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千洛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3143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选用抗病性优良品种、同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3年的轮作换茬、施足优质农家肥和生物肥、采取双垄覆膜和膜下灌水、生物农药防治,经田间试验证明,防治效果优于对照,且无农药残留、无环境污染、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 法。
技术介绍
申请人结合中学生物知识,按照高中生物实践课的要求,对种植在自家菜园里的 番茄发生的灰霉病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试图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并利用我国丰富的中 草药资源,开展生物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生物防治不但效果显著,而且无农药残留,环 保安全。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 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 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 子梗和分生孢子。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 病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 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 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 所致。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 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温20 -25°C,最高 32°C,最低4°C,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 严重。病菌寄主范围较广,除侵染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瓜类、甘蓝、菜豆、莴苣、洋葱、苹果 等作物,引起灰霉病。目前,我国在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中,化学防治仍占主导地位,对番茄果 实和栽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推行生态防治与生物防 治相结合的无残毒、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农药残留、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好的生物防治番茄 灰霉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包括以 下内容: ①选用抗病性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和药剂消毒。 ②同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3年的轮作换茬,并及时彻底的清除病残体。 ③施足优质农家肥和生物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切忌偏施过量氮肥。 ④采取双垄覆膜和膜下灌水的栽培方法,以便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室内湿度。 ⑤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施生物农药,所述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制 成:猪毛草12-16份、大叶蛇总管12-16份、黄芩12-16份、白蔹20-26份、黄柏20-26份、苦 参20-26份。 优选的:猪毛草14份、大叶蛇总管14份、黄芩14份、白蔹23份、黄柏23份、苦参 23份。 制备方法:按以上重量份称取猪毛草、大叶蛇总管、黄芩、白蔹、黄柏、苦参粉末混 合物,过40目筛,加入15倍体积的65%乙醇溶液,于25°C下浸提,抽滤,滤渣再用65%乙醇 提取2次,合并滤液,并在25°C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并定容至质量浓度为1000mg/mL,置于 4°C冰箱中作为母液保存备用。 药理作用:猪毛草、大叶蛇总管具有抗菌杀菌之功效;黄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 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抗杀功 能;白蔹中的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没食子酸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黄柏 含有较多的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有 较强的抑制效果,对常见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苦参含有生物 碱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等,对结核杆菌及常见的各种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 杀作用。 田间试验 试验生物农药的制备:称取猪毛草140克、大叶蛇总管140克、黄芩140克、白蔹 230克、黄柏230克、苦参230克。粉碎混匀后,过40目筛,加入15倍体积的65 %乙醇溶 液,于25°C下浸提,抽滤,滤渣再用65%乙醇提取2次,合并滤液,并在25°C下,用旋转蒸发 仪浓缩并定容至质量浓度为l〇〇〇mg/mL,置于4°C冰箱中作为母液保存备用。喷雾时,将其 分别加水稀释至200倍、350倍、500倍,并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清水作 对照,对番茄灰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试验结果如下表 1所示。 试验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申请人自家番茄种植园,已发灰霉病,试验前7天及试 验过程中未施用其他农药。试验地土质中等,肥水中等,管理一致。试验期间温度在25~ 30摄氏度,平均温度28摄氏度;本田间试验中设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本生 物农药的200倍液、350倍液、500倍液;清水(CK)。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 15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按照表1所列的药剂配制,选择长势和发病基本一致的田块于 番茄灰霉病始发期第1次用药,此后隔7d用药1次,连续2次,使用背负式喷雾器,药液量 标准为30kg/亩,叶片和茎部受药均匀,避免药液漂移。第一次施药后间隔7天后施第二次 药,共施药两次。于每次施药后第7天下午统一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病斑面积,计算病情 指数、防治效果。查时每小区均匀固定3点,每点3株,共9株。 药效标准:病斑分级标准如下。茎干、叶、果实发病程度分为5级,番茄灰霉病严重 度分级标准:〇级,茎干、叶、果实无病斑;1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5%以下;2级, 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6%~10% ;3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11%~25% ;4 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26%~50% ;5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50%以上。 病指和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实验结呆: 表1不同处理对番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结表1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两次施药后,生物农药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 在70%以上,效果明显,并高于65%甲霜灵1000倍液。生物农药3个不同剂量的处理对番 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药剂持效 时间长。实验期间观察,生物农药对番茄作物无药害,安全性好。上述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 生物农药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方面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 ①选用抗病性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和药剂消毒。 ②同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3年的轮作换茬,并及时彻底的清除病残体。 ③施足优质农家肥和生物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切忌偏施过量氮肥。 ④采取双垄覆膜和膜下灌水的栽培方法,以便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室内湿度。 ⑤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施生物农药,生物农药的制备:称取猪毛草140克、大 叶蛇总管140克、黄芩140克、白蔹230克、黄柏230克、苦参230克。粉碎混匀后,过40目 筛,加入15倍体积的65%乙醇溶液,于25°C下浸提,抽滤,滤渣再用65%乙醇提取2次,合 并滤液,并在25°C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并定容至质量浓度为1000mg/mL,置于4°C冰箱中 作为母液保存备用。于番茄灰霉病始发期第1次用药,此后隔7d用药1次,连续2次,使用 背负式喷雾器。【主权项】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①选用抗病性优良品 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和药剂消毒;②同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3年的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①选用抗病性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和药剂消毒;②同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3年的轮作换茬,并及时彻底的清除病残体;③施足优质农家肥和生物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切忌偏施过量氮肥;④采取双垄覆膜和膜下灌水的栽培方法,以便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室内湿度;⑤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施生物农药,所述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制成:猪毛草12‑16份、大叶蛇总管12‑16份、黄芩12‑16份、白蔹20‑26份、黄柏20‑26份、苦参20‑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千洛
申请(专利权)人:冯千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