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主动轴和若干打磨环,所述轮架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所述打磨环可以紧凑排列也可以设有隔片间隔排列,本专利实施例为间隔排列,各轴上打磨环位置交错,使打磨轮转一周打磨环能覆盖整个打磨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打磨环,且打磨环的内径大于销轴的直径,因此打磨环在离心力和工件接触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实现刚性打磨浮动接触,有效地适应曲面打磨,并且随着打磨环厚度设计的越薄,曲面打磨的效果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较大范围,具体是一种浮动打磨轮。
技术介绍
打磨工艺是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工艺,其可以使产品表面光滑,从而更为美观,也可以使得产品达到合适的规格,因此打磨在各种工艺品加工制作中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打磨的好坏对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皮革和工艺品来说,打磨的力度非常重要,柔性打磨可以避免产品的损坏,同时由于工艺品和鞋面中存在曲面,因此传统的平面打磨工具无法满足实际加工需求,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改进,而本技术则提出一种浮动打磨轮,实现柔性打磨。本打磨轮主要设计用于智能设备(如智能机器手,多轴专机)对鞋帮底面刷胶前皮革打粗拉毛,在制鞋智能产线上代替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打磨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主动轴和若干打磨环,所述轮架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所述销轴上活动套有多个打磨环,且打磨环的内径大于销轴的直径;所述打磨环的外边缘延伸至轮架外边缘的外侧,通过轮架转动,使得打磨环对物品产生打磨效果,同时由于打磨环的内径大于销轴的直径,因此打磨环在离心力和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从而有效的适应曲面打磨;相邻的销轴上的打磨环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打磨面积更大,避免由于隔片的设置出现打磨死角,由于打磨环浮动,在轴向能很好地贴合工件曲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环的径向浮动大小为lmm-5mm,即打磨环的内径与销轴的直径大小差为lmm-5_。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环之间设有隔片,且隔片固定套于销轴上,通过隔片将打磨环隔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环的外圆周设有磨料,且所述磨料采用烧结钨钢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打磨环,且打磨环的内径大于销轴的直径,因此打磨环在离心力和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从而有效的适应曲面打磨,而且相邻的销轴上的打磨环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打磨面积更大,避免由于隔片的设置出现打磨死角,因此整体非常的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浮动打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浮动打磨轮的剖视图。图中:1-轮架、2-主动轴、3-打磨环、4-销轴、5-隔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1、主动轴2和若干打磨环3,所述轮架1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2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2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1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4,所述销轴4上活动套有多个打磨环3,且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所述打磨环3之间设有隔片5,且隔片5固定套于销轴4上,通过隔片5将打磨环3隔开;所述打磨环3的外边缘延伸至轮架1外边缘的外侧,通过轮架1转动,使得打磨环3对物品产生打磨效果,同时由于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因此打磨环3在离心力和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从而有效的适应曲面打磨;相邻的销轴4上的打磨环3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打磨面积更大,避免由于隔片5的设置出现打磨死角。单根销轴4上的打磨环3的数量为5-8个。所述打磨环3的径向浮动大小为lmm-5mm,即打磨环3的内径与销轴4的直径大小差为lmm-5mm0所述打磨环的外圆周设有磨料,且所述磨料采用烧结钨钢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轮架1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4,所述销轴4上活动套有多个打磨环3,且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所述打磨环3之间设有隔片5,且隔片5固定套于销轴4上,通过隔片5将打磨环3隔开;所述打磨环3的外边缘延伸至轮架1外边缘的外侧,通过轮架1转动,使得打磨环3对物品产生打磨效果,同时由于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因此打磨环3在离心力和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从而有效的适应曲面打磨,相邻的销轴4上的打磨环3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打磨面积更大,避免由于隔片5的设置出现打磨死角。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1)、主动轴(2)和若干打磨环(3),所述轮架(1)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2)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2)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1)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4)上活动套有多个打磨环(3),且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所述打磨环(3)的外边缘延伸至轮架(1)外边缘的外侧;相邻的销轴(4)上的打磨环(3)相互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打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环(3)的径向浮动大小为lmm-5mm,即打磨环(3 )的内径与销轴(4)的直径大小差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打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环(3)之间设有隔片(5),且隔片(5)固定套于销轴(4)上,通过隔片(5)将打磨环(3)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打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环(3)的外圆周设有磨料,且所述磨料采用烧结钨钢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主动轴和若干打磨环,所述轮架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所述打磨环可以紧凑排列也可以设有隔片间隔排列,本专利实施例为间隔排列,各轴上打磨环位置交错,使打磨轮转一周打磨环能覆盖整个打磨区域,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打磨环,且打磨环的内径大于销轴的直径,因此打磨环在离心力和工件接触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径向浮动运动,实现刚性打磨浮动接触,有效地适应曲面打磨,并且随着打磨环厚度设计的越薄,曲面打磨的效果越好。【IPC分类】B24D5/06【公开号】CN205097064【申请号】CN201520908728【专利技术人】冯冬冬 【申请人】冯冬冬【公开日】2016年3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打磨轮,包括轮架(1)、主动轴(2)和若干打磨环(3),所述轮架(1)由两个等大圆盘对称间隔放置而成,且所述主动轴(2)穿过两个圆盘的中心孔,且主动轴(2)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轮架(1)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销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4)上活动套有多个打磨环(3),且打磨环(3)的内径大于销轴(4)的直径;所述打磨环(3)的外边缘延伸至轮架(1)外边缘的外侧;相邻的销轴(4)上的打磨环(3)相互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冯冬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