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213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1%-27%。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在商代的时候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琉璃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
的重要材料。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专利技术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优点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_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_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1%-2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纳米导电层包括铜、银、金、钯、铂和铝。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1%,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3%,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其中,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_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1%-27%。进一步说明,所述金属纳米导电层包括铜、银、金、钯、铂和铝,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1%,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3%,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6%。在进一步说明,长丝碳纤维作为电热体的石英电热管在频繁启动、关闭和长期连续工作过程中,会一直稳定在额定功率土 5%公差范围内工作,不会产生瞬间的功率冲击。电热功率稳定,升温快,表面工作温度均匀,电热转换率高达99%,因此有利于提高对环境的热交换效率。采用长丝碳纤维电热体制作的电热管通电加热具有升温速迅速、热滞后小、发热均匀、热辐传递距离远,热交换速度快等特点。经过长丝碳纤维电热管与金属丝、碳毡和石墨电热管工况比较和山东省省级质检部门检验证实,长丝碳纤维电热管工作过程可见光光通量远远小于以上其它三种电热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因而节能性强。采用长丝碳纤维电热管采暖加热,它能辐射出6-14微米的远红外线,由于远红外线的频率与水分子固有频率接近,能够被加热环境中的水分子吸收产生的共振摩擦热效应,实现了快速提高采暖环境温度的作用。采用长丝碳纤维作为发热体的加热管,其寿命多10000小时。在频繁启动、关闭和长期连续工作过程中,发热体无无氧化和击穿现象发生。发热光色均匀,管壁内外清洁。使用过程无炸管,公共安全性可靠。采用长丝碳纤维电热管采暖加热,它能辐射出6-14微米的远红外线,由于远红外线的频率与人体细胞组织中水分子的固有频率接近,并能被人体内部的水分子吸收产生的共振摩擦热效应。可促进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细胞温度上升,使人体由内至外产生热传递,促进和改善了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人体疲劳和肌体机能恢复;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 21%-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导电层包括铜、银、金、钯、铀和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1%,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3%,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6%。【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1%-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IPC分类】B32B15/14, B32B17/06, B32B9/00【公开号】CN105415779【申请号】CN201510853360【专利技术人】沈建兴 【申请人】太仓市建兴石英玻璃厂【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功能夹层玻璃包括最上层的复合材料层、中间层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和最下层的石英玻璃组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长丝碳纤维,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50%‑55%,所述的金属纳米导电层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2%‑25%,所述的石英玻璃占复合功能夹层玻璃总体分量的21%‑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建兴石英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