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处理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纳滤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力范围在0.2-1.0MPa,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范围内。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相比较,纳滤膜由于具备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具有高的水通量和高的截留率的优点,特别是对二价离子和低分子量的有机小分子具有高的截留率(大于96% ),以及具有无相变、成本低以及易集成化、模块化及自动化等方面的优点,在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及水污染的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纳滤技术被广泛用于污水再生利用、有价物料分离、垃圾渗滤液处理以及饮用水净化等等诸多水净化相关领域。目前普遍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纳滤膜,主要制备过程是:在无纺布支撑层上涂覆聚砜基膜后,通过聚砜基膜与多元胺的水相溶液和多元酰氯的油相溶液分别接触,在聚砜基膜之上形成聚酰胺脱盐层。但是,由于聚砜基膜的疏水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多元胺水溶液在膜表面吸附的均匀性,从而影响了最终所得的聚酰胺的脱盐率和均匀性,因此如何提高聚砜基膜与聚酰胺脱盐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是一个影响纳滤最终性能的重要问题。电荷效应在纳滤膜分离效应中在重要地位,常规的纳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基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复合基膜的形成步骤:采用连续刮涂的方式在无纺布支撑层上刮涂上聚砜层,随后在聚砜层之上刮涂磺化聚砜层,带有聚砜和磺化聚砜料液的无纺布支撑层进入凝胶槽,聚砜和磺化聚砜料液发生相分离,即形成复合基膜;S20、界面聚合反应:2.1)复合基膜浸入水相中2~30s后取出,去除表面的多余溶液;2.2)之后将其浸入油相中2~30s后取出,在聚砜‑磺化聚砜复合基膜的表面形成聚酰胺脱盐层;2.3)进一步将其浸入5~30wt%的保孔剂溶液中30s~30min,取出后干燥,即制得纳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林勇,夏建中,丑树人,彭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