的右侧千斤绳6与一个倒梯形的小吊梁5连接在一起,小吊梁 5上设置有挂吊钩钢丝绳4,钢丝绳4下固定连有吊钩3。所述的下撑杆8是多段杆由法兰和螺栓组合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吊具的成本, 一套组合吊具可以 满足1000丽及以下的绝大多数发电机定子吊装,组合吊具使行车的 负荷降低,降低了对行车的起重量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发电机定子转向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用于发电机定子转向时的左视图。 图3是本技术用于发电机定子转向时的后视图。 图4是本技术用于发电机定子转向时的右视图。 图5是用于300丽及以下机组发电机定子吊装从组合滑轮组到吊耳连接方式主视图。图6是用于300丽及以下机组发电机定子吊装从组合滑轮会耳到吊耳连接方式左视图。图7是左上撑杆组合方式局部放大视图。 图8是下撑杆组合方式局部放大视图。图9是用于600丽及以上发电机定子吊装拉板到吊耳连接方式主视图。图10是用于600廳及以上发电机定子吊装拉板到吊耳连接方式左 视图。图11是用于600丽及以上发电机定子吊装组合滑轮组到拉板连接 方式主视图。图12是用于600MW及以上发电机定子吊装组合滑轮组到拉板连接方式左视图。1. 发电机定子,2. 转向用右侧千斤绳, 3. 吊钩, 4. 挂吊钩钢丝绳,5.小吊梁,6.吊装用右侧千斤绳,7.右吊耳,8.下撑杆,9.右U形吊 耳,IO.右前长拉板,ll.右前短拉板,12.右前组合滑轮组,13.右前 起升钢丝绳,14.右侧行车,15.右前小车,16.左前小车,17.左侧行 车,18.左前起升钢丝绳,19.左前组合滑轮组,20.左前短拉板,21. 左前长拉板,22.左[J形吊耳,23.左吊耳,24.吊装用左侧千斤绳, 25.转向用左侧千斤绳,26.左后长拉板,27.左后短拉板,28.左后组 合滑轮组,29.左后起升钢丝绳,30.左后小车,31.右后小车,32. 右后起升钢丝绳,33.右后组合滑轮组,34.右后短拉板,35.右后长 拉板,36.右上撑杆,37.左上撑杆。具体实施方式组合吊具的变形组合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组合方式,如图1、 图2所示,用于发电机定子转向。多数发电机定子运输致汽机房后其方向和就位时不同,需要水平旋转90° ,所以组合吊具首先必须满 足发电机定子卸车和转向需要。小吊梁5下通过挂吊钩钢丝绳4悬挂 借用的起重机吊钩3,吊钩3下通过转向用千斤绳挂发电机定子1, 这样就可以实现发电机定子卸车、转向。小吊梁5上部通过吊装用千 斤绳挂在吊耳上,吊耳和下撑杆8、 U形吊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具体连接方式见图9、图IO。 U形吊耳通过销轴连接在拉板下边,拉 板的上部通过销轴和上撑杆的两端、组合滑轮组的下端连接在一起, 具体连接方式见图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包括行车、在行车上行走的小车和组合滑轮组,所述的小车为四部,即右前小车(15)、左前小车(16)、右后小车(31)、左后小车(30);所述的组合滑轮组也为四部,即右前组合滑轮组(12)、左前组合滑轮组(19)、右后组合滑轮组(33)、左后组合滑轮组(28);右前小车(15)与右前组合滑轮组(12)之间设置有右前起升钢丝绳(13),左前小车(16)与左前组合滑轮组(19)之间设置有左前起升钢丝绳(18),右后小车(31)与右后组合滑轮组(33)之间设置有右后起升钢丝绳(32),左后小车(30)与左后组合滑轮组(28)之间设置有左后起升钢丝绳(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前组合滑轮组(19)上的吊耳与左后组合滑轮组(28)上的吊耳之间设置有左上撑杆(37),左前组合滑轮组(19)上的吊耳还与左前短拉板(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前短拉板(20)的另一端与左前长拉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前长拉板(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U型吊耳(22)上,左后组合滑轮组(28)上的吊耳还与左后短拉板(2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后短拉板(27)的另一端与左后长拉板(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后长拉板(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U型吊耳(22)上;在右前组合滑轮组(12)的吊耳与右后组合滑轮组(33)的吊耳之间设置有右上撑杆(36),右前组合滑轮组(12)上的吊耳还与右前短拉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前短拉板(11)的另一端与右前长拉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前长拉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U型吊耳(9)上,右后组合滑轮组(33)上的吊耳还与右后短拉板(3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后短拉板(34)的另一端与右后长拉板(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后长拉板(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U型吊耳(9)上;在左U型吊耳(22)与右U型吊耳(9)之设置有下撑杆(8),在左U型吊耳(22)还设置有左吊耳(23),在右U型吊耳(9)上还设置有右吊耳(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银
申请(专利权)人:王生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