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21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微生物,所述解磷微生物为皮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wkettii)、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利用该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无机磷,转变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率;可以部分代替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对种植业实现优质、高产、绿色、环保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降解无机磷的复合微生物 菌剂。
技术介绍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是植物体内核酸及多种酶、辅酶、ATP等的重要 组成成分,缺磷会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磷在土壤中主要以无机磷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 两种形态存在,其中无机磷的含量约占全磷含量的50%以上,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所以 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很低。我国大部分的土壤都处于缺磷的状态,其实土壤中并不缺少 磷元素,而是其中的磷元素绝大部分以难溶态的无机磷酸盐形式存在,不到5%的磷能被 植物吸收利用。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施用磷肥,但磷矿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所以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土壤中无效态的磷资源一直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影响 土壤中磷的利用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微生物对土壤中磷的利用率影响最大。具有解磷能力 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目前报道的具有解磷作用的细菌有欧文氏 菌属(Erwinia)、假单抱菌属(Pseud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沙雷氏菌属 (Serratia)等;真菌有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属(Fusarium) 等;放线菌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 申请号为200510040361. 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物肥料接种剂,其组 份包括固氮解磷解钾芽孢杆菌复合菌剂、EM原露和水,其中固氮解磷解钾芽孢杆菌复合菌 剂是由巨大芽孢杆菌、蜡样杆菌、胶质芽胞杆菌组成。本专利技术接种剂适用于含水量大于45% 的农家肥除臭、增效,以及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除臭、增效,以其为接种 剂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具有固氮解磷解钾芽孢杆菌、EM原露所有 的优点和效果,能够在国内土壤、水质、气候条件下形成稳定的微生物群,符合肥料品种登 记规定,且降低了成本。 申请号为201410174982. 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复合微生物解磷菌剂及 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分为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monasveronii);水生拉恩氏菌 (Rahnellaaquatilis);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将维罗纳假单胞菌和水生 拉恩氏菌混和接种到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28-30°C、180r/min、培养48h ;巨大 芽孢杆菌接种到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28-30°C、180r/min、培养96h。将发酵好 的菌剂与添加剂混合均匀,干燥后包装即得成品。该复合微生物解磷菌剂能够显著增加小 麦、油菜等作物的产量。 解磷微生物能够通过溶解、摄磷、络合等作用,使无效态磷转变为有效磷,供植物 吸收利用。这类微生物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率,增强植物抵抗力方面都有 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磷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家一直努力研究开发解磷微生物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以解决土壤中无效磷不易被利用的问 题。 -种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微生物,所述解磷微生物为皮式罗尔斯顿菌 (Ralstonia pwkettii)、焚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〇 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皮式罗尔斯顿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栖稻假单胞菌三种菌株合 理组合后,对固态无机磷的分解产生协同作用,比任意单一菌株的解磷效果都要好,因此, 可将上述三种菌株组合制成复合菌剂应用到环境治理、农业生产当中。 作为优选,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中还包括EM菌。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 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起到改善土壤酸 碱度、抑制病菌增殖、辅助增强复合微生物菌剂解磷能力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EM菌占总微生物重量不大于20%。 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上述三种解磷微生物中添加 EM菌后,固态无机磷的溶解率比 未添加 EM菌的高,表明EM菌对本专利技术的三种解磷微生物的解磷能力起到辅助增强的作用。 当EM菌的添加量占总微生物重量的10%时,固态无机磷的溶解率从30. 4%上升至32. 5%。 作为优选,所述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水剂。所述皮式罗尔斯顿菌 (Ralstonia pwkettii)、焚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的单个菌落数为IO6~10 7cfu/mL,解磷微生物菌落总数为IO7~10scfu/ mL〇 皮式罗尔斯顿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栖稻假单胞菌按常规方法活化,培养至菌液中 的活菌数达到IO 7~10 scfu/mL,然后将培养菌液按照一定重量比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菌 液,每种菌株的菌量达到IO 6~10 7cfu/mL,然后将混合菌液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作为优选,单个菌株在总微生物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皮式罗尔斯顿菌20~ 40%、荧光假单胞菌20~40%、栖稻假单胞菌20~40%。 皮式罗尔斯顿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栖稻假单胞菌本身具备一定的解磷能力,如从 嘉兴农田分离获得的菌种固态磷溶解率分别为8. 92 %、0. 57 %、17. 13 %,但是将三者进行 合理配比,微生物之间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当三者重量比占到20~40%,固态磷溶解率 达到30%以上。 更为优选的方案,其中微生物由30 %的皮式罗尔斯顿菌、30 %的荧光假单胞菌、 30%的栖稻假单胞菌和10%的EM菌组成。应用本技术方案的配比,固态无机磷的溶解率达 到 29. 7% -32. 5%。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其中微生物由40 %的皮式罗尔斯顿菌、30 %的荧光假单胞菌 和30%的栖稻假单胞菌组成。应用本技术方案的配比,固态无机磷的溶解率达到30. 4%。 作为优选,所述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粉剂。粉剂形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更利于 商品化应用。 本专利技术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如下:按上述各组分重量比称量,添加培 养基,采用混合培育工艺培育,使得众多好气性和嫌气性两大类微生物形成稳定的微生物 群,然后干燥,按质量标准检验,成品按重量包装,即得商品制剂。 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价廉、质优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 降解土壤中的无机磷,转变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率;可以部 分代替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磷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磷微生物为皮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wkettii)、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白李军叶新伟方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