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业厂房吊车额定起重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6145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工业厂房吊车额定起重量的方法,它采用原有工业厂房的排架柱(3)不变,在排架柱(3)上安装有吊车梁(1),其特征在于:将安装在吊车梁(1)上的2台吊车(2)的大车车宽沿吊车梁(1)的长度方向加宽,以减少作用在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大车车轮数,从而减小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新建工业厂房内的吊车额定起重量一般由工艺专业根据厂房的用途选定,结构专业根据工艺专业所选吊车的参数计算厂房的主体排架结构。但在厂房改造中,往往会根据工艺生产的实际需要,要求提高吊车的额定起重量,这样一般会使作用在原厂房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增大,从而造成原来的厂房主体排架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通常需要对厂房排架柱及基础进行加固,但是加固工作相当繁琐,不仅费工费料,还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厂房改造中既可使原来的厂房主体排架结构能满足使用要求,又可避免加固排架柱及基础,省时、省力、节约且便于施工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采用原有工业厂房的排架柱不变,在排架柱上安装有吊车梁,将安装在吊车梁上的2台吊车的大车车宽沿吊车梁的长度方向加宽,以减少作用在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大车车轮数,从而减小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每个单元排架柱由两根吊车梁下的3根相邻的排架柱构成。在加宽吊车的大车车宽时,相应加宽吊车的大车轮距。在加宽吊车的大车车宽时,也可保持吊车的大车轮距不变。由于厂房的排架柱和吊车梁的荷载在设计时一般是按照2台额定载重量相同的吊车来设计,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大2台吊车的大车车宽,以减少作用在每个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大车车轮数,从而使作用在厂房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尽可能减小,这样在提高吊车额定起重量的同时,可继续使用原有的排架柱,避免加固厂房排架柱及基础,以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施工工作量,省时、省力,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为加宽吊车的车宽前简支吊车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加宽吊车的车宽前单元排架柱的受力图;附图3为加宽吊车的车宽后简支吊车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加宽吊车的车宽后单元排架柱的受力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3所示,在厂房改造时,采用原有工业厂房的排架柱3不变,在排架柱3上安装有吊车梁1,将2台吊车2的大车车宽沿吊车梁1的长度方向分别加大,这样原来作用在由两根吊车梁1下的3根相邻的排架柱3构成的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4个大车车轮就减少为3个,从而减小了作用在每个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使原有的排架柱3在吊车2的额定起重量提高后仍然能满足使用要求,避免了加固排架柱3及基础。吊车2的大车车宽的具体加宽值,需根据吊车2提高后的额定起重量和厂房原有排架柱3的具体情况经计算后确定,在加宽吊车2的大车车宽时,最好相应加宽吊车2的大车轮距;也可在加宽吊车2的大车车宽时,保持原来吊车2的大车轮距不变。例如原工业厂房跨度24m,柱距6m,厂房内设两台10t轻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吊车桥架跨度为22.5m,吊车的车宽为4.77m,大车轮距为4m,吊车总重163KN,小车自重16.98KN,最大轮压为103KN,由原吊车产生的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最大值为223.407KN,最小值为61.817KN,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为7.611KN。现若将两台吊车的额定起重量提高到16t,则只需将2台吊车的车宽加大到大于或等于6.912m,即可使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均小于或等于原吊车产生的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从而避免加固原有排架柱及基础。又例如原工业厂房跨度24m,柱距6m,厂房内设两台16t轻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吊车桥架跨度为22.5m,吊车的车宽为5.92m,大车轮距为5m,吊车总重173.5KN,小车自重23.03KN,最大轮压为136KN,由原吊车产生的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为248.105KN,最小值为56.097KN,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为8.348KN。现若将两台吊车的额定起重量提高到20t,则只需将车宽加大到大于或等于8.094m,就能使作用在单元排架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均小于或等于原吊车产生的作用在单元排架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最大值,从而避免加固原有排架柱及基础。同时与扇形闸门4的封口底面接触,且二者能够自由地相对滑动,以达到为扇形闸门4导向的目的。工作时,拉动拉手5通过闸门连杆3带动扇形闸门4沿圆钢8绕销轴7旋动,此时料箱体2里需卸放的物料便随着扇形闸门4的向上旋动而下落;当放开拉手5,由于重锤1合理的布置在闸门连杆3上而使扇形闸门4绕销轴7转动到原来的位置,扇形闸门4又恢复到关闭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它采用原有工业厂房的排架柱(3)不变,在排架柱(3)上安装有吊车梁(1),其特征在于将安装在吊车梁(1)上的2台吊车(2)的大车车宽沿吊车梁(1)的长度方向加宽,以减少作用在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大车车轮数,从而减小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排架柱由两根吊车梁(1)下的3根相邻的排架柱(3)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加宽吊车(2)的大车车宽时,相应加宽吊车(2)的大车轮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加宽吊车(2)的大车车宽时,也可保持吊车(2)的大车轮距不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它采用原有工业厂房的排架柱(3)不变,在排架柱(3)上安装有吊车梁(1),将安装在吊车梁(1)上的2台吊车(2)的大车车宽沿吊车梁(1)的长度方向加宽,以减少作用在单元排架柱的吊车梁上的吊车大车车轮数,从而减小作用在单元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及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本专利技术在满足提高工业厂房吊车额定起重量要求的同时,避免了加固排架柱及基础的施工工作,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了施工工作量,省时、省力,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66C17/00GK1887682SQ20061020078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赵仁芳, 刘芸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芳刘芸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