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83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黑色浆料配制:将表面处理剂与碳黑、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烘焙处理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碳黑,然后将表面改性后的碳黑与二甲基乙酰胺制得黑色浆料;2)黑色聚酰胺酸树脂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黑色浆料加入到聚酰胺酸树脂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制得黑色聚酰胺酸树脂;3)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黑色聚酰胺酸树脂经消泡后,流涎、拉伸、高温亚胺化制得黑色聚酰亚胺薄膜。采用改性碳黑颜料制备的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其拉伸强度提高了40%,伸长率提高了30%,可见光透过率降低了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类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工 〇
技术介绍
黑色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简称PI)是一种高绝缘、高强度的绝缘薄膜,相比 于普通PI膜,黑色PI膜不透明、光透射率和反射系数低,具有良好的遮光性、导热性等,广 泛用于移动装置、电脑、汽车以及军用电子设备等。目前,有关黑色PI膜的主要生产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PI树脂中添加黑色颜料 填料,然后经过化学亚胺化或是热亚胺化,合成具有低透光率的PI膜,这种方法易操作,并 且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大量填料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PI膜的力学性能;一类是在PI基膜 的单面或双面上涂覆一层含有黑色颜料的PI膜。这种方法能较好地保留了PI膜优良的力 学性能,但是成膜设备复杂,工艺要求较高,推广难度大。 现有技术制备黑色聚酰亚胺薄膜时,需要加入黑料,如果黑料与的分散性差或其 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性差,会导致薄膜的拉伸强度大幅度降低。而从公开的文献看,现仅 有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碳黑进行表面改性的文献,而硅烷偶联剂对碳黑的表面改性效果不太 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工艺。采用经烘焙工艺处 理的超分散剂对碳黑颜料表面实施改性后制得黑色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烘焙预处理工艺改 善了碳黑在聚酰胺酸体系中分散均匀性或其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力,进一步提高了黑色聚 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 步骤: 1)黑色浆料配制:将表面处理剂与碳黑、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烘焙处 理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碳黑,然后将表面改性后的碳黑与二甲基乙酰胺制得黑色浆料; 2)黑色聚酰胺酸树脂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黑色浆料加入到聚酰胺酸树脂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制得黑色聚 酰胺酸树脂; 3)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制备: 将步骤2)得到的黑色聚酰胺酸树脂经消泡后,流涎、拉伸、高温亚胺化制得黑色 聚酰亚胺薄膜。 本专利技术步骤1)所述的表面处理剂是指溶化剂链为羟链、锚固基团为-C00H 或-S03-或聚醚的超分散剂,优选锚固基团为-C00H的超分散剂; 所述表面处理剂与碳黑、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烘焙处理,是指表面处 理剂与碳黑、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以1-5:95-100:700:200重量比混合、搅拌、烘焙处理,所 述烘焙,优选温度40-80°C、时间12-24h; 所述的将表面改性后的碳黑与二甲基乙酰胺制得黑色浆料,采用现有技术。 步骤2)所述的聚酰胺酸树脂溶液采用现有技术制备; 所述的搅拌并加热制得黑色聚酰胺酸树脂采用现有技术制备,其中加热温度优选 60-120°C,更优选 80-100°C、时间 30-120min;搅拌优选转速 2000r/min、时间l-2h。 步骤3)所述的黑色聚酰胺酸树脂经消泡后,流涎、拉伸、高温亚胺化制得黑色聚 酰亚胺薄膜,采用现有技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也适用于制备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上述制备工艺得到的黑色聚酰亚胺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碳黑颜料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碳黑在PAA溶液中的分散均匀性 及碳黑与PAA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力。 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黑色聚酰亚胺膜中的锚固基团紧固在碳黑表面,羟链在温 度低于80°C无变化,自身带有空间屏障作用,可使碳黑均匀分散。当温度高于80°C时,羟链 溶化转换成离子偶联剂提高了碳黑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 3、采用改性碳黑颜料制备的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其拉伸强度提高了约40%,伸长率 提高了约30 %,可见光透过率降低了约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 1)碳黑表面改性:在烧杯中加入317g碳黑,9. 8g锚固基团为-C00H的超分散剂, 2291g无水乙醇,655g去离子水,在2000rpm/min转速条件下搅拌2h,搅拌结束放入烘箱, 60°C下烘焙20h,得到表面改性过的碳黑; 2)黑色浆料制备:烧杯中加入1881g二甲基乙酰胺和步骤1)制备的碳黑,高速分 散lh,得到黑色浆料; 3)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室温下,将1777g0DA溶解于12252g二甲基乙 酰胺中,溶解完全后加入1800gPMDA,开启冷却水,反应0. 5h;调酐至粘度常温下8-10万 cp。加入步骤2)制备的黑色浆料,反应0.5h。关闭冷却水,开启加热系统,树脂体系温度达 到80°C时恒温搅拌0. 5h;关闭加热系统,开启冷却水,加入脱模剂,反应3h;消泡,经流涎成 膜,双向拉伸制得黑色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2 : 1)碳黑表面改性:在烧杯中加入317g碳黑,9. 8g锚固基团为-S03-的超分散剂, 2291g无水乙醇,655g去离子水,在2000rpm/min转速条件下搅拌2h,搅拌结束放入烘箱, 120°C下烘焙20h,得到表面改性过的碳黑; 2)黑色浆料制备:烧杯中加入1881g二甲基乙酰胺和步骤1)制备的碳黑,高速分 散lh,得到黑色浆料; 3)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室温下,将1777g0DA溶解于12252g二甲基乙 酰胺中,溶解完全后加入1800gPMDA,开启冷却水,反应0. 5h;调酐至粘度常温下8-10万cp。加入步骤2)制备的黑色浆料,反应0. 5h。关闭冷却水,开启加热系统,温度达到100°C 时恒温搅拌0. 5h;关闭加热系统,开启冷却水,加入脱模剂,反应3h;消泡,经流涎成膜,双 向拉伸制得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3 : 1)碳黑表面改性:在烧杯中加入317g碳黑,9. 8g锚固基团为聚醚的超分散剂, 2291g无水乙醇,655g去离子水,在2000rpm/min转速条件下搅拌2h,搅拌结束放入烘箱, 80°C下烘焙24h,得到表面改性过的碳黑; 2)黑色浆料制备:烧杯中加入1881g二甲基乙酰胺和步骤1)制备的碳黑,高速分 散lh,得到黑色浆料; 3)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室温下,将1777g0DA溶解于12252g二甲基乙 酰胺中,溶解完全后加入1800gPMDA,开启冷却水,反应0. 5h;调酐至粘度常温下8-10万 cp。加入步骤2)制备的黑色浆料,反应0. 5h。关闭冷却水,开启加热系统,温度达到120°C 时恒温搅拌0. 5h;关闭油升温,开启冷却水,加入脱模剂,反应3h;消泡,经流涎成膜,双向 拉伸制得黑色亚光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碳黑表面改性时,加入的超分散剂为3. 17g,100°C下烘焙 12h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碳黑表面改性时,加入的超分散剂为3. 34g。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碳黑表面改性时,加入的超分散剂为16. 69g。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碳黑表面改性时,加入的超分散剂为15. 85g。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制备黑色浆料时,烧杯中加入的二甲基乙酰胺和步骤1) 制备的碳黑分别为1881g和119g。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制备黑色浆料时,烧杯中加入的二甲基乙酰胺和步骤1) 制备的碳黑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黑色浆料配制:将表面处理剂与碳黑、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烘焙处理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碳黑,然后将表面改性后的碳黑与二甲基乙酰胺制得黑色浆料;2)黑色聚酰胺酸树脂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黑色浆料加入到聚酰胺酸树脂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制得黑色聚酰胺酸树脂;3)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黑色聚酰胺酸树脂经消泡后,流涎、拉伸、高温亚胺化制得黑色聚酰亚胺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耿杰任小龙韩艳霞黄孙息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