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皇甫幼丽专利>正文

螺旋藻块粒食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7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螺旋藻块粒食品,其制造步骤为:用细筛网将螺旋藻过滤成藻泥,再用水将其洗涤至中性,然后将其干燥成藻片,将该藻片破碎成5mm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往其中添加2-10重量%的植物类天然崩解剂,混匀,最后用2T/cm↑[2]以上压力压制成块粒。这种螺旋藻块粒食品含有50重量%以上成分均衡的18种氨基酸,而且食用方便,口感好,无任何副作用。可作为高级的营养补充剂和多种疾病的治疗辅助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藻天然食品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螺旋藻块粒食品及其制造方法。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体形很小的蓝绿色海藻,其体长50-500μm,粗3-8μm,呈螺旋状。它的细胞结构简单,细胞壁薄软,不含纤维素,只含微量的半纤维素,使其自身物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65-85%。另外,螺旋藻细胞上面没有复盖粘性鞘,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无法附着,而且螺旋藻是在一般微生物无法生长的高盐浓度、高碱性(pH8.5-11)和强紫外线的环境中生长,因此不会被各种病菌污染。干螺旋藻含有50重量%以上成分均衡的18种氨基酸。1g藻粉的营养相当于1kg多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总和;1kg藻粉的蛋白含量分别相当于3kg牛肉、4kg猪肉或6.5kg鸡蛋的蛋白含量。螺旋藻属于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它在提供全天均衡营养的同时,热量仅为一般食物的30%左右,故它在补充蛋白的同时又能起减肥作用。另外,螺旋藻还富含多种维生素、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和提高人体广谱免疫力的多糖,因此它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对多种疾病可以起辅助治疗的作用。为此,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将螺旋藻定为人类未来的优秀食品营养源。目前市面上主要是粉剂形式和胶囊形式的螺旋藻制品。然而粉剂螺旋藻在食用时口感很不好,产生呛嗓子的不舒-->服感。而且螺旋藻不溶于水,不便于冲饮。因此粉剂螺旋藻不受群众欢迎。于是有人将其制成胶囊的形式,而胶囊本身含有相当量的成型剂和润滑剂(如滑石粉)。因此有较多人不能适应,食后容易发生呕吐和肠胃不适,特别是在长期食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故胶囊螺旋藻制品也不受群众欢迎。因此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不会引起呕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和呛嗓子等不适感并且方便于食用的螺旋藻食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和不适感而且食用方便的块粒状螺旋藻食品。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粉剂螺旋藻呛人的原因是颗粒太细,当食用时只要有少量粉末进入气管或鼻腔,就会引起呛人、咳嗽和打喷嚏。而胶囊螺旋藻制品引起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加入了滑石粉和粘合剂。本专利技术人还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药片成型技术不能借用来生产块粒状螺旋藻食品,因为在现有制药成粒技术中,必须加入约40重量%的医用崩解剂、粘合剂和润滑剂,而营养型忌潮类药品通常都是使用石膏作为崩解剂,当服用这类含有较大量石膏的药品时常常会引起消化道的不适感,特别是对年老体弱者更是如此。而且由于石膏不溶于水,在体内易沉积出来,形成结石类物质。并且在制药片时,为了解决混合料在工艺管道中输送时易粘着和制粒时不易成粒的问题,还必须加入必要量的粘合剂和作为润滑剂的滑石粉,因此,借用现有医药业的制粒技术来生产螺旋藻块粒-->食品仍不能解决引起呕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必须研究一种不需添加粘合剂、滑石粉和医用崩解剂(石膏)的制粒技术,以该技术制得的螺旋藻块粒由于不含粘合剂、滑石粉和医用崩解剂(石膏),因此不会引起上述的各种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螺旋藻粉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不需加入粘合剂,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即可将其压制成块粒。然而,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使用管道输送和机械称样的设备,由于螺旋藻粉本身具有粘性,在没有滑石粉的情况下它很容易粘在小直径的管道上而引起堵塞以及严重影响称样设备的正常工作,故直接使用螺旋藻粉无法进行正常的机构化制粒生产。于是这问题就成为螺旋藻制粒生产的关键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后发现,如果先把螺旋藻制成藻泥,将此藻泥干燥后再将其破碎成5.0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就能解决其流动性不好的问题,因为这些藻泥制干后,表面的粘性就较藻粉的粘性明显降低,但在足够的压力下仍可很好成形。另外,由于采取粒度在5.0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措施,流动性就比相同粒度物料的流动性好,特别是比藻粉的流动性要好得多,因此不需要添加作为润滑剂的滑石粉也能很好解决管道输送和机械称量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上述的螺旋藻碎粒在经压力加工成块粒后,其表面形成如薄膜状的致密层,因此不容易受潮。而且,正如上述,螺旋藻的表面不利于细菌生长,因此即使受潮也不易于霉变,故选择崩解剂的条件要比一般药片选择崩解剂的条件宽得多。药片中加入崩解-->剂是为了使药物进入胃肠后发生崩解,从而易于被胃肠道吸收。但多数药物都怕受潮,特别是维生素类药物容易由于受潮而霉变,故一般都避免使用天然植物型崩解剂而采用属于医用崩解剂的石膏,而由于石膏的崩解效果不够好,故其用量往往占药片总重量的30-40%甚至更高。正如上述,这样高的石膏含量将使很多人都产生不良的副反应。而螺旋藻块粒不易受潮,也不易由于受潮而变质,因此在选择崩解剂时可以不用石膏而改用植物类的天然崩解剂,这样就不会引起不良的副反应。而且,如果采用具有促进消化或固肾壮阳类植物药物作为天然崩解剂,则可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螺旋藻块粒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辅助疗效。由于获得了这些试验结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藻块粒食品,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下列步骤制成:(1)用20-50μm,更好为30±5μm的筛网将螺旋藻和培养液的混合物过滤,取筛网上的滤泥用水洗涤,直至滤出液变成中性(pH7±0.5)为止;(2)把洗净的藻泥自然风干和/或低温(40-90℃)烘干,制成干藻片;(3)把干藻片破碎成粒度在5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混匀后供下一步工序用;(4)往干藻片颗粒中添加2-10重量%的植物类天然崩解剂,混匀成混合料;(5)将混合料用2T/cm2以上的压力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块粒。在上述的各个步骤中,关键的是步骤(3)和(4)。在步骤(3)中将干螺旋藻片破碎成粒度在5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因而能使混合料在输送管道中不发生堵塞,从而可以免去现有制药业中所必须使用的润滑剂(滑石粉)。在步骤(4)中用植物类天然崩解剂替代医用崩解剂石膏,用量少而效率高。由于在螺旋藻块粒食品中没有粘合剂、滑石粉和石膏,因而可以避免产生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藻块粒食品的其他进一步限定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进一步把所获的0.5mm以下大小不等的干藻片颗粒筛分成0.15mm以下、0.15-1mm和1-5mm三个筛分区,然后按0.15mm以下占20-45重量%、0.15-1mm占20-45重量%和1-5mm占20-45重量%的比例范围进行搭配,最好是按照各占1/3(重量)的比例进行搭配,混匀后供下一步工序用。上述步骤(4)中所说的植物类天然崩解剂可以是选自淮山药、车前草、肉从蓉、淫羊藿和淀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得的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藻块粒食品的颜色为深绿色,略带紫菜等海产品的味道。块粒的表面光洁,质地坚实,用温水浸泡5分钟后的崩解度可达90-100%。与现有技术的螺旋藻制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藻块粒食品的优点是:口感好,不呛人,食用方便,无任何诸如呕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故更易于消化,因此可以长期-->地作为营养食品食用,从而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按照下列步骤制备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藻块粒食品:(1)用致密尼龙绸(孔径约30μm)把从培养池中取来的螺旋藻和碱性培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藻块粒食品,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下列步骤制成:(1)用20-50μm的筛网将螺旋藻和培养液的混合物过滤,取筛网上的滤泥用水洗涤,直至滤出液变成中性(pH7±0. 5)为止;(2)把洗净的藻泥自然风干和/或低温(40-90%)烘干 ,制成干藻片;(3)把干藻片破碎成粒度在5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混匀后供下一步工序用;(4)往干藻片颗粒中添加2-10重量%的植物类天然崩解剂,混匀成混合料;(5)将混合料用2T/cm↑[2]以上的压力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块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块粒食品,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下列步骤制成:(1)用20-50μm的筛网将螺旋藻和培养液的混合物过滤,取筛网上的滤泥用水洗涤,直至滤出液变成中性(pH7±0.5)为止;(2)把洗净的藻泥自然风干和/或低温(40-90%)烘干,制成干藻片;(3)把干藻片破碎成粒度在5mm以下大小参差不齐的颗粒,混匀后供下一步工序用;(4)往干藻片颗粒中添加2-10重量%的植物类天然崩解剂,混匀成混合料;(5)将混合料用2T/cm2以上的压力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块粒。2、如权利要求1的螺旋藻块粒食品,其特征在于,在制造该食品的步骤(3)中进一步把所获的0.5mm以下大小不等的干藻片颗粒筛分成0.15mm以下、0.15-1mm和1-5mm三个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幼丽郭玉奇
申请(专利权)人:皇甫幼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