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干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427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低成本获得促进干馏气体从煤中释放的惰性气体(低氧浓度气体)。其具备:回转窑式煤干馏装置主体(110);排气单元(118,118a~118c,130),所述排气单元(118,118a~118c,130)与煤干馏装置主体(110)的外筒(113)连接设置,排出该外筒113内的废气;抽气单元(141,141a,141b,143,144,144a),所述抽气单元(141,141a,141b,143,144,144a)抽出由所述排气单元排出的所述废气的一部分;和,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141,141a,141b,147,142,145,145a,146),所述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141,141a,141b,147,142,145,145a,146)将该废气输送至所述内筒(112)内,使由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的所述废气的氧浓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干馏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褐煤及次烟煤等水分含量较多的低阶煤即劣质煤每单位重量的发热量低,因此通过在利用加热进行干燥或干馏的同时实施改质,使其在低氧环境中降低表面活性,从而形成可防止自燃并且提高每单位重量的发热量的改质煤。此处,作为将使上述低阶煤干燥后的干煤进行干馏的煤干馏装置,已知有利用加热气体直接加热干煤的直接加热式装置(参考专利文献1,2)和利用加热气体间接加热干煤的间接加热式装置。作为间接加热式装置例如具有回转窑式装置,所述回转窑式装置具备固定保持的外筒(套管)和可旋转支撑在该外筒内侧的内筒。在这种方式的煤干馏装置中,将加热气体供应至外筒内(外筒与内筒之间),同时将所述干煤供应至所述内筒的一端侦h通过使该内筒旋转,使该干煤从该内筒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并且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干馏,从该内筒的另一端侧送出干馏煤和干馏气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647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241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所述干馏气体不仅含有水蒸汽、二氧化碳、低分子烃(例如甲烷和乙烷等)、焦油等,还含有该干煤中所含的微量硫。为了通过这种干馏工序促进微量成分释放,需要增加内筒内环境气体中干馏气体成分与干煤表面干馏气体成分的分压差。例如,可由外部向所述内筒内供应低氧浓度惰性气体,降低内筒内环境中的干馏气体浓度。作为所述惰性气体通常使用氮气,但是为了从空气中分离制造出氮,而需要PSA (Pressure Swing Adsorpt1n)或深冷分离装置。所述煤干馈装置消耗的所述氮气量根据该煤干馏装置的大小(该煤干馏装置的干煤处理量)增大,所述PSA或所述深冷分离装置的容量也变大,设备成本和用于制造氮气的电力成本随之增大。因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干馏装置,所述煤干馏装置能以低成本获得促进干馏气体从煤中释放的惰性气体(低氧浓度气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回转窑式煤干馏装置主体,所述回转窑式煤干馏装置主体将内筒可旋转支撑在外筒的内侧,将加热气体供应至所述外筒的内部,同时将煤从所述内筒的一端侧供应至内部,通过使该内筒旋转,使该煤从该内筒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并且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干馏,从该内筒的另一端侧送出干馏煤和干馏气体;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与所述外筒连接设置,排出该外筒内的所述加热气体;抽气单元,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由所述排气单元排出的所述加热气体的一部分;和,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所述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将该加热气体供应至所述内筒内,使由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的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浓度降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具有:脱氧单元,所述脱氧单元除去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所述氧气;和,低氧浓度气体输送单元,所述低氧浓度气体输送单元将由所述脱氧单元获得的低氧浓度气体输送至所述内筒。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单元具备:燃料添加单元,所述燃料添加单元将燃料添加至所述加热气体;和,燃烧催化剂,所述燃烧催化剂设置成与添加所述燃料的所述加热气体接触。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四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三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抽气单元上,加热所述加热气体。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五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三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脱硫单元,所述脱硫单元设置在所述排气单元上,除去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硫氧化物。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六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四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氧浓度测量单元,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测量由所述低氧浓度气体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低氧浓度气体的氧浓度;和,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所述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获得的信息,控制由所述燃料添加单元添加的所述燃料的添加量,使所述低氧浓度气体的氧浓度为1.5%以下。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七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单元具备:交替燃烧装置,所述交替燃烧装置具有被输送所述加热气体的燃烧室、设置在该燃烧室内的燃烧器、以及设置在该燃烧室内被输送所述加热气体部位的交替式热交换器;和,燃料添加单元,所述燃料添加单元将燃料添加至所述燃烧室。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八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七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氧浓度测量单元,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测量由所述低氧浓度气体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浓度;和,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所述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获得的信息,控制由所述燃料添加单元添加的所述燃料的添加量,使所述低氧浓度气体的氧浓度为1.5%以下。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九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具备:加热气体输送单元,所述加热气体输送单元将由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的所述加热气体输送至所述内筒内;和,燃料添加单元,所述燃料添加单元将燃料添加至由所述加热气体输送单元输送至所述内筒内的所述加热气体。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为上述第九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气体流量测量单元,所述加热气体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由所述加热气体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加热气体的流量;氧浓度测量单元,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测量由所述加热气体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浓度;和,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所述燃料添加量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加热气体流量测量单元和所述氧浓度测量单元获得的信息,控制由所述燃料添加单元添加的所述燃料的添加量,使所述低氧浓度气体的氧浓度为1.5%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通过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可获得降低间接加热煤的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浓度而成的惰性气体,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本身及其运行成本与PSA和深冷分离装置等相比较为廉价,从而能以低成本获得促进干馏气体从煤中释放的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的生成伴随该惰性气体本身的温度上升时,可通过惰性气体加热煤干馏装置主体内的煤,从而可相应地实现煤干馏装置主体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图,图2(a)表示其整体,图2(b)表示具备该结构的交替燃烧脱氧装置的概要。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依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依据【附图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根据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干馏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煤干馏装置100如图1所示,具备通过加热气体11间接加热干煤1获得干馏煤2的煤干馏单元即煤干馏装置主体110。煤干馏装置主体110具备料斗111、内筒(主体腔部)112、外筒(套管)113和滑槽114。料斗111是接收干煤1并将该干煤1供应至内筒112的一端侧(基端侧)内部的设备。内筒112可旋转支撑。内筒112是通过旋转一边搅拌供应至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回转窑式煤干馏装置主体,所述回转窑式煤干馏装置主体将内筒可旋转支撑在外筒的内侧,将加热气体供应至所述外筒的内部,同时将煤从所述内筒的一端侧供应至内部,通过使所述内筒旋转,使所述煤从所述内筒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并且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干馏,从所述内筒的另一端侧送出干馏煤和干馏气体;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与所述外筒连接设置,排出所述外筒内的所述加热气体;抽气单元,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由所述排气单元排出的所述加热气体的一部分;和,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所述低氧浓度气体供应单元将所述加热气体供应至所述内筒内,使由所述抽气单元抽出的所述加热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浓度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屋谦治滨田务佐藤文昭坂口雅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